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泽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指临床由于下肢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导致下肢缺血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ASO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已成为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之一[2]。目前对于ASO的治疗主要以西医药物治疗为主,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中医治疗ASO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对促进再通和侧枝循环建立都有一定的疗效。因此,本次研究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对ASO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门诊和住院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ASO患者60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5(62.27±3.38)岁;病程3~13(5.86±1.42)年;按Fontaine分期[3]:Ⅱa期9例,Ⅱb期11例,Ⅲ期1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0~75(62.46±3.25)岁;病程3~12(5.79±1.51)年;按Fontaine分期:Ⅱa期9例,Ⅱb期11例,Ⅲ期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制定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治疗指南》中ASO诊断标准[4]。1)发病年龄>40岁;2)患者存在肢体动脉慢性缺血的相关症状;3)踝肱比值(ABI)≤0.9;4)患者多伴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1.2.2 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周围血管科常见疾病证候诊治指南(2015)》中关于“脱疽”的诊断标准[5]。患者患肢脚趾酸胀疼痛感加重,步履沉重无力,活动困难。患趾颜色由苍白变为暗红,下垂时尤为明显,抬高时为苍白色。疼痛持续加重,夜不能寐。舌质暗红或伴有瘀斑,舌苔白,脉弦或者涩,跌阳脉消失。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证候诊断辨证分型标准,证属血脉瘀阻型者;年龄≥40岁,≤75岁,性别不限;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不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年龄≥75岁,或≤40岁;合并有严重的脏器及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患者;合并有感染性疾病或者2周内受过外伤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心、脑血管意外或者患肢破溃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ASO患者。
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干预,包括降低患者每日盐的摄入量,合理控制体质量,戒烟限酒,科学饮食,规律运动,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确保患者心理平衡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商品名:凯时,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4,规格:2 mL:10 μg,1支/盒) 10 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静脉推注,1次/d;阿司匹林(商品名:拜阿司匹灵,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100 mg×30片/盒)100 mg,口服,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商品名: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172,规格:20 mg×30片/盒) 20 mg,口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桃红四物汤(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桃仁、红花各15 g),水煎剂由大庆市中医医院中药房煎药室负责煎制,每日1剂,每剂煎取2袋,每袋100 mL,每次1袋,每日2次,早晚顿服。
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拟定的《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及疗效标准(2016年修订稿)》[6],根据积分法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尼莫地平法)。痊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90%;有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候积分<30%。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率例数)/总例数×100%
中医症候疗效指数(N)=[(治疗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主要包括肢体皮肤发凉、肢体麻木、肢体酸胀、疼痛、肤色异常等,脉象和舌象不计分,按照症状的严重程度分4级量化评分,正常计0分、轻计2分、中计4分、重计6分。各项得分的总积分即为症状体征积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足背皮温、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时间的变化;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中、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变化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者下肢股浅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以及血流量进行测定;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粪、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评估其用药的安全性。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以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跛行距离、足背皮温、ABI指数、Buerger时间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下肢超声检查相关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试验药物有关的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也未观察到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异常变化。
表5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超声检查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非炎症性血管疾病,属于中医学“脱疽”范围[7]。中医学认为,脱疽主要是由于脾失健运、肾阳虚损、外感湿寒所致,由于气血不足,血脉运行不畅,外感湿寒邪气,瘀阻于脉络,不通则痛[8]。血气凝聚但不能外达,导致皮肤筋骨和肌肉失养,日久皮枯肉消,以致坏死。故而本病的病因以脾肾两虚为本,寒湿邪气入体为标,病机为脾肾不足,气阴亏虚导致血瘀内停,外因瘀血、热毒及痰湿等致病,故而属本虚标实证。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是常用的活血化瘀方剂,主要由四物汤(白芍、熟地黄、川芎、当归)加上桃仁、红花组成,具有活血养血、祛瘀生新的效果,多用于女性痛经、月经不调的治疗[9]。随着对其药理特性分析日益深入,发现桃红四物汤还具有和血不伤血、补血不滞血的特点,故常被作为活血祛瘀方广泛用于多种血瘀症的治疗[10]。现代药理研究发现[11],桃红四物汤中含有多种黄酮类有效成分,对于降低血脂、血压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着镇痛、提高免疫力、抗炎和促进骨折愈合的功效,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扩大,尤其是在内科、妇科、皮肤科和眼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凸显出独特的优势。桃红四物汤中的桃仁、红花、川芎及白芍等中药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状态[12];当归能够减缓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白芍具有破凝、行滞的作用;川芎具有通阳散结的功效;熟地黄具有养血调和之功效,其与白芍合用可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13]。现代医学认为,血瘀症是一种与机体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的病理过程,其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于机体血液流变性质以及血管病变所导致的,当血液流变性发生异常,血液将出现“浓、黏、凝、聚”等倾向。而微循环发生障碍时,极易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变。李润生等[14]和李鑫等[15]通过建立大鼠ASO模型的动物研究发现,桃红四物汤能够显著改善大鼠后肢血流灌注,增高血细胞浓度,降低TC、TG水平和内皮细胞(CECs)数量,从而有效改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分泌功能失调。桃红四物汤在用于脱疽治疗时,还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管阻力,增加血管的血流量,抑制机体血小板的凝集和释放,增加纤维活性,从而加快了血栓和血块的溶解,有效的改善了机体的微循环状态。同时桃红四物汤还具有抗炎、降脂、抗血栓、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及抗休克等作用,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对于改善患者肢体血供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16-17]。本研究中以常规治疗为基础,联合应用桃红四物汤对血脉瘀阻型ASO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治疗后跛行距离、足背皮温、ABI指数、Buerger时间等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1),表明桃红四物汤在用于治疗血脉瘀阻型ASO时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桃红四物汤在用于治疗血脉瘀阻证型ASO时具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着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