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间女性婚服形象的特征

2019-09-10 10:21:29沈晓棠
青年生活 2019年5期
关键词:清代

沈晓棠

摘 要:清代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集权制王朝,其婚服的发展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时代特征与特殊性不同时期的婚服也会具有其各自的历史特点。本文将从时间方向,把清代民间婚服分为清代初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来分析清代民间女性婚服的形象特征。

关键词:清代;民间女性;婚服形象

一、清代初期民间女性婚服形象特征

清代初期,为巩固自身皇权和作為征服中原的象征,满清政府针在其统治区域内实行“剃发易服”的政策,但由于汉族人民的长期抵制与满清政权的基本稳定,“剃发易服”的政策失去了稳定政权、加强统治的意义,因此清政府接受了被人们称为“从明从贼又从清,三朝元老大忠臣”的明代遗臣金之俊“十从十不从”建议,其中二条是:“男从女不从,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即民间婚嫁时汉族新娘的婚礼服饰可以不穿着满族婚服而沿袭明代汉族传统,所以民间新妇婚特点沿袭了明代。

在服装方面,清代初期女性婚服的外形主要是上袄下裙或者是上祆下裤,上下衣不连属。从清代婚礼民俗画中可以看出衫袄的外形宽松、肥大,长度较长甚至达到膝盖或脚腕部位,外形保守,尽可能的不让肌肤裸露出来;颜色以红色为主,配有石青,给人一种明快、喜庆之感;面料上一般民间普通女性婚服选用价格较低廉的棉、麻贵族女性婚嫁时会选用丝绸、缎等高档面料,但由于其数量稀少日常使用仍以棉、麻为主。裙子的种类繁多,如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马面裙、裥干裙等都盛行一时。女子婚嫁时穿红喜裙,红喜裙是用于婚嫁时的裙子的一种统称,式样主要有单片长裙及襕干式长裙。

在配饰方面,清代初期的主要配饰有凤冠霞帔、首饰、鞋子等。这时期婚服中的首饰首饰主要以簪、钗居多,簪是其常用的一种首饰,有簪首与簪身两部分组成,是用来装饰和固定发髻所用。其材质主要以骨、金、银、铜等为主,《满文老档》中也曾记录皇太极时期冠服制中女性饰物有金项圈、金簪等。钗也是满族女性常见的一种首饰,其功能与簪基本一致,固定头发同时起到装饰作用。钗由钗头和钗身两部分组成,其所用材质与簪相同。在民间有钱人家女性为求美丽富贵,凸显身份会在簪的簪首与钗的钗头位置加些名贵材质如珠玉等作为装饰,而更多的普通人家女性多使用骨、铜等作为主要材质或无簪首与钗头的首饰为主,不添加任何装饰材质。在足饰方面,正是汉族社会缠足风气发展迅速之时,此时在缠足的汉族女性中,流行穿着高底鞋。

在发型方面,清初叶梦珠在《阅世编》中对满族女性发型记载道:“顺治初,见满装女性,辫发于额前中分向后,缠头如汉装包头之制,而加饰于上,京师效之,外省则未也。”由此看出此时的发型十分简单依旧是辫发盘髻于头上,发髻的样式延续着汉族女性的包髻。

二、清代中期民间女性婚服形象特征

清代中期,由于疆域的辽阔、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促使清代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较之之前的任何时代都表现得更为频繁、更为广泛、更为深入。此时满族女性受汉族影响在服装、发型、配饰等方面的交融现象也变得明显。所以婚服也表现出了汉族和满足文化相融的特点。

在服装方面,原先的婚服外形都是特别宽松肥大的,此时婚服的外形受到满族的影响,袖子的肥度开始变小。面料的品种十分丰富,仅女裙就分绫裙、絹裙、绵裙、纱裙、布裙、麻裙、绸裙、葛裙等。女性婚服色彩的明度及纯度逐渐提高,绿、红、紫等较为明快的颜色多被人们所使用,尤其是红色寓意吉祥会在婚服中大量使用。

在配饰方面,婚服中的配饰方面与清初没什么太大变化,配饰的种类、色彩、外形延续了清楚的特点,只是在配饰的材料选用上更加多样化,质感也会随之发生更多的改变。

在发型方面,此时发型是将头发全部置于头顶并且梳成一个横着的长髻,发髻在头顶正中间的位置,使得发式视觉上的体积感与高度加大。它的外形酷似一朵“盛开的牡丹花”,每股弯曲的卷发犹如牡丹的花瓣。

三、清代中期民间女性婚服形象特征

清代晚期,列强的入侵使得社会动荡不安,通商口岸被迫开放,资本主义商业文明以及西方的服饰文化逐渐从沿海向内陆传播,在当时两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御敌成为了时代要求。此时是婚服文化的满汉一体时期,社会安定、国力昌盛,满汉交融的现象愈发明显。

在服装方面,清代晚期的服装依然是上衣下裳类型,但与初期相比服装的整体形制和尺寸相比以前还是有较大的缩减,通过袍褂的长度、腰部的围度以及袖子的肥度上可以看出尺寸减小;色彩上以上保留了中国的传统红色;面料的材质有丝绸和棉质。

在配饰方面,清代晚期服饰搭配最为常见的形式为凤冠、云肩、大红盖头。凤冠是女子盛装于正式场合的冠或作为女子出嫁时重要的头饰,代表女性的身份。清末婚礼凤冠最大的特点在于头顶的绒花,绒花的数量多,覆盖面积大。凤冠的主要色彩为红色,金属丝结合竹片搭成龙骨,以大绒球为装饰元素,金色底托有描蓝工艺,只有前半部装饰,后脑部位没有遮挡,佩戴时新娘头部要带帽衬打底。云肩是传统观念的服饰化体现,追求天圆地方,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和谐共荣,云肩的造型体系也遵循了和谐有序的传统思想。清末民间婚礼使用云肩的比较普及,云肩形制一般十字交叉型比较多,像最为标准的四合四如意云头形制的最常见,同时也最为典型,寓意四平八稳,四合如意;也有放射型和一字型的。除了标准尺寸的云肩,还有婚礼会使用的对角线长度达到2.5米的大云肩,工艺精湛,造型精巧。传统新娘出嫁除了头戴凤冠,还要加一层盖头盖住面容,盖头的使用与敬天思想有关,结婚当天新娘不光脚不能沾地,头也不能见天,一是表示尊敬,二是怕沾染邪气与晦气。盖头的形制都为方形,面料对角线尺寸在45厘米到55厘米之间;颜色也有多种,分别有紫色、绿色、大红色、枚红色等,装饰有海棠、梅花、荷花等四季花卉,寓意着吉祥。

清代女性婚服受满汉文化的共同影响,在服装、发型、配饰等方面经历了不断的变化。清初政策的限制使得满族女性婚服凤冠形制上有着细微的变化,到中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满汉两族打破了原先相对分离的生活状态,交往逐渐密切,使其婚服的外形发生了改变,配饰的种类也越发丰富,直至晚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汉交融的女性婚服特有的形象。

猜你喜欢
清代
试论清代满族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及影响
宗族伦理视野下的清代婚制探微
从《创建蔚文书院官绅士民捐输碑》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书院教育
清代崇明县乡村产业交易中“过投”的讨论
略论清朝蒙古族“那达慕”概况
武术研究(2016年9期)2016-12-15 22:22:52
永远的末代皇帝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2:14:22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 19:41:06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16:40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7: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