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片的制备工艺

2019-09-04 08:35:02李兵曾琪马安献张惠芹季宗念严启新
生物化工 2019年4期
关键词:颗粒剂微晶泻心汤

李兵,曾琪,马安献,张惠芹,季宗念,严启新

(海王百草堂药业有限公司,河南濮阳 457000)

半夏泻心汤方来源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医方剂名,原处方为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泻心汤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错杂者[1]。

相比于现代中药制剂,传统制剂普遍存在工艺落后、质量不稳定、技术水平低、生产效能不足等缺点。为了便于服用、携带和保存,提高中药疗效,本研究对半夏泻心汤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和优化[2]。

1 实验仪器、药材及辅料

1.1 仪器

WT20002电子天平(杭州万特衡器有限公司)、标准药典筛全套(浙江上虞市圣超仪器设备有限公司)、YK60摇摆颗粒机(上海天凡药机制造厂)、101-2AB电热鼓风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1.2 药材及辅料

本实验所用的中药饮片均购于安徽友信药业有限公司,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的相关要求。糊精(180817)、乳糖(180601)、玉米淀粉(180708)、微晶纤维素(180822)、预胶化淀粉(180709)、硬脂酸镁(180715)等,均由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半夏泻心汤提取物,由公司内部提供。

2 颗粒剂的制备

称取半夏泻心汤提取物20g,辅料填充剂过称取30g;过60目筛,将提取物和填充剂放入坩埚中充分研磨混合均匀,开始滴加润湿剂水(视情况加量),并用手指不断搓捏,混匀,使之手捏成团,轻压即散;制软材,在2号筛上制粒,放入烘箱内,50℃,1h。

2.1 辅料填充剂的筛选

根据制备片剂工艺的要求,选用不同种类和用量的引湿性较低、流动性好、稳定性好的辅料,改善中药提取物易吸湿、流动性差的缺点[3]。以制成颗粒的成形性、流动性和溶解性,所用辅料价格等考虑,进行样品试制,分别考察不同主辅料制成颗粒的成型性、流动性、溶解性[4]。不同填充剂制颗粒见表1。

表1 不同填充剂制颗粒

2.2 成型性的测定

将制备好的颗粒称重,先过一号筛,再过四号筛,收集能通过一号筛但不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称重。成型率=过筛后颗粒质量/过筛前颗粒质量×100%。结果见表2。

用玉米淀粉做辅料时,加水做软材时黏结成团,无法制粒,为不合格品,故不用考虑。由表2可知,其他辅料制备颗粒剂成型率都较好,乳糖+微晶纤维素成型率最高,达到90.25%;乳糖次之为84.96%。

表2 成型率的测定

2.3 流动性的测定

颗粒剂重要性质之一是流动性,药剂学上常用流动率或休止角表示。休止角越小,流动性越好。通常粒径越小或粒度分布宽的颗粒,其休止角越大;而粒径圆、大且均匀的颗粒易流动,休止角小[5]。

本次试验以测定颗粒的休止角来测定颗粒的流动性,采用固定漏斗法,将3只漏斗串联并固定于水平放置的坐标纸上1 cm的高度处,小心地将颗粒沿漏斗壁倒入最上的漏斗中直到坐标纸上形成的颗粒圆锥体尖端接触到漏斗口为止,由坐标纸测出圆锥底部的直径(R),计算出休止角tana=2H/R,做3次,计算平均值。

由表3可知,所以辅料都小于40°,流动性都较好,能满足工业生产。其中用微晶纤维素制颗粒的流动性最差,预胶化淀粉次之;其他辅料制备的颗粒流动性相差不大,以乳糖、糊精和糊精+微晶纤维素组合为辅料制备的颗粒剂休止角相同,都为32°,流动性最好。

2.4 溶化性考察

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颗粒剂溶化性指标考察颗粒剂的溶化性,分别取供试品1g,加入热水20mL,搅拌,观察溶化速度。要求颗粒5min内全部溶解或轻微浑浊。实验结果如表4。

由表4可知,除预胶化淀粉外,溶化性均符合药典要求,以乳糖为辅料制备颗粒剂时,溶化性是最好的,且静置不分层,其他辅料次之。

综上,选择乳糖+微晶纤维素组合作为填充剂制备半夏泻心汤颗粒。

表3 休止角的测定

表4 溶解性考察

3 颗粒干燥温度

以上述筛选的优选试验条件,制备身痛逐瘀汤颗粒剂。参考相关文献[6]及预实验,本研究选用了40℃、50℃、60℃等温度条件下,进行了湿颗粒的干燥温度的考察[7]。

结果显示,在40℃、50℃的条件下,干燥所得的颗粒较好,整粒后细粉较少,在干燥1h后,颗粒的含水量都小于5%;在60℃条件下,湿颗粒在干燥过程中变得绵软,胶黏成团块状,无法干燥,效果较差。试验结果如表5,综合考虑,最适宜的干燥温度条件选择50℃干燥1h即可。

表5 不同干燥温度对颗粒的影响

4 压片

按照以上工艺,将制备好的颗粒进行压片。

5 质量检查

5.1 重量差异

依据2015版药典四部附录制剂通则中片剂[重量差异]检查[8],取本品20片称量,结果显示重量差异均在规定限度内,合格。

5.2 硬度检查

依据2015版药典四部附录通则中,片剂脆碎度检查法,取6片按规定检查,减失重量在规定范围内,合格。

5.3 崩解时限

依据2015版药典四部附录通则中,溶散时限检查法,取6片按规定检查,均在15min内崩解,符合规定,合格。

6 结语

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传统上,经典方的制备工艺及服用方法主要是水煎服,且传统的水提工艺参数没有,可见,传统上其工艺粗糙,且服用、携带不方便,服用量大,为克服传统服药方式的种种缺点,必须发开新剂型,且保持其原料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本研究将半夏泻心汤开发剂型定为片剂并成功制备出了安全、稳定、有效的半夏泻心汤片,为半夏泻心汤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颗粒剂微晶泻心汤
服用颗粒剂药品避免四误区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锂铝硅微晶玻璃不混溶及其析晶探讨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基层中医药(2020年8期)2020-11-16 00:55:14
Li2O加入量对Li2O-Al2O3-SiO2微晶玻璃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
水热法制备NaSm(MoO4)2-x(WO4)x固溶体微晶及其发光性能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8:56
饮片与免煎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