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洁
【摘 要】:临床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在临床上的过程。内科的疾病复杂、病情变化较快、需要使用复杂仪器等特点,对护生既有压力又充满了挑战。护生如果对新型的护理工作模式缺乏正确的理解,将會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只有临床带教方法的不断改善、更新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本文对多年的带教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综述如下: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3--02
1 教学模式的整合:
1.1 LBL教学模式---以讲座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
这种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全程教学以老师为主导地位,学生所反映的是内容比较枯燥,没有学生发挥的余地。长期以来,这种教学占内科的主导地位。针对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将此教学方法运用于护生的入科前的教育。例如内科的特点,护理班次安排,工作程序,各班的职责,各种规章制度教育等。这些内容都是必须重申的固定模式,不需要学生的发挥。因此对于提高护生的思想认识方面的内容相对适用。
1.2 CBL教学模式---基于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
这种学习模式,以临床病例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以内科的典型病例为载体,以内科护理常规为主线,围绕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尽快实现从疾病到症状的教科书思维模式向症状到疾病的临床思维模式的转变。这种模式对神经科疾病的理论知识转变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条件,对护生在护理病例的撰写方面起到帮助,并为将来护理查房的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护生收集资料、阐述依据、进行判断、组织语言等能力。
1.3 PBL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外已经应用较为广泛,而在我国还处于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围绕着病人出现的问题为中心,进行小组教学的临床教学模式。由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课堂讨论、总结归纳四个阶段构成。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内科病人往往合并多种疾病,护理上需要全方位的照顾,并能预见性的发现隐藏的危机。护生可以运用这种模式针对个体病人的实际情况,通过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来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团队合作找到最佳途径。这种合作的精神可以为她进入职场提供和谐的因素。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缺点,通过两年的带教探索,发现只有结合三种方式才能使护生更好的认识内科的特点及更好的掌握临床知识技能和实践操作。
2 教学形式的变迁:
2.1 循证护理深入到基础护理教学
在荆淑杰研究中发现:基础护理教学于临床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1]。护生会对临床的基础操作产生疑问,比如内科有尿管的病人多长时间更换尿管?教科书上是每2周更换一次,临床上有1月更换一次,那么最佳时间是多长? 这类的疑问建议护生进行数据搜索,比如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的临床实践指南[2](I级证据)中有“应尽量减少更换导尿管的次数,以避免尿路感染。导尿管只是在发生堵塞时才更换”、“随机控制设计的实验性研究结果表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可根据尿液pH值分为高危堵塞类(pH>6.8)和非堵塞类(pH<6.7)两种,高危堵塞类病人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是2周,非堵塞类病人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是4周,但随着留置导尿管持续时间的延长,感染发生率也持续增长[3],因此尽可能地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的证据。通过循证,不仅给护生提高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消除了理论与临床脱节的现象。
2.2 图文并茂分解基础操作技能
基本操作的熟练是护生实习中所必须掌握的。对于各项操作不仅有文字性的叙述,还在每个步骤增添了图解说明,这样可以提醒护生操作的准确性,缓解护生对不常用的操作的担忧。例如遇到感染性病人需要配戴防护镜、穿戴防护服等,护生一般很少能够赶上这样的病人,一旦遇到会因为操作不熟悉而不知所措,有了分解图和操作步骤的说明,护生可以边看边学边记忆。
2.3 情景教学的实践应用
目前对腰椎穿刺术进行了情景模拟,把教学内容融入情景设计中,对腰椎穿刺的适应症、腰椎穿刺的操作准备、操作过程、操作后的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医护配合进行虚拟再现,让护生短时间内提高了认知。在当下的人群中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在情景教学仿真的环境中,不仅可以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还可以避免侵犯病人的隐私权。
2.4 网络平台搭建
通过现代化的信息设备,进行网络平台的搭建。例如我们刚刚建立QQ群,参与人数达到了已经有50余人,不仅开放于进修护士,护生和医生。可以交流临床经验,各种仪器的使用,罕见病知识简介等。提供给护生一个更广泛的知识领域。
3 护生的评价方式进展
3.1 教师评价
以往对于护生的评价都有带教老师进行评估。这种单纯的评价方式,不够全面。但是对于技术操作的考试,在我科一直延续下来。
3.2 全面评价方式
现在对于护生在科室的评价,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因为护生的服务对象也是病人,服务质量的好坏,病人最有发言权。因此在实习期间的到病人认可的护生在成绩上会有一部分分值30%。护理团队的和谐对护理质量也有影响力。因此,护生之间的评价,也是很真实的,它可以杜绝了当老师一面,背老师一面的两面性。这方面占30%。出科考试的评价是老师的评价,这要一些量化的东西。比如技术操作的完成数量,质量等。占30%。另外的10%为护士长进行评价。
小结:
临床带教方法的进展,可以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培养临床实践的能力。各种教学的方式,不仅活跃了学习的气氛,还增进了护生与带教老师,护生彼此的关系,从而增强了护生对团队建设的重视。对全方位的评价,比较公平,公正。使护生能拥有正确的护理理念,增强自信心。因此在不断发展的今天,临床带教的不断进步,为护理事业提供了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荆淑杰.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296-297
Schoening AM, Sittner BJ, Todd MJ. Simulated clinical experience: nurs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the educators role[J]. Nurse Educ, 2006, 31(6):253-258.
Slim K. Limits of evidence-based surgery[J]. World J Surg, 2005, 29(5):606—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