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2019-09-10 07:22:44黄萍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文化素质公共图书馆

黄萍

摘要:构建学习型社会,目标是每一个公民都成为学习者,公共基层图书馆具有不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共基层图书馆必须转变观念,改革管理方式。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承担自己的责任,为提高每一位公民的文化素质、人文精神、工作能力和科技水平提供便利。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两者相辅相成,通过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可以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又能促进公共图书馆功能的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学习型社会;文化素质

1概述

在第三次技术浪潮以后,世界知识总量猛增,同时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种形势下,每个人只有坚持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科技的发展,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学习型社会的首要特征是学习的全民性,即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需要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既是公民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个特征是学习的终身性,即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需要终身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得上知识、技术更新的步伐,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第三个特征是学习者的自主性,即每个公民的学习是自发地、主动地、更具有个性特点。

2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与学习型社会的特征相吻合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性与学习型社会中学习的全民性是一致的。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或群众举办的、面向社会各阶层开放的、为广大社会读者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因而具有明显的社会性。首先,馆藏文献资料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又是人类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这些文献资料,通过图书馆一代又一代的积累起来,在社会上广泛的传播和应用,人们从中汲取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其次,图书馆的读者具有社会性,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开放,为所有的社会公众服务的。另外,图书馆网络化是社会性的表现,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以计算机检索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的图书馆网络,因而使资源共享成为现实,图书馆的社会性得以充分体现。学习型社会是全民学习的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須学习。“时时为学习之机,处处为学习之所,人人为学习之人”,这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鼓励社会全体成员不断学习才能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全面性与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内容的广泛性是一致的。公共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保存者和传播者,可以说保存了人类文明的每一段历史,囊括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切成果。在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中,各门各类的知识都可以找到,可谓博大精深,具有全面性。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内容是极其广泛的,没有专业领域的限制。所有裨益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知识技能、价值理论、社群关系、美学艺术等,都是学习的内容。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内容,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满足衣食住行等生存需要的单纯知识存贮,而是学习有利于人的发展获取知识的方法,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领域的新知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等等,总之,内容十分广泛。

公共图书馆的教育性与学习型社会中学习的自主性是一致的。公共图书馆是通过为读者提供文献资料,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而对读者进行教育。正如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所说:“图书馆是一个学校,图书馆员是广义的老师”。首先,公共图书馆是对大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的社会机构,是读者自学的场所,读者可以针对自己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学习,公共图书馆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又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其次,图书馆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通过书刊推荐宣传,辅导阅读等形式,发挥向导作用,又可以通过学术报告会、书评、座谈会等形式,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再次,图书馆的教育对象十分广泛,凡是一切有能力利用图书馆的社会读者都是它的教育对象,因而,图书馆的教育性适合学习的自主性。

3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便利条件

丰富的学习资源。在终身学习时代,人们的学习欲望和需求更加强烈,社会用工中的多元需求和知识的更新,必然影响到学习者的多元需求,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图书可以基本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学习兴趣,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场所。图书馆因为具有浓厚地学习氛围及适宜数量的读者座位,因此是学习者最理想的学习场所,虽然学习场所可以不拘一格,但图书馆具有其他场所不具有的便利条件以及学习的氛围。比如马克思在学习与研究、写作时都是在图书馆里完成的,正是因为图书馆的这些优越条件。

便利的查阅条件。图书馆的图书检索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了方便,不管是传统的查阅方式,还是电子时代的数字查阅方式,都为学习者提供了便捷而快速地检索条件,更方便学习者学习。

提供读者互相交流的平台。吴蔚慈在《图书馆学概论》中说:“图书馆应成为社区、学校、机构的信息中心,体现当地信息需求。”公共图书馆既藏有丰富的知识信息,又因为具有众多的读者群。为不同的读者之间交流和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不管在什么时代,读者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资源,读者掌握的信息不同,知识体系各异,为读者自身学习资源的互相利用提供了适宜环境。

带动与影响作用。公共图书馆浓厚的学习氛围,别人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他的学习者也是一个榜样,具有积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可以强化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促进学习型劳动者的提高,当然也就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4结束语

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包括:社会性、全面性、教育性、服务性;学习型社会的特征有:学习的全民性、学习的广泛性、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终身性等。在当代社会,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在正规教育中获得的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老化,需要不断更新已有知识以维持自身参与经济及社会生活的能力。公共图书馆能够为这个过程提供许多的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尚果.公共图书馆文化传承职能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4):135-137.

[2]王彩霞.国外图书馆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9,10(4):141-142.

猜你喜欢
学习型社会文化素质公共图书馆
山西省2022年对口升学本科、专科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录取办法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36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新闻传播(2018年8期)2018-12-06 09:03:12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山西青年(2017年14期)2017-01-31 15:34:27
开放大学: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载体
高教探索(2016年12期)2017-01-09 22:26:20
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之思考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08:35:21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引领社会阅读举措探析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3:29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