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冰
摘 要:中国传统绘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像称之为“白描”。从白描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来分析,可以说的种类繁多,蕴含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历史的沉淀,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和精髓。对此,我带着敬畏和对白描文化的仰慕之情,对中国画十八描的艺术特点及代表人物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学习白描的历史及绘画技法,从而提升绘画基本技法能力,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中国画;白描;种类;艺术特点
一、铁线描
铁线描最具为代表的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顾恺之创造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其笔墨简淡,突出了古质的精神,绘画时轮廓和衣服褶皱的线条的运用,如春蚕吐丝一般。洛神赋图中,作者笔下的人物,生动形象的描绘出衣服饰带的飄动,把人物的情感抒发的生动形象,因此称之为铁线描,体现了遒劲的骨力。
二、高古游丝描
高古游丝描,最具有代表的人物是顾恺之、吴道子。根据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总结其白描的特点是细、挺、劲。从画法方面分析,墨笔勾画的白描用笔方法具有自己的特色,不等同于顾恺之的中锋直下的用笔方法,而像张旭的笔法,转动笔锋,随时变化。
三、琴弦描
琴弦描是中国古代绘画,衣服褶皱绘画技法之一。线条的特点平直、如同琴弦一般,因此成为琴弦描。
四、行云流水描
行云流水描,是中国古代绘画人物衣褶,绘画技法之一。代表人物是李公麟,其中《五马图》是代表作。李公麟笔下绘画出的骏马,不仅外形把握的准确生动,骏马的内在神情也表达的很到位,笔法表现力极强。李公麟汇集了疏密二者的特点,在顾恺之和吴道子的绘画基础上,创造出新风格。
五、曹衣描
曹衣描还有另外的一个名字较曹衣出水描,最具代表的画家是曹不兴(曹仲达)。曹衣出水是用来描绘画家的绘画特点,曹仲达多绘画于佛像,绘画特点是绘画的衣服褶皱稠叠,衣服紧窄,就好像人身穿衣服刚出水面。被后人称之为曹衣出水。
六、橄榄描
橄榄描是中国古代人物衣褶的绘画技法之一。代表人物元代画家颜辉的蛤蟆仙人图,此幅作品展现出作者对道教文化的重视和关注,衣服的褶皱在线条用笔方面极尽动感,使画面充满动感活力,晕染匀称。
七、折芦描
折芦描梁楷为代表人物,其艺术特点为长于撇捺,方中带圆,圆中隶法。梁楷的简笔画富有个性,开创了写意人物画的新领域,代表作《泼墨仙人图》,作者酣畅的泼墨画法,描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酒姿态,用笔简洁夸张,描绘出幽默感的沉醉神情。
八、蚂蝗描
蚂蝗描是中国古代衣服褶皱纹络的绘画技法之一。其线条用笔外形近似于蚂蝗,因此被后人称之为蚂蝗描。
九、钉头鼠尾描
钉头鼠尾描是中国古代衣服褶皱纹络的绘画技法之一。它的线条从起笔及收笔像钉子头和老鼠的尾巴一样,因此被命名为钉头鼠尾描。其艺术特点为,在起笔时需要顿笔,收笔时渐渐提笔渐渐收笔。
十、撅头描
撅头描出自于马远和夏圭,其艺术特点为,绘画时用秃笔,在坚强挺拔中还带着婀娜的味道。
十一、混描
混描是中国古代绘画衣服褶皱的绘画技法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张翟的《题壁画》便是用混描绘画的。艺术特点是加墨混成,浓淡间杂,因而被称之为混描。
十二、柳叶描
柳叶描用于中国古代衣服褶皱的绘画技法之一。柳叶描的线条如同柳树的树叶一样飘动,因此被后人称之为柳叶描。
十三、竹叶描
竹叶描是中国古代绘画衣服褶皱的绘画技法之一。因为线条像竹叶而得名,宋代时期绘画墨竹而盛行,用竹叶描来绘画人物,线条近似于竹叶,因为被称之为竹叶描。
十四、战笔水纹描
战笔水纹描是中国古代衣服褶皱的绘画技法之一,水温波浪的形状,其艺术特色为中锋下笔,藏锋,衣服的纹络重叠就像水纹一样顿挫,生动形象。
十五、减笔描
减笔描以梁楷的人物著称,代表作品是《李白行吟图》,减笔描以少胜多。
十六、枣核描
枣核描是中国古代人物衣褶的绘画技法之一。枣核描的代表人物是吴道子,代表作品是《观音像》石刻,石刻中人物的衣服纹路曲折中带有鼓起的样式,显示出线条的优美,带有节奏和韵律感。因枣核描绘画是顿头像枣核的形状,因而被称之为枣核描。
十七、枯柴描
枯柴描是中国古代绘画人物衣服褶皱技法之一。因形象像枯萎的干柴,被后人命名为枯柴描。其艺术特点是散乱如柴,枯柴描与减笔描相比较之下相差甚微,枯柴描特点是渴笔较多,减笔描干湿并济。
十八、蚯蚓描
蚯蚓描是中国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皱绘画技法之一。蚯蚓描的技法犹如篆书,用圆笔绘画为佳。
总结
传统的白描绘画技法可能在同一幅绘画中只能运用单一的一种白描的方法来进行绘画,无论是描绘衣服褶皱的线条还是静物轮廓的线条。而现在的写实绘画中,可以使用多种的白描绘画方法进行自由划分,重新选择重组,现如今的工笔打破传统的绘画形式,将白描里具体方法运用的更加灵活,更加放松,更加自由。但传统的白描很有研究价值,供后人临摹学习。这些都是古人为子孙后代留下的珍贵的瑰宝和研究学习的资料,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奠基,让我们看到古代白描发展的活跃状态,我们应该学习并且传承创新白描文化的运用,这也是线条一路走来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