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需让座”通情达理的老人更受追捧

2019-09-30 01:15:23马涤明
晚晴 2019年8期
关键词:天经地义刘大爷代际

马涤明

最近,大连地铁上出现的一名老人,因腰部悬挂LED小牌显示“勿需让座”四字受到网友狂赞。这位名叫刘增盛的老人今年76岁,他表示,此举是怕给其他乘客增加负担。“现在的年轻人不易,我身体还可以,站着也没有问题。”

通情达理的老人之所以更受追捧,是因为现代社会更强调对人格和权利的尊重。而关于“该不该让座”的争论中,不少年轻人认为,“我们不是不愿意给老人让座,更不是不认同尊老理念”,而是某些老人不该认为年轻人让座天经地义,更不该强求年轻人让座。

让座、尊老、扶老、护老一直是主流。不让座的年轻人中,除了尊老意识不强的情况,身体不舒服、下夜班疲倦等情况恐怕更多。刘增盛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易”,可谓一语中的。老人和年轻人互相体谅和理解,才能让社会秩序更加文明与和谐。

“勿需让座”的牌牌,把“该不该让座”的讨论升华了一个层次:在相互尊重、理解的前提下讨论“让座”问题,老人要理解年轻人——竞争激烈时代的年轻人不容易;年轻人要理解老人——不是每个老人都认为“让座天经地义”,“身体还可以,站着没问题”的老人是主张“勿需让座”的。

76岁的刘大爷之所以引来网友狂赞,首先赞的未必是“勿需让座”的主张,而是对“理解”的感动。一边是老人身上“勿需让座”的明示,一邊是仍然有很多年轻人在给“勿需让座”的老人让座。这进一步消释了“代际矛盾”的误解,有助于复原代际关系与社会和谐的原本面目。这才是“勿需让座”现象的最大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天经地义刘大爷代际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真正含义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24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4
我不接待
故事会(2018年1期)2018-01-10 18:54:15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
一只叫大花的狗
孤单大半辈子,他娶回了“新娘”
孤单大半辈子,他娶回了“新娘”
中老年健康(2015年5期)2015-05-30 05:29:45
吃一棵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