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王企鹅难产病例的诊治与病因分析

2019-08-19 10:51:30张胜久李艳秋鹿志创姜萍哲田甲申
兽医导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泄殖腔氨苄西林难产

张胜久 杜 静 李艳秋 王 震 鹿志创 姜萍哲 田甲申*

(1.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23;2.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市濒危海洋哺乳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3)

王企鹅(Aptenodytes patagonicus),又称国王企鹅,属鸟纲,企鹅总目,企鹅科,皇帝企鹅属,分布在南极洲的边缘及附近岛屿上,是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七种企鹅之一(宁修仁,1990)。王企鹅是自然界的第二大企鹅,身高90-95 cm,其胸前、脸颊和嘴下方都有明显的橘黄色斑块,体重约为14-15 kg,主要以磷虾、小鱼及部分头足类生物为食(Culik,1996)。

据估计,王企鹅种群数量约为223万只,并呈不断上升趋势(Miller et al. 2010)。然而,近年来,由于海洋污染、气候改变等原因,王企鹅栖息地的高度分散阻止了其种群的持续迁移,王企鹅的生存与繁衍面临巨大危机(Cristofari,2018)。

大连圣亚极地世界是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大连建设运营的旅游景区,其通过科学、文化、艺术与娱乐等表现形式,旨向游人全面展现极地世界的真实风貌。大连圣亚极地世界于2000年引进王企鹅,引进的王企鹅在短时间内即适应了场馆环境,并相继顺利完成换羽、配对、繁育等一系列生理周期的转变。但由于王企鹅物种稀少,饲养种群数量有限,其繁育成功率低。因此,王企鹅的健康繁育是大连圣亚极地世界企鹅驯养员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2013年11月大连圣亚极地世界出现的一例王企鹅难产病例的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患病王企鹅致病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王企鹅饲养与繁育过程中预防此类情况的发生提供借鉴与参考。

1 病例基本信息

王企鹅,2006年自行繁育,雌性,编号:K061;体重:18.5 kg;既往发病史:无。

2 发病情况及临床检查

2013年11月21日8时45分,雌性王企鹅K061(以下称K061)开始分娩。11时,K061下体仅漏小部分卵可见,大部分卵被泄殖腔包裹(图1)。驯养员随即安排兽医对K061进行临床检查,通过摸诊确定K061无法自然产卵,为难产病例。

3 治疗方案与措施

3.1 治疗方案

由于K061难产情况发现较晚,卵滞留时间较长,且K061体型硕大,排除保留完卵助产可能。为保证K061生命安全,决定采取保守措施进行治疗,即将卵敲碎,分解取出卵壳。随后密切观察K061泄殖腔是否存在感染病症,如发生感染则需隔离采取后续消炎治疗方案。

图1 K061难产症状

3.2 治疗过程

2013年11月21日,兽医将卵敲碎后,分解取出卵壳,观察到K061泄殖腔肛周严重肿胀,外观表现疑似泄殖腔外翻(图2),括约肌无收缩能力,排便失禁,且K061精神状态一般,随即采取外用10%氯化钠溶液、碘液、氨苄西林溶液冲洗泄殖腔进行消炎处理。口服安必仙1粒,主要防止泄殖腔感染。隔离治疗观察。

图2 K061泄殖腔状态

2013年11月22日,泄殖腔明显消肿,排除泄殖腔外翻可能,疑为泄殖腔周围组织水肿造成。采用外用明矾、温水、氨苄西林溶液冲洗泄殖腔,口服安必仙1粒×2次/日。隔离治疗观察。

2013年11月23日,外用氨苄西林溶液、温水冲洗泄殖腔。口服安必仙1粒×2次/日。隔离治疗观察。

2013年11月24-27日,治疗方法同23日,K061泄殖腔水肿消失,病情痊愈,并进行主动摄食,因而解除隔离治疗观察,放回群体饲养,对K061停用外用药,继续口服消炎药。

2013年11月28日,外用药停药。口服氨苄西林500 mg×1次/日。以此治疗方法继续投喂至12月3日。期间K061状态逐渐好转,主动摄食,表现恢复正常。

治疗过程持续12d,患病王企鹅K061在治疗后状态良好,证明治疗方案有效。

4 讨论

4.1 难产原因的分析

鸟类的难产又称蛋阻留,是指卵由子宫排出至阴道后,滞留阴道内而不能产下的一种疾病。鸟类常见的难产原因包括初次产卵、过度肥胖、体质较弱、患有输卵管炎症以及产卵时收到外界因素的惊吓等(左之才等,2006)。K061无疾病史,并曾多次产卵,仅于2013年首次出现难产,根据上述原因,可首先排除体质较弱以及初次产卵的可能性。但K061平日食欲旺盛,最多可一次性摄食5条大西洋鲱(Clupea harengus),在不控制饮食的情况下运动量也较少,导致过度肥胖,体重一度达到20 kg,显著高于自然界中王企鹅的体重(表1)。因此,过度肥胖可能是导致K061难产病症的原因之一。

表1 王企鹅平均体重与K061体重对比表

此外,K061发病期间,大连圣亚极地世界混合饲养两种南极企鹅,分别为巴布亚企鹅和王企鹅,其中巴布亚企鹅100余只,王企鹅5只。王企鹅生性胆小且敏感,且当时正值混合饲养的巴布亚企鹅繁育季节,这种情况也使得王企鹅的生活区域减少,K061在产卵时可能会由于没有固定的繁殖场所而感到紧张。因此,共居巴布亚企鹅对其造成的干扰也可能是导致K061难产病症的主要原因。

4.2 预防措施

难产同其他疾病一样,重在平时饲养过程中的预防。鉴于K061难产病例,本文建议以下相应的预防措施,供其他海洋馆在企鹅饲养与繁育过程中参考。

4.2.1 营养调节

合理的饮食结构在企鹅的饲养过程中至关重要。野外生存中,王企鹅主要以磷虾(Euphausia spp.)、小鱼以及部分头足类为食,而人工圈养的王企鹅,主要以大西洋鲱(Clupea harengus)为食。大西洋鲱的脂肪和组胺含量较高(表2),易导致王企鹅过度肥胖以及痛风。因此,需在企鹅膳食安排上对饵料进行相应调节,如添加鲐(Pneumatopphorus grex)、磷虾以及贝肉等饵料的投喂,使其营养更加均衡。南极企鹅饵料的脂肪含量应为4~12%,但在繁殖期应不低于7.5%。由表2可知,鲱鱼的脂肪含量超标,而鲐鱼的脂肪含量符合标准。

表2 鲱鱼与鲐鱼营养成分对比表(每100 g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

4.2.2 加强运动

除了摄食量大,缺乏运动也会引起肥胖,继而成为导致王企鹅难产的原因之一。大连圣亚极地世界的王企鹅平日里经常群居站立于冰面,基本从不主动下水游泳。因此可采取人为增加下水时间的措施以加强对王企鹅下水时间和运动量的监控。

4.3 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是让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无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伤感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刘小青等,2012)。这也应该是中国现代水族馆与动物园等以后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多种企鹅共居的情况下,为王企鹅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以慰藉其繁殖期紧张心理,为其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可为预防王企鹅难产病症的再次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泄殖腔氨苄西林难产
氨苄西林钠合成工艺研究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检验医学(2022年2期)2022-03-14 02:14:14
难产是怎么发生的
一例鹦鹉难产的诊治
用屁股呼吸的小乌龟
奶牛难产的诊断与应对措施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3
母猪难产的成因、判定及处理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7
浅谈国产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杂质谱及生产工艺
人类后肠及肛门直肠胚胎发育中凋亡及细胞增殖的时空分布研究
河北医药(2014年23期)2014-04-04 01:33:38
“土管修法”难产的背后
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 16: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