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科学生物部分内容的问题化学习策略

2019-09-12 09:47:48陈人爱
魅力中国 2019年22期
关键词:变异科学目标

陈人爱

(温州市瓯海区瓯海实验中学,浙江 温州 325000)

问题化学习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以学科的问题为基础,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是一种基于问题系统不断优化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通常以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系统,组织和展开学习活动,或以“问题链”的形式呈现学习者对于问题的思考过程和主要路径,从而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简单的“学会”走向复杂的“会学”,从学会“回答问题”走向学会“发现并提出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设计问题系统,使学习目标问题化

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有它的三维目标。如果我们只是将其中的知识目标以告知的方式而简单地呈现给学生,他们的收获将只停留在知道了零星的几个知识点而已。即使教师也可能会告知其中涉及的方法,知识发现的过程,科学研究的方法,但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根本无法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果我们将这些学习目标隐性化、问题化,将其转变成学生身边的问题,甚至是学生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目标便会水到渠成.学生的思维将得到充分发展和提升,学习目标也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例如九下第一章第五节《遗传和变异》第一课时,我们可以将学习目标设定为:

什么是遗传和变异现象,你的身边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吗?

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是如何传递的?

染色体、DNA、基因有怎样的结构层次关系?

然后针对核心问题,将其细化,:

学习目标问题化能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了解了知识发展的过程,探索中自主构建了染色体、DNA、基因结构层次关系,体会了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落实了三维目标,提升了科学素养。

二、建构问题系统,使学习过程问题化

科学的本质特征是探究,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是科学教育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在科学教育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更好地掌握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相对物理化学来说生物的实验探究要少些,有时需要开展思想探究,在思想探究中简单的对话式或呈现式教学,对学生缺乏有效的刺激,教学效果不佳。这就要求学生将生学习过程转化成以一条核心问题为主线,并围绕核心问题自我构建一系列的问题系统,并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解决这些问题,要让学生建立起这样的问题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借角色扮演,开展问题化学习

每一个科学知识的发现放在其学科历史脉络中都有其特有的时代性,学生只有站在当时科学家的角度才可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才可能体会当时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所以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提出有价值探究问题的有效策略.如《遗传和变异》教学过程围绕“生物体内遗传物质是如何传递的”核心问题设计的问题系统,就是引导学生站在科学家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整堂课老师带领着学生好像穿越到了17世纪,沿着遗传物质的研究历程回到了现代,一路上他们就好像科学家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后又产生新的问题,从中获得的不仅是课本上知识点,同时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获得科学思维方法的锻炼、实验设计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学习探究实验设计奠定基础。

(二)借评价改进实验,开展问题化学习

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是实验探究,任何实验的设计总会存在不足和缺陷,而这恰好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构建问题系统的最好资源.如反驳有关生命起源的“自然发生说”之腐肉生蛆观点,教师此时可以先不展示巴斯德的肉汤实验,而是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构建新的问题系统:你认为烧瓶里的肉汤变质滋生的细菌从何而来?如何排除肉汤中原有细菌以及空气的干扰?如何设计对照实验,让实验更有说服力?学生将这些实验思路问题化以后提出自己的改进措施进行新的研究最后在交流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再展示巴斯德的经典实验,与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对比,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探究知识的热爱

(三)借自我反思追问,开展问题化学习

自我反思追问策略是构建问题化学习方式的较高阶段,该策略更多的是在解决某一问题以后,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思考历程,从而获得这种思考历程的经验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追问自己:就这一内容我是如何发现问题的?我发现了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是从哪些角度思考的?我又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其他同学的不同之处在哪?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自我反思和追问不仅仅是一种构建问题系统的策略,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反思与追问中,学生往往能发现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开展新一轮探索。

如;《遗传和变异》一课小结片段:

师:通过探索我们明白了遗传物质是如何传递的,也解开了生命性状的密码,现在请同学们回顾我们的探索历程,谈谈你的感想或者收获或者提出你还想探索的问题。

生: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那么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有可能改变吗?

(课堂马上活跃起来)

生2:我认为是可以改变的,变异现象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我想知道我们能人为地控制它的排列吗?

生3:可以,难道你们没听过转基因食品吗?不过具体怎么做到的我很好奇。

师播放有关转基因技术的视频,首例基因编辑婴儿更是获得学生的关注,有关它的社会伦理问题又引来了一场唇枪舌淡,课堂响起阵阵掌声,课堂氛围再现高潮。

猜你喜欢
变异科学目标
变异危机
趣味(数学)(2020年4期)2020-07-27 01:44:16
变异
支部建设(2020年15期)2020-07-08 12:34:32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科学
我们的目标
变异的蚊子
百科知识(2015年18期)2015-09-10 07:22:44
科学拔牙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