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ICU实施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9-09-10 04:13:10吴峰
健康前沿 2019年11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治疗效果

吴峰

摘要:目的:评估ICU患者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临床效果的作用。方法: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0例ICU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编号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患者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较佳,且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关键词:ICU;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治疗效果;影响

ICU,即为重症监护病房,也可以叫作加强监护病房综合治疗室,可同时实行治疗、护理、康复,为ICU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综合治疗,利于患者术后及早恢复身体健康[1]。同时,ICU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丰富,能够投入先进的医疗器械及技术,对ICU患者病情进行24h监护[2]。针对于此,我院将近年来收治的ICU患者为主,分析实施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的临床价值。

1.基本资料、方法

1.1基本资料情况

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40例ICU患者按患者入院編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包括脑梗者、肾衰竭者、I型呼吸衰竭者、II型呼吸衰竭者各16例、8例、4例、12例。纳入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3]者、患者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者,剔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观察组男性为12例、女性为8例;最小年龄为58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63.4±4.5)岁。对照组男性为13例、女性为7例;最小年龄为60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64.3±4.6)岁。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ICU患者的临床数据信息加以分析并处理,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 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对患者病情变化予以监测。

1.2.2 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构建风险防范小组,秉持无菌操作的原则操作,定时为患者拍背,并协助其翻身。针对呼吸系统疾病者来讲,建议定时为患者清洁呼吸道,予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预见性ICU风险分析,临床方面常见导管意外脱出、压疮,以及院内感染等风险事件。因此,护理人员需根据风险情况制定相关防范对策,要求做好导管的评估工作,每次患者翻身时做好导管固定工作。

预见性压疮护理,为有效预防压疮需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评估,以此评判是否存在压疮的潜在风险。在实际操作、卧位改变的过程,保证动作轻柔、缓慢,每日为患者擦拭身体。

预见性意外脱管护理,因为管道留置时间较长,所以患者会产生负性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情绪安抚工作,结合患者心理状态实行心理疏导。此外,对于谵妄、烦躁状态者,应和患者家属进行及时沟通,旨在获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对患者肢体作以约束处理。

1.3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ICU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

1.3.2 临床效果的判定:实施护理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恢复效果较好,并且转入普通病房,显效。实施护理后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未见感染情况,而且病情有所改善,有效。实施护理后没有达到显效、有效的标准,无效。前2项之和×100%=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ICU患者临床数据资料,均列入SPSS25.0统计学软件中,予以统计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均通过率%的方式代表,X²统计检验。两组对比为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效果的对比

两组临床效果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如表1。

3.讨论

ICU和其他科室的差异,在于ICU患者的病情多比较危重,需要实行全日制护理干预。ICU患者抢救、治疗的过程,侵入性操作几率较大,所以容易产生并发症情况[4]。ICU科室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随之改变,为满足临床护理质量标准、患者及其家属的实际需求,本次研究实行了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的实施,能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生理等方面,提供护理服务,因此利于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与此同时,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促使护理人员被动工作——主动服务转变,激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效规避风险事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这和何玉琴[5]等人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可见ICU患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显著,并且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状况。

总之,ICU实施预见性护理,较常规护理的效果更加理想,同时能降低感染、压疮、意外脱管等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如苹,李金娣,杨华等.人工鼻气道湿化吸痰在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周围皮肤预见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7):845-849.

[2]张静,朱凤祥,姚海静等.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6):152-154.

[3]程翠珠.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9):248-249.

[4]魏莉.预见性护理对ICU多发伤患儿疼痛与焦虑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17,41(11):1223-1224.

[5]何玉琴,高宏琰,成琦等.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于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对比[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4):159-160.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治疗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疗效影响的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13:07
阴道分娩应用预见性护理降低产后出血的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3:56
整体护理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保障母婴安全的实施效果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07:53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使用量与疗效的关系探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57:31
小切口治疗阑尾炎病人的应用与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56:25
胃溃疡通过西药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7:00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