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离我们有多远

2019-09-23 07:01:18申金贤
饮食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髓海五脏肝肾

文/申金贤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健忘的人,如《扬子晚报》一篇题为“2 分钟耐心回答健忘症患者17 次发问,宜兴蒋医生红透朋友圈”的文章报道说:“你是蒋医师非啦?”“哎,对佬。”“我再问一遍,你是蒋医师非?”“哎,我是蒋医师。”“你说你是蒋医师?”“我是蒋医师。”操着一口吴侬软语,在一段小视频中,一名老人反复地向坐诊的一名医生询问同一个问题,而医生也是有问必答。2 分07 秒的视频,一共前后17 个来回。

临床上我们发现,中老年健忘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如伴随人体正常老龄化而出现的症状,主要以主诉健忘或抱怨记忆减退,但客观记忆测验在正常范围,并不是全部体验都忘记,之后能在某种提示下记起,程度较轻,无记忆以外的脑功能障碍。患者往往对此有自知力,不会恶化,对生活不会构成障碍,属生理性健忘范畴,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多不必进行处理。如果指记忆力显著低下,近事遗忘,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患者往往没有自知力,而是随着疾病进展,病情逐渐恶化,出现记忆障碍(即时记忆和远期记忆均丧)、失语、失认、失用、执行功能障碍及其继发出现的行为异常和精神症状等,常常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生活, 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这被称为病理性健忘。

中医认为,健忘其病位在脑,脑为髓海,元神之府,神机之用。人至中年,脏腑功能减退,年高阴气自半,肝肾亏虚,肾中精气不足,不能生髓, 髓海空虚。如《灵枢·海论》篇中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所谓“髓海”,即指大脑。汪昂《本草备要·辛夷》有“吾乡金正希先生尝语余曰:人之记忆,皆在脑中。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善忘者,脑渐空也。”说明人的记忆由脑所主,脑髓充盛对于认知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佩琴《类证治裁·健忘》指出:“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明确指出了记忆与脑的关系。

健忘虽然其病位在脑,但是与其他五脏关系也相当密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点不一。《内经》对健忘的认识较为全面,是后人发展的渊源。隋唐时期认为五劳六极均可致健忘,在脏为心肾虚衰,在气血精津液为精血亏虚。两宋时期认为心虚、肾虚、心劳、精极、血极、脉极皆令人健忘,而心虚为主要因素。同时强调脾虚致忘,气血生化不足,累及于心,脾虚意舍不精,心虚神功不职,故多有心脾两虚。明清时期认为智慧生于心肾之交,心血涸、肾水竭均可致健忘。

临床上我们发现因情志所伤,痰淤致忘的也很常见。《灵枢·本神》云:“肝悲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肾盛怒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记载了有关情志失调所致的健忘。七情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心理状态。而当七情超过人体可承受的心理程度时,就有可能导致健忘。如陈士铎在《辨证录》中 :“人有气郁不舒,忽忽如有所失,目前之事竟不记忆,一如老人之善忘,此乃肝气之滞,非心肾之虚耗也”。可见人体正常情绪的宣泄主要依赖于肝之疏泄,虽脑为髓海,肝肾同源,肾精不足常伴有肝血的亏损,或木旺克土,五脏失养,清阳不升;或肝气郁结,化生痰浊淤血,阻塞脉络;或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头目不清,为健忘。《伤寒论》中“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淤血,故令喜忘”的记载。明确提出淤血可致健忘。《石室密录》中记述“痰气最盛,呆气最深”,认为健忘因痰致病,痰盛而发健忘。痰淤相关,痰可致淤,淤可致痰。痰饮积久,阻碍气机升降, 气血运行不畅,则成淤血;淤积日久,津液不行,聚而为痰。此正如唐容川《血证论》所说:“痰水之壅,淤血使然”。总之,“痰”与“淤”的出现,进而发展为痰淤互结,酿生浊毒,阻滞脉络脑窍,清窍受邪所扰而失灵,出现健忘甚至痴呆的表现。

针对上述引起健忘的原因,中医在论治上也各有侧重。一是五脏论治,重在肝肾,肾精亏虚,髓海不足为健忘的基本病机,而肝肾同源,肾为五脏六腑之本,肝木尤需肾水的滋涵,才不致上亢、化风,所以补肾重于养肝,具体用药选用滋肾为主,常佐以平肝之品,如天麻、钩藤、珍珠母之类。兼以养肝的制首乌、枸杞子、桑寄生、女贞子、墨旱莲、山萸肉等,此类药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且药性平和,善收缓功。张景岳云:“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所以临床上在平补五脏的同时,需重视补益肝肾之阴,又不忽视温肾助肝的应用。

二是针对痰淤致忘的病因,中医采用痰淤同治,行血为先的方法。“痰不化则窍不开, 淤不除则神明不能自主”。痰浊、淤血均是因脏腑功能失调或衰退而产生的,痰浊可以导致血淤,血淤可以化生痰浊,两者可互相影响、转化,以致加重病情。老年健忘患者淤血的产生与痰浊有关。因为痰与浊阴之邪,具黏滞、重着之性,留伏遏阻脉道之中,滞涩不散影响气血的运行,痰阻气滞,导致血淤。因此在临床上化痰开窍的同时,需重视活血化淤,旨在使久留之淤血速去,使脉络通畅。如川芎、三七、丹参、赤芍、水蛭、葛根、土鳖等药物扩张脑动脉,改善血液黏稠度、改善脑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在行气活血的基础上兼以化痰开窍,临证时根据辨证,灵活运用各类药物。

猜你喜欢
髓海五脏肝肾
八旬国医杜健:健脑有四宝
停不下的酒局饭局最伤肝肾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54
失眠与五脏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24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韩碧英“调理髓海”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经验❋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3:06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