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立辉 李健
神东煤炭集团是国家能源集团的骨干煤炭生产企业,近年来,集团立足煤炭企业生产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加强应急演练工作,有力推进了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
神东煤炭集团是国家能源集团的骨干煤炭生产企业,地处蒙、陕、晋三省区能源富集区,现有大型现代化安全高效煤矿13个,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境内7个,陕西境内5个,山西境内1个。
自1985年开发建设以来,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建设方针,依托国家能源集团矿、电、化、路、港、航一体化运营模式,形成了以“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的千万吨矿井群生产模式,创建了以“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为核心的煤炭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经济等主要指标已达到国内第一、世界一流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强化安全发展的新思想、新战略,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时强调,应急处置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日常演练、强化应急知识和处置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能力。
神东煤炭集团认真按照党中央、各级政府和集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入推进风险预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严格监督检查,强化现场管理,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
公司有12个矿井被评为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5个单位安全生产10年以上,近年来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005以下。2015-2017年期间,公司创出连续生产829天、产煤4.3亿吨的安全记录。
在狠抓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神东煤炭集团大力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专门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公司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应急制度、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演练、应急培训等业务及相关机制建设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组织体系,健全了各项应急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应急管理机制。
救护队进行战前检查
应急演练时职工佩戴自救器紧急避险
2017年,神东煤炭集团成功组织实施了“4·19”神木板定梁塔透水事故和子州、绥德“7·26”特大洪灾两次抢险救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也充分彰显了央企讲政治、勇担当、负责任的社会形象,发挥了专业的应急救援水平。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要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关键在于平时的应急准备,包括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培训等工作。而应急演练,则是检验应急准备是否到位的最有效手段和抓手,也是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和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神东煤炭集团立足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加强应急演练工作,有力推进了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
神东煤炭集团及所属单位每年都要以风险预控为核心,认真组织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系统分析归纳主要存在的事故风险和种类。
经过风险辨识与评估,神东煤炭集团主要存在着水灾、火灾、瓦斯(煤尘)事故、顶板事故及地面火灾、机电运输事故、特种设备事故、食物中毒等主要风险。
针对这些风险,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均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要求每个单位、每个班组每半年必须演练一次,每三年要对本单位所有事故风险类型全面演练覆盖,切实提升应急演练水平。
同时,在比较其他行业应急演练之时,发现煤炭行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人员只注重事前预防,弱化了应急准备,对应急演练工作不够重视,缺乏事中处置与事后善后能力;二是演练情景模拟逼真度较低,不能真实模拟事故发生经过与事故后果,实战性较差;三是井上下空间跨度大、地理位置远,导致演练战线长,对生产组织与时间统筹要求较高;四是井下急救训练较少,止血、包扎、固定等自救互救能力不足;五是应急资源调动与应用较少,无法真实地检验应急保障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应急演练质量,神东煤炭集团依据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组织编制了《神东煤炭集团应急演练考核办法》与《考核标准》,拍摄了《神东煤炭集团应急演练教学片》,重点突出应急演练准备、现场应急处置、应急响应启动、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履行情况、应急保障和应急终止等方面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应急演练工作提供了参考素材。
近几年,神东煤炭集团采取考核、激励等多种举措不断加强应急演练工作,仅2018年就组织开展各类矿处级应急演练40余次、班组应急演练550余次,总参演人次达4万5 000余人次。其中,以寸草塔二矿“4·26”火灾事故应急演练尤为突出,真正达到了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和科普宣教的目的,其主要做法有以下3个方面。
一是演练准备充分。由主要负责人亲自参与并组织编制应急演练方案,明确了演练目的、情景设置、实施步骤、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培训动员、物资保障、过程控制、评估总结、资料管理等内容,并对演练全过程进行了通盘考虑和桌面推演,经反复推敲确定了最终演练方案,为成功做好应急演练奠定了基础。
二是演练过程严谨。无论从模拟事故发生,到现场人员发现灾情、汇报、先期处置、佩戴自救器撤离及创伤急救,到调度员接警处置、总指挥下达启动应急响应、通知各专业组到位、召集应急会议、开展应急处置,到协调应急队伍、调运应急物资入井救援,到应急结束和善后处置等各个环节,都能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规范响应。整个演练用时3小时,演练过程极为严谨有序。
三是演练总结到位。在演练前安排考核人员分为4组(指挥部、调度室、井口、井下),提前按计划就位,根据考核标准全过程、全方位地观察整个应急演练情况。演练结束后立即召开总结评估会,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真实反馈,汇总后形成演练总结评估报告和存在问题督办表,并进行销号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应急演练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
在寸草塔二矿及其他单位应急演练中,仍然存在着应急演练实战性不够高、现场处置不熟练、应急保障不到位、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神东煤炭集团将着力从以下5个方面抓好应急演练与应急管理工作。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提高演练实战水平。树立“演练不到位就是事故”的理念,把每一次演练,都当作事故去处理。要统筹安排,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合理规划演练模式与时间,采取加强事故情景模拟复杂度、场景布置真实度及“双盲”演练(指不通知演练时间、地点和演练内容的演练方式)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应急演练的实战性。
二是强化应急培训,不断增强先期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公司内网、电视、微信平台、自媒体的作用,采取举办知识竞赛、网络答题、事故案例宣讲等方式,全方位地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普及事故预防、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知识。
同时,在理论知识培训的基础上,要深刻剖析一些惯性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法,及时强化实操培训,例如灾害现场处置、自救器佩戴、井下创伤急救(止血、包扎、固定)、紧急避险设施使用等技能,都要经常开展实操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和第一时间准确处置。
三是加强应急保障,确实保证应急资源到位。以国家矿山应急救援神华神东队为骨干,进一步强化兼职矿山救护队和应急抢险突击队建设,积极打造专兼职联动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可为公司应急管理及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与技术服务的,由采煤、机电、通风、运输、地质、测量、安全、应急管理、医疗救护、心理咨询等相关专业的内外部应急专家库;全面掌握周边医疗机构资源,通过签订医疗救护协议,形成强有力的医疗保障;针对主要风险,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实行专人管理、专库存放、定期维护,并在演练中实际调运、安装、试运转,全面检验其完好性与配套性,确保应急保障充足、到位。
四是加大科技创新,全面推进应急平台建设。依靠科技进步,通过系统开发与原有信息模块改造升级,实现“一张图”管理,进一步强化日常应急管理业务信息与数据收集、分析和运用,高度集成六大系统及各类监测监控、人员定位、调度值班等信息,开发应用手机APP——智能矿山应急管理系统,有力提升应急信息报送能力和工作效率,为应急管理和应急值守提供更加便捷的操作,从而促进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的快速提升。
五是严格监督考核,不断夯实责任履行能力。通过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可靠的奖惩办法与机制,进一步加强监督考核力度,通过严格实施,夯实应急责任体系,全面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有效推进各项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切实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近年来,神东煤炭集团通过加强应急演练,较好地促进了应急管理能力与处置水平的提升,但由于煤炭行业灾害特点的特殊性,必须警钟长鸣,坚持做好、做细、做实应急演练工作,不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筑牢安全生产最后一道防线,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