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羽毛球运动队普通组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9-09-10 00:43:59铁春元
体育风尚 2019年7期
关键词:运动队羽毛球高校

铁春元

摘要: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普适性很高,在高校中颇受学生欢迎的一项运动。越来越多大学组建羽毛球运动队或者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参与地区和全国举行的各类型羽毛球赛事。这些赛

事的举行为大学生之间交流情感和运动技术,推广羽毛球文化提供了绝佳的平台。本文主要就高校羽毛球运动队普通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校;羽毛球;运动队

各类型大学生羽毛球赛事的背后,是各个高校之间办学水平、知名度和体育氛围等综合实力的较量。这些赛事一般分为专业组和普通组。专业组一般是高校招收有专业背景的运动员而言,普通组更多是没有专业背景的普通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对于大学生而言容易上手,活动量大,但是大学生羽毛球赛事普通组的大学生,大多没有在青少年时期接受过正规的训练,想达到技术全面、动作细腻非常难。

在本人的羽毛球专业运动员背景下,从过往带队普通组大学生训练实践中,研究目前高校羽毛球运动队普通组训练现状,促进普通组的训练水平,对今后高校羽毛球运动队普通组的训练发展提出建议。

一、高校羽毛球运动队普通组组建的意义

(一)是高校响应“体育强国梦”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而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好坏直接影响着“健康中国”实施程度和小康社会目标达成水平。体育强国是一个过程性、渐进性、区域性的理念。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体育喜好风向标,根据高校普遍能力和实际情况,选取羽毛球运动赛事作为高校特色化体育特征,为高校实现“体育强国”国家战略的突破口。推动非专业运动背景的普通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型的羽毛球赛事,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平时课余之际,积极参加羽毛球等体育活动的锻炼意识和行为,提高运动水平。其次,这些普通大学生在羽毛球赛场上奋力拼搏,既展现了年轻人的活力,展现所在高校的风采。

(二)营造良好的高校羽毛球文化氛围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相辅相成,中国羽毛球竞技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而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开展又是重中之重。高校有着众多大学生,他们在校期间的体育习惯的养成,则影响着他们毕业后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高校羽毛球队普通组的队员,来源于各个专业,大多没有经历过专业训练,对羽毛球的兴趣和热情甚至比高水平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更加高,更容易带动其他普通大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

二、高校羽毛球运动队普通组发展现状

(一)运动员现状分析

从笔者自身参加及带队参加多次首都、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实际经历中,与各校羽毛球运动员队员和教练员交流中得知。第一、高校中大多数普通组运动员以大二、大三为主,很多都是在中小学阶段接触羽毛球,进入大学后才基本进行系统性的基础技术学习和训练。大多数来源于三线城市以上,县城和乡村生源地的运动员很少。有经历过较为专业羽毛球训练的普通组大学生运动员少之又少,如果有该类学生的存在,则往往成为校运动队核心运动员。第二,普通组运动员选拔主要通过两个途径,院系比赛和协会推荐。

(二)普通组普适性训练大纲和必要性训练准备现状分析

普通组大学生运动员不同于高水平或者专业运动员。身体素质有所欠缺,技术动作不够全面、规范,战术不够丰富,比赛经验不多,是大多数高校羽毛球运动队普通组运动员的特点。

针对这个现状,训练大纲应该基于他们的现实不足,安排足够的训练周期。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高校在羽毛球运动队普通组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者往往认为普通组竞技水平不高,吸引力不大,更青睐高水平组。一部分高校带队老师并没有认真地制定训练大纲,甚至直接移用专业队的训练大纲。在平时训练中,没有安排足够时间,训练手段不够贴近学生实际,过难或者过易;训练周期之间衔接性不够强,有些高校甚至只有赛前几周的准备期,平时的基本训练期没有安排。少数高校,重大赛事一结束后,便解散校运动队。

(三)训练队场地器材现状分析

无论是高水平运动队还是普通组运动队,要想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离不开场地器材的有力保障。羽毛球训练对场地器材要求相对较高,基本配置都是室内球场和一桶50-60元以上用球。通过与高校羽毛球教练员交流中得知,大多数高校自身配置有室内体育馆,但不一定是专门的羽毛球场地,有木板、塑胶、水泥等类型,但是,训练用球不一定能够保证,可能需要队员自费购买。越是沿海高校,二本以上高校,普通组运动员的场地器材需求越能够得到满足。

(四)高校普通组教练员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入职门槛越来越高,基本以硕士为起点,要求二级运动员以上。因而,高水平运动员或者专业运动员进入高校就职越来越难。极少数普通组教练员是有专业训练背景,一部分是大学羽毛球专项出身,一部分是其他项目教练员兼任。年龄普遍在40岁上下。整体训练水平和执教水平不高。其次,普通组教练员受重视不够、经费不足等制约,参加短期羽毛球培训进修较少。

三、高校羽毛球运动队普通组发展建议

1.在资金配置和学习领导重视要加强,要发展高校羽毛球高水平组带动普通组。树立合适的中长期目标,培养好运动员梯队。从广度和深度上保证羽毛球普通组活动的开展,将普通组的训练和竞赛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学校羽毛球运动队普通组训练竞赛的条文,为羽毛球运动队普通组的发展指明方向。

2.加强高校羽毛球普通组之间的交流赛,以赛会友。普通组赛事的举办可以多带点体育嘉年华色彩,让运动员和大学生观众在参加、欣赏赛事之余,还可以享受羽毛球文化的熏陶和乐趣。

3.鼓勵和支持各高校运动队普通组除了参加本市大学生羽毛球比赛,还可以参加更高级别的省、全国高校羽毛球赛事。积极引进高水平运动员执教,利用寒暑假将运动员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训练,提高球队整体竞技水平。

4.高校应当加大对普通组羽毛球训练场地的硬件设施支持,一是尽可能满足运动队日常训练场地需要;二是对综合性体育馆进行合理规划,争取利用有限空间建立室内羽毛球运动场地;三是与社会营业羽毛球馆合作。

5.以赛事成绩为考核指标,调动教练训练积极性。

猜你喜欢
运动队羽毛球高校
羽毛球
羽毛球
幼儿100(2018年35期)2018-12-29 12:32:22
飞行的羽毛球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高校运动队培训机制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
羽毛球PK赛
小主人报(2016年2期)2016-02-28 20: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