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根尖种植体与非锥形根尖种植体对老年植牙初期稳定性的影响*

2019-08-21 02:21:46彭文静陈炳熠邓智明
广东医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植入体植入物锥形

彭文静, 陈炳熠, 邓智明

茂名市中医院口腔科(广东茂名 525000)

牙科种植体是目前广泛接受的更换牙齿治疗方法,其目的是支持修复和代替单个或多个缺失的牙齿,为患者提供患者的舒适、功能、美观的牙齿,以维护剩余的口内和口周结构[1]。由于上颌的解剖限制,采用传统较长的植入物(>10 mm)可能会导致置入物周围骨量的限制。因此制造商开发的植入物设计逐渐向短(<10 mm)的种植体发展[2]。多项研究[3-4]表明短植入物对于较长的植入物同样能使植牙达到稳定。同时,不同的根尖形状对植入的稳定性仍然具有争议,非锥形根尖种植体同样也可取得良好的植入稳定性[5],但有研究[6]表明,锥形根尖植入物设计可增强了原始植入稳定性,特别是在上颌骨质量比较差的情况下。OsseoSpeed TXTM1锥性根尖系统(OSPTX)和OsseoSpeedTM1非锥形根尖系统(OSP)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种植系统[7]。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骨质量下降,对于植入种植体后的稳定性要求更高,但对于OSPTX和OSP种植体在老年人植入种植体后的稳定性比较仍比较少。本研究旨在对比锥形根尖种植体与非锥形根尖种植体对老年植牙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上颌前磨牙区后天性牙缺失患者共80例,纳入标准:(1)术前颌骨CBCT检测种植点骨密度在501~700 HU之间,术去牙槽高度>10 mm,牙槽嵴顶宽度>4.5 mm[8];(2)上颌前磨牙区缺血需要单牙植入;(3)年龄>60岁;(4)身体健康状况能承受种植牙治疗;(5)活动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活动性感染的患者;(2)合并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3)合并骨代谢性疾病的患者;(4)合并全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5)重度吸烟患者;(6)曾行头颈部放射治疗的患者;(7)依从性差不能随访的患者。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锥形根尖组与非锥形根尖组两组,每组40例,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仪器及种植材料 CBCT(VATECH,韩国);常规种植手术器械;Astra Tech系统置入体:OsseoSpeed TXTM1锥性根尖系统(OSPTX)和OsseoSpeedTM1非锥形根尖系统(OSP),规格均为4 mm×8 mm,如图1所示;OsseoSet 种植机(Noble Biocare,美国);骨挤压成型器(KOHLER 公司,瑞士);种植体动度测量仪(Ossell Mentor,瑞典)。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种植前行常规的牙周检查,行术前CBCT检查上颌、下颌骨,所有患者检查参数一致,进行3D图像重建并评估缺牙区的骨密度值。按标准的微创非翻瓣种植手术步骤,采用常规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引导模板下,切除种植区附着牙龈组织,并进行清洁暴露嵴顶区,定位钻孔后逐渐备洞至4 mm×8 mm,根据患者的分组情况,采用扭力扳手分别攻入OSPTX锥性根尖植入体和 OSP非锥形根尖植入体,并完成扭力值测定,然后采用种植体动度测量仪测定种植体稳定系数(ISQ)值,进行近远中向和颊舌向各测量3次取平均值,复位粘骨膜瓣,术毕后采用周围常规抗菌素和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A: OSPTX锥形根尖植入体;B: OSP非锥形根尖植入体, 两者均为螺钉形自攻式植入物,规格均为4 mm×8 mm。两者均由纯钛制造,表明通过氟化物粗糙处理

图1 根尖系统

1.4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初始植入种植体时的稳定性,包括扭力扳手测量的扭矩值和种植体动度测量仪测量的ISQ值,同时对比两组种植体术后6周和6、12个月的ISQ值。对比两组植入后6和12个月的骨量变化,根据CBCT 扫描结果,将数据DICOM 文件导入 Image-J 软测量其体积,与初次植入进行对比得到差值为骨吸收量。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内各有1例出现植入体脱落,总体植入成功率为97.5%,两组各39例进行随访,其中锥形根尖组男24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4±4.2)岁,非锥形根尖组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66.3±5.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和年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植入的扭矩值和ISQ值对比 其中锥形根尖植入时的扭矩值为(27.3±3.5) N·cm,非锥形根尖植入时的扭矩值为(26.9±3.1) N·cm,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4,P=0.595),两组患者植入时测量的ISQ值和植入6周、6个月和12个月的ISQ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项目例数扭矩值ISQ值植入时6周6个月12个月锥形根尖组3927.3±3.561.3±7.566.7±8.272.3±5.273.8±4.1非锥形根尖组3926.9±3.162.8±8.465.9±7.574.1±4.775.2±3.9t值0.5340.8320.4501.6041.545P值0.5950.4080.6540.1130.126

其中锥形根尖组患者植入后6个月与植入时的骨丢失量平均为(0.242±0.135)cm3,非锥形根尖组植入后6个月与植入时的骨丢失量平均为(0.214±0.147)cm3,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6,P=0.384),植入12个月两组均较植入时有骨长入,但平均骨量变化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05,P=0.164),见表2。

表2 两组植入后6、12个月骨量变化对比

项目例数6个月12个月锥形根尖组390.242±0.135-0.183±0.092非锥形根尖组390.214±0.147-0.156±0.077t值0.8761.405P值0.3840.164

3 讨论

牙齿植入物已成为牙齿缺失的一种流行的替代方法,其具有更自然的外观,很好的美学效果,它能替换丢失的牙齿。由于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以及骨量的减少及骨缺损形成,可能会造成牙槽骨高度不足的情况[9],因此,目前临床不少研究探索采用较短的植入物进行种植,研究[10]表明较短的植入物(<10 mm)对比常规较长的植入物(>10 mm)具有相当的存活率和成功率。初次植入在安置时的稳定性是另一个影响植入无短期和长期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11]表明,尖端锥形设计的植入物被认为能提供的更大的初始稳定性,但对于老年人总体骨量下降的情况下中的应用是否存在这种差异仍未有明确定论,因此,本研究拟对比这两种种植体对老年植牙初期稳定性的影响。

本研究对比了两组患者在置入时的扭矩值和ISQ值,结果显示OSPTX的锥性根尖植入体和 OSP非锥形根尖植入体对比没有发现统计学差异。Lozano等[12]在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中进行比较非椎形OSP植入和锥形MIS植入物在下颌骨中的应用效果,其结果表明锥形的植入物在提供初始的稳定性和扭矩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OSP植入物与MIS®植入物的除尖端外,其螺纹设计仍具有一定差异,造成这样的统计学结果可能归因于使用较短的植入长度和直径[13],而OSP和OSPTX两种植入物其除尖端是否为锥形外其他部分无论是材料、长度和宽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能更好地比较其植入体尖端对其稳定性的影响[13]。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了锥形根尖种植体其植入时的扭矩和稳定性是相当的。对比植入后6周及6、12个月的ISQ值,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两组设计的植入体在老年应用的短期的稳定性相当。

植入物周围骨量的变化与稳定性具有密切的关系[14],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植入物均有少量的骨量丢失,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OsseoSpeed系统具有特有的氟化物改性纳米结构种植体表面,可刺激早期骨形成并提供更牢固的骨与种植体结合[15],其术后12个月随访时可发现两组患者均具有骨长入,锥形根尖和非锥形根尖种植体之间的骨长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根尖的设计并不影响骨长入,其植入体周围骨量的变化主要与植入体表面的结构和涂层有关。有研究[16]表明OSP植入系统已经显示出达95%的短期存活率,本研究中除2例植入后失败的,均未发现其它失败病例,显示了两种植入体在老年植牙的初期稳定性和效果是相当的。

由于本研究随访的时间比较短,两种根尖设计的远期效果对比仍需要进一步加强随访评估。综合上述,锥形根尖种植体与非锥形根尖种植体在老年植牙中的初期稳定性相当,不影响骨长入。

猜你喜欢
植入体植入物锥形
三维管理模式在无锡市人民医院骨科植入物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人工耳蜗术后严重皮瓣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处治效果
西部医学(2022年3期)2022-03-23 06:59:36
装有假牙能做磁共振检查吗?
银潮(2021年12期)2022-01-18 03:32:24
机器学习在口腔植入体无损测量中的应用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3D 打印下颚骨植入体设计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对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对比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基于WEB的骨科植入物失效数据库软件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