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义 吕文君 史恭涛 张鹏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高龄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高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运动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龄下肢骨折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高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下肢骨折;骨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3--01
老年人由于髋部肌群功能发生退变和骨质疏松等原因,因此在跌倒、下肢极速扭转情况下容易导致下肢骨折。手术是治疗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术后康复时间较长,且高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容易出现腹胀、便秘、尿潴留以及压疮等并发症[1]。本研究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高龄下肢骨折患者,观察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納入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高龄患者50例,患者年龄≥70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70~78岁,平均(73.58±2.18)岁。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70~79岁,平均(73.72±2.3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护理,即常规的饮食护理、用药指导、换药护理、健康宣教、定时翻身,术后24~72h加强对患者伤口的观察,积极观察和预防并发症。术后72h开始关节锻炼。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①建立联合护理机制:与我院骨关节治疗师、康复专科护士建立合作查房机制,从患者入院后,由医-护-治进行联合查房,详细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围手术期的所有可预见性问题。②护理流程设计:自行设计“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流程”,在使用该流程前,先针对科室骨干护士进行对该流程使用的培训和授课,由责任护士按此流程对分管患者进行标准化评估,按流程对手术后患者进行评估和指导。③护理实施:待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可以开始非手术所有肢体的肌力评估,和卧位下肢体活动,当关节腔引流量符合拔管指征,即可拔管,一般为术后48h内,后进行手术侧肢体的等运动,同时对于上肢进行肌力训练,使用握力器,和杠铃组套,让高龄患者进行上肢力量和关节活动度训练。在术后72小时内,当患者输液无法进行运动治疗时,向患者提供助行架,并向其讲解相关理论和使用知识。术后第4 d,护士指导和协助患者依据其手术类型正确实施坐起训练,同时评估上肢肌力情况及对助行架使用的掌握情况;术后第5~7d加强对患者患侧的屈膝功能锻炼和坐位能力,同时监测患者随体位变化时的血压波动情况,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采用Fugl-Meyer量表[2]中的下肢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ADL)[3]量表分别评定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经t检验;并发症用%表示,经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见表1。
2.2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下肢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除了与患者身心健康和手术方法以外,还与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且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均为70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多伴有各种基础疾病,若术后长期卧床则可能会导致原有基础疾病恶化,进而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研究发现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预后[3]。虽然当前骨科也越来越认识到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导致不能真正意义上开展骨折手术后的早期康复。
本研究中采取康复治疗师早期介入,直接在术后就开始床边开立治疗处方,并由康复专科护士落实各项治疗处方,再有骨科临床医生的全面处置,对于高龄骨折患者更为安全,且容易开展和落实。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护理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既往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对于高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蒋凤.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肢体功能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7-8.
郁静,胡晓燕.精细化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1):55-57.
张亚军,王引侠,荣爱琴,等.下肢骨折65例舒适护理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0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