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亚, 范荣昌, 李新国, 曾丽萍
(海南大学 园艺学院, 海南 海口 570100)
火龙果(HylocereusundulatesBritt)是仙人掌科(Cactaceae)量天尺属(Hylocereusundatus)的多年生攀援性肉质热带亚热带果树[1]。在澳大利亚、以色列、泰国及美国等22个国家的热带区域人工栽培普遍[2]。火龙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深受果农和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火龙果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只有提升火龙果品质以增强竞争力,才能争夺到一片市场。火龙果种植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政府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火龙果种植企业发展壮大,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人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火龙果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但是在优良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预防恶劣天气影响、加强产业竞争、增强标准化栽培管理等方面仍需付出更大的努力。
“文献计量学”一词出现于1969年,其反映了当代学科量化的趋势[3],是一门运用统计方法统计文献、揭示学科研究现状并预测其发展方向的学科,目前已成为信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各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3-4]。年度发文量的分布可以反映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5]。被引频次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论文在该领域的关注程度和影响力。被引频次越高,文章影响力就越高[6]。发文期刊是指出版学术论文的期刊,对该领域相关刊物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该领域的重要出版物,有利于科研人员有针对性地阅读;并为研究者和刊物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能够明确论文的中心思想和核心内容[7]。根据发文量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选出以“火龙果”为关键词,发文量在前20的关键字进行分析;同时通过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粗略分析,达到双重验证的目的[8]。CiteSpace分析的视觉表即科学知识图谱上的每个节点代表分析的关键字。节点和文本大小表示此关键字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节点越大,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越多,就能总结出分析和研究的热点。鉴于此,笔者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近15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数据总库(CNKI)收录的有关火龙果的文献进行统计,从年度发文量、作者发文量、主要机构发文量、被引频次、刊物来源、关键词分布、基金来源和涉及学科等方面对火龙果的研究现状、方向和内容进行分析,旨在为深入研究火龙果并促进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以CNKI为数据统计源。检索范围包括2004—2018年基础科学、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工程科技Ⅱ辑及医药卫生科技等方面收录的火龙果相关文献(期刊、杂志和硕博士学位论文)和国家农业统计数据。
以主题词=火龙果,年限=2004—2018进行高级检索,将其中的国内外会议、报纸、广告、访谈、报道和通知等非学术类以及与之不相关的期刊筛除。
采用可视化分析法与文献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年度发文量、作者发文量、主要机构发文量、被引频次、刊物来源、关键词分布、基金来源和涉及学科等角度,对火龙果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概括其现状及发展趋势。
将检中数据导出,用Excel和CiteSpace进行处理分析[9-10]。
从图1看出,2004—2009年火龙果相关领域发文量较稳定,但是偏少,平均发文量为37.67篇/a。其中,2005年的发文量为26篇,为近15年最低;2008年发文量为51篇,在2004—2009年较突出。2010—2017年发文量呈高速增长趋势,年均发文量大于50篇/a,其中,2013—2017年发文量均大于100篇/a。2018年与2017年相比趋于平稳但略有下降。
图12004—2018年火龙果研究论文发表的年度趋势
Fig.1 Annual trend of published papers about piyata research during 2004-2018
从表1可见,2004—2018年火龙果相关领域发文量居前10位的作者共发表论文204篇,占检出论文总数的14.20%,且各作者发表的论文量均≥12篇,其中,蔡永强发文最多,为34篇,占前10位作者发表论文总量的16.67%;王彬其次,为33篇,占16.18%;郑伟居第3位,为27篇,占13.24%。表明,火龙果研究受到国内广大学者的关注,并且有许多作者长期从事火龙果相关研究。
表1 2004—2018年火龙果研究发文量前10位的作者
从图2看出,2004—2018年火龙果相关领域的文献主要发文机构居前10位的单位为贵州省果树研究所、贵州大学、海南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和贵州省柑桔科学研究所。上述10个研究机构共发表论文361篇,占检出论文总量的25.12%。其中,发文量居前3位的分别是贵州省果树研究所,共89篇,占前10位发表论文总量的6.19%;贵州大学,共55篇,占3.82%;海南大学,共51篇,占3.55%。表明,此3个机构在火龙果研究领域关注较多,贡献突出;同时也表明,研究机构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福建省等省区。
从表2可知,火龙果相关文献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论文被引频次在53~147次,10篇论文共被引817次,均被引81.7次/篇。其中,“国内外火龙果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现状”一文被引频次最高,为147次;其次是“火龙果的营养成分分析”,被引96次;“火龙果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被引93次,居第3位。从论文的被引频次看出,有关火龙果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现状的关注度较高,主要集中在火龙果的营养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栽培技术、保健价值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而关于火龙果植物病害、植物虫害、细胞生物学及火龙果色素提取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关火龙果新品种选育、采后生理、产品加工及需肥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当有限。因此,今后有待进一步加强。
图22004—2018 年火龙果研究发文量居前10位的研究机构
Fig.2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by the top 10 institutions about piyata research during 2004—2018
表2 2004—2018年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火龙果论文
从表3看出,2004—2018年我国火龙果发文量前10位的刊物主要有《中国南方果树》《贵州农业科学》《广东农业科学》和《世界热带农业信息》等,共发文267篇,占检出论文总量的18.58%。其中,《中国南方果树》发文最多,为52篇,占前10位刊物发表论文总量的19.48%;《贵州农业科学》发文31篇,占11.61%,居第2位;《广东农业科学》发文31篇,占11.24%,居第3位。前10位中《农技服务》和《食品研究与开发》发文最少,但二者发文量也有19篇。
表3 2004—2018年火龙果论文发文量前10位的刊物
从图3和表4看出,火龙果、栽培技术、红肉火龙果和品质等关键词居于CiteSpace分析视觉表即科学知识图谱中间位置,表明,上述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其中,火龙果出现频次最多,达1 041次,占所有关键词出现总频次的64.14%;其次是栽培技术,出现频次为106次,占6.53%;其余18个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为13~54次。
图3基于 CiteSpace火龙果研究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
Fig.3 High frequency keywords in published papers about piyata research based on CiteSpace
图4 2004—2018年火龙果研究前10位的主要经费来源
Fig.4 Fund source with the top 10 about piyata research during 2004—2018
从图4看出,2004—2018年发表论文中经费来源居前10位的主要为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项目2个渠道。其中,标注为国家级项目的论文总数为100篇,占前10位主要经费来源发表论文总量的52.36%;省部级资助的论文为91篇,占47.64%。在国家级经费来源中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有65篇,占国家级经费来源发文量的65.00%;其次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星火计划,分别占16.00% 和12.00%。省部级资助单位或机构有贵州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福建省等,以南部省区为主,其中标注为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基金的论文最多,为22篇,占省部级资助总标注论文数的
表4 2004—2018年火龙果研究出现频次居前20位的关键词
24.18%,其次为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分别占21.98%和20.87%。
从表5可见,火龙果研究发表论文涉及很多学科,发文量居前3位的学科是果树、食品和植物保护。其中,果树发文896篇,占发文量前10位学科发表论文总量的59.46%;食品发文290篇,占19.24%;植物保护发文131篇,占8.69%。果树研究主要集中在果树的种植资源、分子生物学、栽培和生理研究等方面。表明,对火龙果的研究大部分专注于火龙果的栽培与生理、遗传育种、贮藏保鲜和植物保护等方面,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作物、化学工程的研究相比较少。
表5 2004—2018年火龙果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
研究结果表明,从CNKI数据库中检出2004—2018年与主题词“火龙果”相关的研究论文1 437篇。分析发现,近15年火龙果领域的关注度逐年增强,尤其是2010年以后,发文量呈急速增长状态;并出现一批对火龙果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期刊,且形成了一批比较稳定的、有影响力的研究队伍。运用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法,从年度发文量、时间、作者、主要期刊、主要发文机构、基金来源、高被引论文和高频关键词等方面对火龙果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火龙果研究领域的方向、内容和侧重点,揭示了当前火龙果的研究现状。贵州省果树研究所是我国火龙果研究领域发文较多的机构,贵州大学和海南大学等紧跟其后,并且形成了一批以贵州省果树研究所蔡永强、王彬为代表的稳健的研究队伍,为未来火龙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
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研究深度还需要不断提高,对CNKI数据库中火龙果的统计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今后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从研究学者、研究团队和不同刊物之间的合作关系、研究领域的延伸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如需了解该领域全面的研究现状,还需要将中文文献数据库与英文文献数据库结合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