滕西奇
说明:,表示残缺字;(),表示残缺字据文意补之;〔 〕,表示异体字以现代规范写法改之。
相河南史君讳晨〔1〕,字伯时,从越骑校尉拜〔2〕。
建宁元年四月十一日戊子到官〔3〕,乃以令日拜谒孔子〔4〕。望见阕观〔5〕,式路虔跽〔6〕。既至升堂,屏气拜手〔7〕。〔祗〕肃屑,仿佛若在〔8〕。依依旧宅〔9〕,神之所安。春秋复礼,稽度玄灵〔10〕,而无公出享献之〔荐〕〔11〕,钦〔因〕春飨〔12〕,导物嘉会〔1 3〕,述修璧雍〔14〕,社稷品制〔15〕。即上尚书。参以符验〔16〕,乃敢承祀〔17〕,余胙赋赐〔18〕。刊石勒铭,并列本奏〔19〕。
大汉延期,弥历亿万〔20〕。
时长史庐江舒李谦敬让〔21〕,五官掾鲁孔畅〔22〕,功曹史孔淮〔2 3〕,户曹掾薛东门荣〔2 4〕,史文阳马琮〔25〕,守庙(百)石孔〔26〕,副掾孔纲〔27〕,故尚书孔立元世,河东大守孔彪元上〔2 8〕,处士孔褒文礼〔2 9〕,皆会庙堂,国县员(冗)〔30〕,吏无大小,空府竭寺,咸俾来观〔31〕,并畔宫文学先生〔32〕、执事诸弟子〔33〕,合九百七人。雅歌吹笙〔34〕,考之六律〔35〕,八音克谐〔36〕,荡邪反正〔37〕。奉爵称寿〔38〕,相乐终日。
于穆肃〔雍〕〔39〕,上下蒙福,长享利贞〔40〕,与天无极〔41〕。
史君念孔渎、颜母井去市辽远,百姓酤买,不能得香酒美〔肉〕,于昌平亭下立会市,因彼左右,咸所愿乐〔45〕。
又敕〔4 6〕:渎井,复民饬治,桐车马于渎上〔47〕,东行道,表南北,各种一行梓〔48〕。
〔假〕夫子冢、颜母、开舍及鲁公冢守吏凡四人〔49〕,月与佐除〔50〕。
〔1〕讳:对君主、长辈的名字避开不直称叫讳,也指人死后书其名时前面加“讳”,以示尊敬。
〔2〕从越骑校尉拜:由越骑校尉拜官鲁相。汉武帝时设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越骑校尉掌管越人来降之骑卒,另一说系取材力超越得名,俸禄二千石。材力:勇力,膂力。从:由。拜:拜官,指任鲁相。
〔3〕建宁元年四月十一日戊子到官:建宁元年(168年)四月十一日到任。十一日为戊子。
〔4〕乃以令日:便在吉日。以:在……时候。令日:吉日。
〔5〕阕观:阙里,孔子故里。孔子时无阙里之名,后汉时始称孔子故里为阙里。
〔6〕式路虔跽:轼于辂而虔于跽,表示敬意。式:同轼,车前横木,古人立而乘车,低头抚轼,以示敬意。路:即辂(lù),大车,也作“缚于车前横木”解。虔:诚敬。跽:长跪。
〔7〕既至升堂,屏气拜手:等到登堂,屏息敛气,恭恭敬敬跪拜。屏气:抑制呼吸,不敢出声,形容恭谨畏惧的神态。
〔9〕依依:依恋。
〔10〕春秋复礼,稽度玄灵:成复礼之春秋,稽度成汉制的孔子。春秋复礼:恢复春秋礼义。稽度玄灵:玄圣孔子查考揣度社会变化。稽度:考核,衡量。玄灵:玄圣孔子之灵。
〔11〕无公出享献之〔荐〕:公家未出酒脯祭祀,与前碑“而无公出酒脯之祠”意同。〔荐〕:逢节供时物而祭。
〔12〕钦〔因〕春飨:恭敬地举行春祭。钦:尊敬,恭敬。
〔13〕导物嘉会:天能通万物,使物嘉美而会聚。导:引导。嘉:美。
〔14〕述修璧雍:修治璧雍。述修:修治,修明。《诗·大雅·文王》:“毋念尔祖,聿修厥德。”毛传:“聿:述也。”
〔15〕社稷品制:祭祀的等级规定。品制:等级规定。《后汉书·何敞传》:“明君赐赉,宜有品制。”
〔16〕参以符验:经过检验,符合应验。参:检验,验证。符验:符合应验。如《荀子·性恶》:“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
〔17〕乃敢承祀:才敢承奉祭祀。
〔18〕余胙赋赐:意同前碑“余胙赐先生执事”。把祭祀时供奉的肉食分送给大夫,这是周代的礼法。
〔19〕刊石勒铭,并列本奏:将祭祀盛况及给尚书的奏文镌刻于石。刊石:刻石。勒铭:镌刻铭文。本奏:指碑阳上尚书奏请。
〔20〕弥历亿万:经历亿万年之久。弥历:久经。弥:久远。
《史晨后碑》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