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玉
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我和孩子们都是从阅读《如果你想看鲸鱼》开始的。
记得第一次和孩子们分享这部绘本,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走進教室,在讲台上站了许久,孩子们仍沉浸在假期的欢乐之中,不时传来分享讨论的声音,还有的孩子懒懒地伏在桌上,边听边养神……看来,这节习惯养成课是上不成了。怎么办呢?
那就索性让孩子们轻松一点吧!我请他们安静下来,打开投影仪,集体阅读《如果你想看鲸鱼》。
孩子们安静地欣赏完这部绘本,然后若有所思地看着我。我笑着问:“你们这样看着我,是有话要说吗?”古灵精怪的若言站起来说:“老师,我现在觉得我看不到鲸鱼是挺正常的,因为我喜欢的东西太多了,想看的东西也很多。”同学们哈哈大笑。“那怎么办呢?现在可以想想这个问题呀!”我说,“其他同学怎么看?给她出出主意。”“太贪心啦!”悦悦狡黠地说。同学们又是一阵笑。浩绮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是你的阴谋!”“嗯?此话怎讲?”“我觉得绘本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坚持,要有目标,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最重要的是要专心致志地去做,去争取。其实,您是在嫌弃我们刚刚上课不认真吧!”浩绮说完还不忘送我一个“早已看穿一切”的坏笑。我请她坐下,然后看看其他同学:“觉得浩绮说得有道理的请举手。”大家不约而同地举手。
“好吧,我承认浩绮说得对!老师想通过这本书送给你们的一个词,专注!既然你们都读懂了,我相信你们知道该怎么做!”我骄傲地说。
后来,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读这部绘本。即使是重读,他们依然能读出新的见解,有人说是坚持,有人说是友谊,有人说是梦想……
这本薄薄的绘本,用少量的文字,简单的色彩,悠闲的画面,慵懒的画风,专注地告诉我们什么叫专注。
我想,这就是绘本的魅力。
绘本的题材大多取自于儿童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加之图片处理的儿童化,文字简练,并采用夸张、拟人等手法描述故事,使得绘本深受儿童欢迎。另一方面,绘本不同于其它图画书籍,它的题材根植于现实生活,因而更具思考价值。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能够找到现实生活的影子,从而进行对照、思辨。
优秀的绘本不仅具象地呈现图画,还利用图画传达思想和意蕴。在阅读绘本时,要从对图画的感知展开丰富的想象与思考,结合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响应图画所展现的信息,由外而内,将具体的图画转化成特定的意象,从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及意义。这个由表及里的过程使学生渐渐学会分析、理解文本,并促进他们往更深刻、更有价值的方向思考,因为绘本蕴含着深刻的意蕴。
绘本,成为我和孩子交流的桥梁。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