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观测环境下徕卡TCA2003测量机器人ATR性能分析

2019-09-05 01:10:32王耀国郭腾龙
城市勘测 2019年4期
关键词:照准棱镜视场

王耀国,郭腾龙

(1.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0; 2.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1 引 言

测量机器人是一种能代替人进行自动搜索、跟踪、辨识和精确照准目标并且获取其角度、距离、三维坐标以及影像等信息的智能型全站仪[1]。自动目标识别(下文简称ATR)系统是智能型电子全站仪所具有的一种自动识别系统[2],TCA2003将程序操控的TPS系统和CCD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通讯和激光实现了测量的全自动化,是一个集测距、照准、目标分别识别跟踪、测角、记录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平台[3],经过测量机器人的望远镜向目标棱镜发射红外光束,棱镜反射形成的光点照射到测量机器人的CCD传感器,通过感应与传感器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计算目标棱镜的水平方向值和垂直角。

TCA2003测量机器人的测角标称精度为±0.5″,ATR功能的搜索范围为 200 m,标称精度为 ±1 mm[8]。影响ATR测量精度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取决于CCD阵列的分辨率,ATR的照准差以及仪器的轴系误差等内部因素外[4],还取决于测量的条件主要包括大气因素、场景因素、传感器与平台特性[5]。本文以TCA2003测量机器人为例,研究不同观测环境下徕卡TCA2003测量机器人ATR性能,通过测试观测环境、观测背景和棱镜的视场方位对ATR功能的影响,并将测量机器人ATR功能测量得出的数据与人工测量的数据相比较,提出相关注意事项,为实际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2 自动目标识别(ATR)技术

如图1所示[6],TCA2003测量机器人的照准部中安装了一个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阵列(Charge Coupled Device,简称CCD阵列)。CCD阵列接收照准部发射的红外测量信号后形成光点,以其中心为参考,根据相应的图像处理算法,测量机器人可以确定棱镜中心在望远镜视场中的位置。

图1 TCA2003测量机器人照准部

利用自身的马达驱动系统,驱动望远镜接近测量机器人的望远镜十字丝中心,然后计算十字丝中心与棱镜中心的偏移值。根据偏移值驱动马达转动望远镜再次照准棱镜和计算偏移值,最终利用该偏移值修正水平方向值和竖直角值,得出ATR测量数据。很明显,ATR测值的精度与棱镜中心的识别精度直接相关。

ATR测值的精度与棱镜中心的识别精度直接相关,自动目标识别的过程包括预处理图像、分割图像、特征处理和目标识别等阶段。其中,分割图像是自动目标识别的关键,它将测量机器人望远镜视场范围所接受图像进行识别,将包含棱镜的目标区域和不包括棱镜的背景区域进行分割。常见的图像分割算法有直方图阈值法、聚类法和边缘检测法等,其中聚类法是根据相似性(或非相似性)准则对模式进行分类,使得相似的模式尽可能地被划分为一类,不相似的模式尽可能地被划分到不同的类中[5],为目标区域(也就是棱镜)的识别奠定基础。

(1)

其中,α1和α2为分别是类C1和类C2的像素数与图像总像素数之比,μ1和μ2为分别是类C1和类C2的像素值均值。

首先令|μ1-μ2|=△μ,由于上述参数都是阈值x的函数,式(1)可变为

(2)

(3)

3 不同环境条件下ATR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为了测试观测环境、观测背景和棱镜的视场方位对TCA2003的影响,设计了如下3个实验进行验证。

3.1 观测环境对ATR的影响实验

选取了3种典型观测环境:植被区域、逆光区域和建筑区域遮挡作为测试环境,从早晨7:00至晚上6:00,以TCA2003测量机器人的ATR模式,利用其内置的观测程序,采用全圆观测法每个小时观测两个测回,共24测回。同时,人工观测在自动观测之后进行,作为ATR测值的外部检验。观测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归零方向值精度”是指24测回的某种条件下归零方向值的中误差,“较差”是指相应观测环境下的人工和ATR的归零方向值之差。

不同观测环境下ATR与人工测值对比表 表1

分析结果可知,逆光区域环境下,ATR和人工读数的精度差别较大,而且较差最大值达到了9.4″,而其余环境下精度基本一致。

3.2 观测背景对ATR的影响实验

根据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常见的观测背景,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白墙、夜幕、透明玻璃门和汽车作为观测背景,选择一个平坦场地作为实验场地,从早晨7:00至晚上23:00,选择有利时间段,将目标棱镜分别放置在4种不同观测背景前面,以此作为背景,利用ATR模式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结果如表2所示。

不同观测背景下ATR与人工测值对比表 表2

其中,“较差”是指相应观测背景下的人工和ATR的角值之差。

分析结果可知,棱镜后的特殊背景对ATR的测角精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ATR的实测精度下降较大,并且总体低于人工的实测精度。其中,ATR的测角精度受汽车背景和透明玻璃门背景的影响较大。

3.3 棱镜的视场方位对ATR的影响实验

在空旷场地布设5个控制点(其中测站点为A,4个观测点分别为1、2、3和4号),首先人工利用方向观测法观测10个测回,取平均值得到人工测得的角度值(即1号点为零方向,2、3和4号点的归零方向值)。

图2 观测点分布示意图

将棱镜在望远镜的视场位置分别调整设置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利用测量机器人的ATR功能,每种情况分别观测10个测回,取平均值得到ATR测得的角度值,并与人工测得的角度值进行比较,将各归零方向值的秒位列于表3。

不同视场方位下ATR与人工测值对比表 表3

分析表3可知,棱镜的视场方位对ATR的观测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当棱镜位置望远镜下方时,观测结果与人工测值相差较大,最大较差达到了4″。

4 结 论

根据测试实验,得出如下结论:

(1)常规观测环境下,ATR的观测精度较高,优于人工观测的精度。但是,在逆光的情况下,棱镜与背景环境的反差下降较大,容易出现ATR的不稳定现象,因此实际生产工作中,应避免在逆光的情况下使用ATR功能。

(2)当棱镜后有白色背景、镜面反射背景时,ATR的观测精度下降较大,出现粗差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外业观测时应避免将观测点选在强反射背景的附近。

(3)棱镜在视场中的方位也会影响ATR的准确性,当棱镜处于不利的观测方位时,容易出现识别问题,出现较大的误差。

综上分析,应避免在上述但不仅限于上述的极端情况下使用,因此前期选点和后期观测都应尤为注意,如若无法避免,应结合人工观测的结果综合分析,增加ATR测值的检核条件。

猜你喜欢
照准棱镜视场
整车状态下的近光明暗截止线照准方法研究
分配正义:以弱势群体为棱镜
星模拟器光学系统视场拼接方法的研究
中国光学(2021年6期)2021-11-25 07:48:32
大棱镜泉即景
汽车方向盘造型设计研究
时代汽车(2019年4期)2019-06-11 03:41:29
大棱镜温泉
医用内窥镜矩形视场下入瞳视场角的测试方法研究
激光照准器在手枪射击训练与实战中的应用研究
轻小型面阵摆扫热红外成像系统研究
基于Mathematica改进双棱镜干涉实验
物理实验(2015年8期)2015-02-28 17: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