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出院后规范管理减少并发症100例的临床观察

2019-09-10 04:13:10孙占海
健康前沿 2019年11期
关键词:门脉垂体肝功能

孙占海

摘要:为了观察肝硬化患者在出院后由于规范化管理降低造成并发症的临床效果,通过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对比,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肝硬化;并发症

肝硬化(liver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发病凶险.病死率高。传统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有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及使用垂体后叶素静脉注射等。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效果肯定,但缺点是患者痛苦大、再出血率高及压迫部位易发生溃疡等并发症;垂体后叶素通过收缩内脏动静脉,降低门脉压力而止血,但该药的全身性收缩血管作用常引起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限制了广泛应用。近年来,生长抑素八肽衍生物奥曲肽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及肿瘤等临床疾病中应用广泛。我科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使用药物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经B超或胃镜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其中肝炎后肝硬化73例,酒精性肝硬化1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36.3~79.6岁,平均(59.5±6.8)岁;平均出血次数3.1次;出血量<500ml者7例,500~1000ml23例,>1000ml20例;肝功能按Child分级,B级33例,C级17例。对照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37.5~80.4岁,平均年龄(60.5±8.6)岁;平均出血次数3.0次;出血量<500ml5例,500~1000ml21例,>l000ml者24例;肝功能按Child分级,B级33例,C级1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出血情况、肝功能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禁食、输液、输血、保肝、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先予奥曲肽0.1mg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缓慢注射,继给5%葡萄糖液500ml加奥曲肽0.3mg静滴(25~50μg/h),疗程3d;同时予奥美拉唑4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12h,疗程3d对照组先予垂体后叶紊10U加5%葡萄糖液20m1静脉注射,继给垂体后叶素40U加5%葡萄糖液500ml静滴(0.1~0.2U/min),疗程3d。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心悸、胸闷时可加用硝酸甘油10~20mg。密切观察两组心率、血压、呕血、黑便及再出血等情况。治疗前后查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72h仍未止血者用三腔管压迫止血或转外科急诊手术。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6~12h出血停止,停药后72h未再发生出血,心率、血压逐渐恢复正常为有效;治疗72h仍有出血或止血后再出血,需用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9例出现腹胀,停药后缓解;对照组15例出现胸闷、心悸。8例血压升高至200/110mmHg(加大硝酸甘油用量,含化硝苯地平片后缓解),8例出现痉挛性腹痛。

3讨论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以往认为多由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但近年来提出了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观点,经胃镜检查证实,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已成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文献指出,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占有一定比例,其出血原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其中消化性溃疡达54.7%,门脉高压性胃病占23.7%。袁文谋等报告,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全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33%,以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为主要原因,占79%。鉴于上述原因,近年来多数主张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内镜直视下注射硬化剂、套扎及喷洒药物已成为治疗的首要方法,然而对于基层医院。由于技术及设备的原因,药物治疗仍是首选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蔡明岳.部分性脾栓塞术疗效影响因素及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D].广州:中山大学,2012.

[2]张新元,耿惠杰,王宝才,等.肝硬化部分脾栓塞术后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J].河北医药,2009,31(19):2555-2556.

[3]梁扩寰,刘梅.中华胃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62.

[4]李麟荪,滕皋军.介入放射性临床与并发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92-493.

[5]祖衛兵,倪耀辉,龚卫东.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28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5):342-343.

[6]陈文忠,钟粤明,郭曼,等.部分脾栓塞缓解门脉高压脾亢及胃底食管静脉曲张[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6,11(4):199-201.

[7]朱晓玲.部分脾栓塞术国内应用现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5):658-662.

[8]张新元,耿惠杰,王宝才,等.肝硬化部分脾栓塞术后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J].河北医药,2009,31(19):2555-2556.

猜你喜欢
门脉垂体肝功能
重视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肝博士(2024年1期)2024-03-12 08:38:08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8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大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垂体腺瘤MRI技术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2015年9期)2015-12-26 07:20:34
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疗进展
基于ROC方法对门脉高压脾切后PVT早期预测的诊断研究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48例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