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

2019-09-10 02:49:56张骏毅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耕地保护对策研究城市化

张骏毅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数量剧增,城市用地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也造成了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随之降低的问题。因此,笔者将结合当前我国城市化和耕地资源现状,分析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耕地保护;对策研究

1 我国城市化发展和耕地资源现状

1.1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建设规模、人口规模、经济水平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8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19%,到2001年增长为37.7%,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到2014年已经增长到54.77%,城市化水平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在城市人口规模方面,4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从2000年的8個发展到2013年的14个,提高了75%;人口在200-400万之间的城市也从2000年的12个发展到2013年的33个,增长一倍多。城市化基础设施方面,截止2013年城市用水普及率提高到97.6%,人均道路面提高到14.87%,每万人拥有公交车台数增加到12.78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12.64%,且各项数据都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

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我国经济增速大大超过了世界经济平均增速,经济总量的世界占位逐渐上升。城市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表现,土地是城市化建设基础。因此,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占用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这是无可避免的。

1.2我国耕地资源现状

我国耕地资源总量较大,但是因为人口基数过大,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就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地矛盾相对突出。同时,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空间的不断扩展,占用了大量优质耕地资源;二是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减少了耕地数量;三是土地质量严重退化,一方面我国是农业大国,栽培历史已久,经过长时间农业生产,带走了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在得不到有效补充的情况下,耕地质量严重下滑。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土地污染严重。

由上述情况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高速发展,但是耕地资源现状却令人堪忧。因此,如何协调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促使两者共同健康发展,笔者集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几点策略。

2 我国目前城市化建设中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耕地保护认识不足。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所以大多数人相当冉的认为人均占有量也应该相当丰富,没有树立起真正的耕地保护观念。但是因为人口基数过大,我过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2耕地保护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协调。目前,城市土地利用缺乏合理的规划,造成城市土地利用管理不科学,大量土地闲置、土地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如脱离实际扩宽马路、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乡镇企业用地规模过大等。

2.3耕地保护政策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机制。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相继出台关于耕地保护的政策法规。但是依然存在这一些不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耕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对土地管理部门根据耕地状况进行城市化发展规划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因为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对那些破坏耕地或者不科学的耕地利用缺乏有效的监管,造成城市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困难问题。

3 关于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几点建议

3.1增强公众“耕地危机”意识。

首先要开展“耕地危机”教育,增强国人对耕地问题的忧患意识。其次增强人们的国情、国策和法制观念。通过“6·25“土地日、“4·22”世界地球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以及普法教育等,多渠道、全方位宣传耕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及有关法律法规,营造强大的声势和社会舆论氛围。同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还可以积极主动与教育部门配合,从基础教育做起,深化公众国土观念教育。

3.2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法规。

制度建设是耕地保护长效发展的基础保证,因此,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推动在刑法修正中加强耕地保护,将违反耕地资源保护的行为上升到危害公共安全的高度,增大耕地破坏的成本,以减少耕地破坏问题的发生;同时,在政府机关内部,建立耕地保护目标共同责任机制,将耕地保护与领导干部政绩挂钩,促进耕地保护从上到下有效落实;

同时,还要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加强建设项目选址和用地评价,严格控制耕地的不合理征占,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不得突破粮食生产和其他农作物生产对耕地需求的底线。坚决消除各种土地浪费行为,严格控制征占耕地的规模和速度。大幅度提高土地征用过程中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开垦费的征收标准。

3.3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化发展。

任何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城市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部门首先要明确,城市化建设不是盲目的将农村面积缩小,而是要解决城市和乡村分割,从而淡化城乡界限。因此,就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与当地相适应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和用地规划,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规划施行,避免造成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浪费。比如进行可用土地盘查,弄清后备土地资源,如果存在未利用土地,则不能轻易使用增量土地。

3.4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许多地方存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问题,主要体现为环境污染扩散和转移。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着重进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如进行区域性水资源配置系统,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建立区域性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系统,在进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重点区域和敏感地段建立监测点;强化污染防治,确保区域环境安全等。通过以上途径,强化已存在的环境问题治理,推动耕地资源利用良性循环。

总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正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从而保证我国城市化建设和耕地资源保护都能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霞.论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9

[2]覃笛.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耕地保护对策研究[J].理论界.2008(08)

[3]张晓霞.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关系的辩证分析[J]国土论坛.2005(04)

猜你喜欢
耕地保护对策研究城市化
浅析山东省临沂市耕地保护与利用
经营者(2016年19期)2016-12-23 17:44:08
耕地保护约束下建设用地合理发展措施
农村劳动力转移风潮下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32:07
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职业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钻孔桩施工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05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湖湘论坛(2015年4期)2015-12-01 09:30:08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