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贺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221004)
粉料计量系统(简称粉秤)作为混凝土搅拌站中的重要计量部件,其功能是将螺旋输送机输送的粉料称量好后投放至粉料导料斗,再经粉料导料斗投放至搅拌主机内。粉秤斗体焊缝开裂现象在同行业搅拌站产品中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粉秤计量的物料是水泥和粉煤灰等,这些物料非常容易吸收水汽而结块,因此设计时必须在斗体上安装振动电机,通过振动斗体,破坏水泥等物料的结块或起拱状态,保证下料顺畅。根据振动电机的控制方式,振动电机在粉料投放至导料斗的过程中开启。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因振机开启频繁等原因,导致粉料称斗体焊缝开裂,引发产品质量问题。本文通过计量斗体开裂案例对其开裂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到处理办法。
不同工地计量斗体开裂位置见图 1~4。
图 1 斗体板焊接处
图 2 振动电机座处
图 3 斗体顶部盖板
图 4 斗体板焊接处
(1)从图 1 中可以明显看出,焊缝撕裂是导致斗体开裂的原因之一。
(2)通过对多个工地的深入了解,客户启动振机的方式是导致斗体开裂的原因之一,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振机的开启方式共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手动开启;第二种是按时间开启;第三种是按流量开启。控制系统设置三种振机的启动方式,是为了方便客户选择。但是这三种方式中,如果用户在任何工况下均采用第三种开启方式,相当于生产时,无论下料是否顺畅,每盘都启动振机,而且开启振机时斗体内物料相当少,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斗体开裂。
(3)对斗体进行模态分析,计算斗体前五阶的固有频率,对比振机的固有频率,校验结构在振机启动时是否会发生共振现象。首先简化斗体,将板件之间固结,电机简化为质量点,连接折弯板(共三处)固定约束,简化模型如图 5。
图 5 简化模型
通过提取其固有频率得出结果见图 6。
图 6 固有频率
振机的固有频率为 50Hz,而计算斗体前五阶模态下的固有频率结果与之相近的有 46.69Hz、49.942Hz、54.366Hz、55.389Hz。由于这几个频率值很接近,说明该结构对这一频率范围较敏感,振机开启时,斗体非常容易发生共振。由于模型简化和计算可能存在误差,所以共振模态在这几个中都有可能,图 7~10 分别为二阶到五阶的模态图。
图 7 二阶模态
图 8 三阶模态
图 9 四阶模态
图 10 五阶模态
由图 7 看出,二阶模态固有频率为 46.692Hz,振动模态峰值在振机座周围,由图 8 和图 9 可以看出,三阶模态和四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分别为 49.942Hz 和54.366Hz 频率下,振动模态峰值在斗体盖板上,由图10 可以看出,五阶模态的固有频率为 55.389Hz,振动模态峰值在振机座侧面板上。通过这些结果不难理解图1、图 2、图 3 及图 4 所示的斗体开裂位置。
(1)首先在斗体开裂处补板,在焊缝和板材撕裂处采用折弯板过渡、补救。
(2)目前控制系统默认设定为第二种振机开启方式,在物料下料顺畅的情况下,不需要启动振机,当物料不能在规定的时间下完料时,采用延迟时间的方式启动振机,这样就避免了空斗体频繁振动的情况,避免振机无谓启动,降低斗体开裂几率。
(3)最后通过改变传感器的连接方式,由压式称改为拉式称,从结构上改变斗体的固有频率,避免发生共振。
通过各个工地反馈的斗体开裂质量问题,虽然找到了暂时的解决办法,但是影响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因此要从厂内各个环节严格控制导致斗体开裂的因素。首先从设计上尽量避开振机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导致斗体开裂;其次加强对车间焊接质量的管控,并且设计上斗体由单面焊改为双面焊;最后规范振机的启动方式,通过控制系统将振机启动方式默认设置为按时间启动,并且在说明书中加以强调,告知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