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贞仪 符应法 王萌泽
摘 要:人口的老龄化,意味着老人抚养比例的提高,那么经济生产效益也会有所下降,原本的传统养老模式遭受到了冲击。本文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希望能过提出一些适合当前阶段的建议与措施,来改善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关键词:老龄化 原因 对策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一)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状况。在最近几年里,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改变,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占据总人口的数量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开始迈入老龄化阶段,这意味着我国即将迎来老年人口的高峰。截至到2013年年末,我国老年人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两亿之多,占据了总人数的15%左右,这意味着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已经开始进入负增长时期。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原因。我国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且直接的为以下两方面。
1.为了对我国的人口过快增长进行控制,避免由于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经济社会压力,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式实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我国的生育水平得到了控制。
2.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再加上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医疗条件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无论是在长寿还是在健康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口的平均寿命也得到了大大的延长。
综上所述,在我国总人口中,年轻人所占据的比重持续下降,而老年人所占据的比重不断提高,意味着我国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影响
(一)家庭养老面临困境,社会养老难以前进。我国的出生率显著的下降得益于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因此居民的养老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子女数量的减少,使得老年居民从子女供养转变为子女和社会共同供养。并且,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年轻人忙于工作,忙于子女教育,在家奉养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没有时间照顾老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养儿防老”思想根深蒂固,导致了居民的养老矛盾激化,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虽然社会养老机制日益健全,但是将失能老人送进养老院对许多家庭来说依旧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情。源远流长的“孝”文化使得社会养老机构长期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并且众多的养老机构其宣传力度不足且宣传方式不当,众多的子女和老人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即使家庭状况迫切需要社会机构帮助解决养老问题,也仍然极其抗拒这种方式。老人长期独自留守在家,孤独寂寞,即使有需要去养老院,在现有的养老机构也难以满足要求。比如:养老院稀缺、养老院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条件不好。而相对正规,条件优秀的养老院价格高昂,并不是大众百姓经济能力所能接受的。公立养老院数量不足,私立养老院成本高,难运营。虽然政府给社会私立养老院以各种福利政策,但是依然私立养老院的建设用地,日常用水用电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和落实。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养老院无论从质量还是从数量上,都达不到解决养老问题的标准。
(二)逐渐降低的家庭养老形式,增加了社会养老制度的压力。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迫使我国的养老制度进行与之匹配的健全。我国从1986年起,就已经着手研究养老方式转变的探索。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众多养老保障十点的建设等措施,逐步引导老年人接受并享受社会养老保障带来的福利和便利。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总是碰到各种各样问题的阻碍。多年来做出的努力收效甚微。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得不到保障,成为了迈进小康社会的一块绊脚石。老年人经济条件大多不足以支持长期的养老院费用,并且思维相当传统,新型的社会养老方式难以取得他们的信任,老年人更多的是倾向于家庭养老。然而,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这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广泛调研,科学制定养老金发放标准。对于老人来讲,最低的生活标准在于要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如吃穿等,因此养老金至少要为老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若想科学合理的发放养老金,那么就需要提前对最低标准的生活进行客观的定义,然后对不同消费水平以及不同生活习惯的老人的最低生活标准进行科学的测算。要对各地区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养老金发放标准,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养老金增长机制,来消除由于生活水平增长以及物价上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因地制宜,构建多种形式并存的养老体系。 在我国各个地区的老人养老意愿、社会风俗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养老体系需要因地制宜,即政府所指定的养老体系要与具体的当地条件和情况相符合。目前,在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仍然是养老的主要方式,家庭养老存在着很大的优势,不光光符合老人的传统观念,还能够减轻社会公民的集体负担,因此要鼓励家庭养老这一方式,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政府要对那些家庭养老的年轻人给予宣传及表扬,让家庭养老这一优良的传统继续传承下去。至于那些子女不在身边,身体素质较好的低龄老人,可以鼓励他们创建各种老年人协会,让这些低龄的老年人互帮互助。政府要将那些留守的孤独老人组织起来,让他们彼此能够熟悉,在生活上互帮互助,这样不光光能够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让这些留守老人感到不再孤单,生活上也变得方便。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老年人来参加一些活动,如手工协会等来获取一定的资金收入。身体健康但是没有事情可做的老年人可以协助幼儿园管理,这样不光光能够让自己获得乐趣,还能够照料幼儿,并得到一些资金收入。
(三)发挥养老制度体系中的市场和自我保障的重要作用。养老制度体系的自我保障包含了个人储蓄保障、家庭保障以及土地保障,家庭保障指的是由家庭的成员来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资源以及满足他们的情感。个人储蓄保障指的是在老年人具备充分劳动的时候将部分的收入来储蓄起来,供自己年老丧失体力劳动时所用。土地保障指的是老年人对少量的土地经营之后,所获得的利润来满足自己生活的基本需要。土地保障是目前我國普遍存在的,优点在于能够对自我保障进行补充。我国一向注重养老与敬老,制定并规划了一系列的养老制度,让自我保障能够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真正的发挥出所应该有的作用。而市场中所形成的保障体系,如商业保险等一些老年服务保障,是依靠市场调节的,是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参保人自愿的参加来获取保障。政府可以对这些保障体系进行监督管理,让其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四)政策扶持,扩大养老服务资金来源。政策与相关部门应该尽快的意识到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性,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例如税收减少等。还要将养老机构运营成本降低,让养老机构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向老年人发放一定的资金补助,给予财政方面的支持,还可以对外进行宣传,鼓励当地甚至外地的富裕人家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捐助,要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渠道进行多方面的拓展。地方政府需要为的老年服务机构提供一定的运营补贴。至于那些民办的养老服务机构,若经济效益较差,那么地方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例如为其提供床位补贴等等,来鼓励这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 衣保中.吉林省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对策[J].人口学刊, 2008,(06).
[2] 梁春贤.论我国新农保制度下养老基金的运营[J].财政研 究,2010,(02).
[3] 张冬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1.
作者简介:杜贞仪(1996年10月—),女,满族,河北秦皇岛人,在读研究生,社会工作专业,单位: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研究方向:社区服务与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