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记
(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300)
某商品蛋鸡场,饲养规模为20万羽,采用H型五层层叠式笼养,50000/栋。去年12月份一批蛋鸡饲养至98日龄鸡群部分鸡只出现采食量降低、打喷嚏、流鼻涕、肿头脸肿现象,每天死亡100只左右,死亡率为0.2%,并呈上升趋势。
现场剖检脸肿鸡2只,主要症状为是鼻腔和鼻窦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粘膜充血肿胀,表面有大量粘液及炎性渗出物凝块。
采集2只病死鸡的鸡头、气管等组织送至瑞普生物诊断中心,采用RT-PCR的办法检测NDV、AIV-NP和AIV-H9病毒核酸;采用副鸡禽杆菌(HPG)和鸡毒支原体(MG)核酸。检测结果为副鸡禽杆菌核酸为阳性,其它均为阴性。
HPG PCR鉴定:
通过鸡群的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由副鸡禽杆菌引起的鸡传染性鼻炎。
(1)速可能(40%磺胺嘧啶、8%甲氧苄啶混悬液),以磺胺嘧啶计混饮,每1L水 100mg,连用5d。
(2)双黄连口服液(0.5ml/只鸡),自由饮水,连用5d。
整个疗程过后,鸡群恢复正常。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禽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鼻窦发炎,患病的鸡只呼吸罗音、打喷嚏和脸部肿胀为主要特征。本病可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随着鸡只日龄的增加易感性增强。自然条件下以育成鸡和成年鸡多发,尤以产蛋鸡发生较多。除鸡发病外,还有火鸡发生此病的报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多发。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凡是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因素均可成为发病诱因。如鸡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气候突变等。在本案例中,鸡群没有免疫鸡传染性鼻炎疫苗,加之冬季管理不善鸡舍温差过大导致发病,我们通过现场剖检结合实验室诊断确定鸡群感染了副鸡禽杆菌,采用敏感抗生素磺胺嘧啶、配合清热解毒中药双黄连口服液控制住了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