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十大最美茶之旅(上)

2019-09-30 01:15:23白萍
晚晴 2019年8期
关键词:雷山丹寨湄潭

白萍

湄潭凤冈休闲养生之旅

线路:贵阳—湄潭(天下第一茶壶、浙大旧址)—凤冈(茶海之心)

特色:黔北的湄潭、凤冈茶园的面积大、茶文化悠久厚重、茶旅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在这条茶文化体验之旅的精品线路中,游客全程可以尽情观茶景、品茶餐、住茶居。

湄潭县近年来把绿色健康茶产业和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茶园观光旅游,茶园旅游配套功能完善。到湄潭进行茶旅活动,可以观“天下第一壶”游“万亩茶海”,并尽情在湄江河两岸的绿色茶园长廊中穿越,住宿茶农家。

如果是茶痴或者茶文化研究者,在游览了湄潭的茶旅游景区后,可以前往临近的凤冈县,体验“茶海之心”景区的魅力,当前,在临近该景区的田坝村已经开发出众多特色茶庄,游客可以选择在这里住下,除了可以品到好茶,更有茶香鸡、炸茶叶、茶叶炒鸡蛋等众多茶餐美食。

石阡“贡茶之乡”寻茶之旅

线路:贵阳—江口梵净山—团龙村“中国茶树王”—铜仁买茶—石阡(泡温泉,品石阡苔茶)

特色:梵净山茶品好,但是茶体验的线路没有完全开发,这将是一条综合的旅游线路,在体验茶文化的同时,还可以泡温泉、登名山。

梵净山又有“梵天净土”之称,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有人说登梵净山是人生的必修课和一生要出游的地方,看佛光、览云海、登金顶都是必须体验的。

梵净山值得一游,这里的茶叶也值得一品。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三個县都出产优质茶叶。历史上,印江、松桃两县的贡茶都很出名,且最初起源于印江永义乡团龙村的“团龙贡茶”。

雷山传统制茶之旅

线路:贵阳—西江苗寨—朗德、兰花苗寨—雷公山响水岩瀑布下露营

特色:雷山被称为苗疆圣地,雷公山茶园与大山相连,适合徒步扎帐篷露营。

近年来,贵州雷山县声名鹊起,西江千户苗寨是雷山的名片,而荣获“贵州十大名茶”的银球茶让雷山为外人知晓锦上添花。来雷山游西江苗寨、览苗族风情、品手工名茶,购手工银饰是最深度的苗族风情体验游。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群雷山人埋头在一个简陋的车间里,用灵巧的双手,揉搓出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茶球,并取名为银球茶。雷山茶之所以好,是因为产自位于雷山县境内海拔2178.8米的苗岭雷公山。同时,银球茶是特型茶,因为是手工茶,其制作工艺非常传统,在技术制作上有许多要求和考究,是难得的无形资产。雷公山茶作为外交部的礼品茶,早已走向世界,目前,银球茶和西江苗寨一道,已经成为雷山两张靓丽的名片。

丹寨深山珍品之旅

线路:贵阳—丹寨—金钟茶园采茶—高腰村采茶—扬武乡学蜡染、卡拉村体验编鸟笼—石桥村古法造纸

特色:品丹寨硒锌茶、体验生态田园、感悟返璞归真的民族风情文化。

贵州的丹寨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保存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丹寨是少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地,这里汇集了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贾、苗族苗年、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另外,苗族古瓢琴舞、翻鼓节、苗族历法、苗族百鸟衣、苗族芦笙词、四滴水芦笙制作技艺、苗族婚俗、苗族丧葬习俗等16项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丹寨的茶叶如丹寨的人一样,品质好但是不张扬,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丹寨境内高山多,其土壤、水源远离污染,常年云雾缭绕,所产茶叶色泽翠绿,香气持久,内含人体所需的硒、锌等微量元素。每到春天,采摘春茶、春笋、野菜成为城市人的新宠。每到采茶时节,在龙泉镇高要村麻雀坡茶场,身着盛装的苗族妇女与刚刚吐露出新芽的茶园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采茶风景线;在金钟茶园,整齐划一的茶树,随着山形迤逦连绵。

安顺观名瀑品名茶之旅

线路:贵阳—安顺—云峰屯堡—黄果树瀑布

特色:观世界名瀑布,感受屯堡文化,品瀑布毛峰茶。

长期以来,贵州茶界人士都知道,安顺有好茶。但是在过去,一些投机茶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常以外来茶叶冒充安顺茶叶,久而久之,“安顺茶叶”被异化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茶产业的发展也受到较大影响。

现如今,安顺围绕“做优茶基地,做大茶企业,做活茶流通,做热茶旅游”的发展思路,目前全市茶园面积已达14.11万亩。多年来,“瀑布毛峰”“朵贝御芽”“明英翠芽”“春来毛尖”“安顺毛尖”等先后获国际、国内几十项大奖。

其中,“瀑布毛峰”以产于安顺市黄果树瀑布周围独特的天然气候及土壤种植的中小茶幼嫩芽叶为原料,瀑布毛峰外形条索纤细卷曲,银绿隐翠,汤色明亮。

前往安顺,除可体验600年大明遗风的屯堡文化外,还可以体验黄果树神奇魅力。如今,在黄果树景区内,旅游基础设施非常完备,拥有生态别墅度假型酒店,石板建成的布依风情客栈,以及“躺在房间听鸟鸣,推开窗户闻瀑声”的金谷瀑布山庄,以及房车露营地等休闲度假产品,将会为你带来一次愉快的、充满活力的度假体验。

猜你喜欢
雷山丹寨湄潭
文旅融合背景下丹寨苗族蜡染的保护与传承
文化产业(2024年12期)2024-06-17 12:31:08
春耕大典
口传·表述·认知·场景——黔东南雷山苗族芦笙音乐的习得过程研究
中国音乐学(2020年2期)2020-12-14 03:08:24
贵州苗族蜡染文化在平面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轮值镇长
——丹寨万达小镇的独特IP
当代贵州(2020年4期)2020-06-08 02:59:52
湄潭茶园
乡村地理(2018年1期)2018-07-06 10:31:18
鉴赏
当代贵州(2018年49期)2018-03-13 01:29:40
贵州湄潭:建管护运 四好通途 致富农村
中国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35
雷山杜鹃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分析
贵州科学(2016年5期)2016-11-29 01:25:33
贵州雷山苗族芦笙传统曲调及其演绎方式的现代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