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娩方法对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孕妇的效果分析

2019-08-16 06:18:12黄丽芝胡文芳陈沛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4期
关键词:产时瘢痕出血量

黄丽芝 胡文芳 陈沛林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发生子宫出血与子宫破裂的风险较大, 因此国内外大部分学者主张再次实施剖宫产[1,2]。然而, 再次剖宫产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其绝对指征也不再是瘢痕子宫妊娠。鉴于此,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孕妇的分娩结局, 旨在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2 月~2018 年2 月本院收治的88 例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孕妇, 根据分娩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4 例。纳入标准:①所有产妇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初次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②无麻醉药物以及手术禁忌证;③符合自然分娩条件;④均为单胎妊娠;⑤无晚期产后出血史或切口愈合不良;⑥胎位正常。排除标准:①临床病历资料缺失者;②存在精神疾病或交流沟通障碍者;③治疗依从性较差者;④合并严重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者。所有孕妇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 且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方法

所有孕妇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妇科检查, 同时密切关注孕妇软产道和宫颈情况。此外, 对所有孕妇予以B 超检查, 观察其子宫下段瘢痕厚度, 综合孕妇个人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观察组孕妇予以阴道分娩, 所需试产条件包括B 超显示瘢痕厚度为2~4 mm, 子宫下段腔壁完整, 且无剖宫产适应证发生。对照组孕妇予以剖宫产, 所需试产条件包括B 超显示子宫下段较为薄弱, 孕妇处在明显的剖宫产指征或存在可能影响分娩的症状, 耻骨联合部位存在明显压痛以及自发痛。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发热、产褥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与Apgar 评分。Apgar 评分标准:总分1~10 分, 评分越高表示新生儿状况越佳[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时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产妇产后发热、产褥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发热率、产褥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产时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医疗费用(元)观察组 44 185.32±22.58a 4.31±1.38a 3343.25±417.45a对照组 44 317.58±24.37 6.24±1.88 6345.32±732.97 t 26.407 5.489 23.608 P <0.05 <0.05 <0.05

表2 两组产妇产后发热、产褥感染情况比较[n(%)]

2. 3 两组新生儿体重与Apgar 评分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体重、Apgar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体重与Apgar 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新生儿体重与Apgar 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体重(g) Apgar 评分(分)观察组 44 3573.52±91.53a 9.01±0.43a对照组 44 3277.87±65.39 7.79±0.56 t 17.446 11.462 P <0.05 <0.05

3 讨论

目前, 临床上大部分医务人员以及患者仍存在“一次剖宫产, 次次剖宫产”的观念。另有不少学者发现对于具有剖宫产史的孕产妇而言, 如上次剖宫产切口为子宫下段横切口,且该次分娩无剖宫产指征, 则该次阴道试产机会类似于正常孕产妇[4]。本文通过研究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不同分娩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在于为临床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孕妇的分娩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

本文结果表明, 观察组产妇产时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了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选择阴道分娩生产方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以及经济性。选择剖宫产术孕妇子宫瘢痕存在胎盘粘连, 且子宫瘢痕阻碍子宫收缩力,加之子宫切口弹力较差导致切口撕裂, 进一步增加了孕妇产时出血量, 不利于产后恢复[5,6]。此外, 观察组产妇产后发热率、产褥感染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了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选择阴道分娩生产方式有利于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分析原因, 瘢痕组织弹性较差,从而增加了产妇血管断裂的风险, 加之剖宫产术时间相对较长, 从而导致产妇出现较大的损伤[7,8]。同时, 子宫瘢痕处的胎盘附着易引发胎盘粘连情况, 尤其是对于瘢痕位于子宫下段产妇发生收缩乏力的风险较高, 从而对生产质量产生影响, 最终导致一系列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另外, 观察组新生儿体重、Apgar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了阴道分娩方式可有效改善新生儿妊娠结局。究其原因, 可能与阴道分娩对产妇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关。但需指出:在进行阴道分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9,10]:①首先要明确产妇分娩适应证, 保证术中切口无撕裂且愈合良好,同时孕妇子宫下段前壁需保持完好;②分娩后需对宫腔进行探查, 明确子宫瘢痕完整性。在阴道试产中适当予以缩宫素静脉滴注以提高分娩成功率, 属于简便、安全的引产方式,但要求临床医师严格掌握适应证, 应尽量坚持低浓度逐渐过渡至高浓度过程, 并在试产过程中严密监测产程, 评估可能发生的风险, 保证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 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孕妇选择阴道分娩生产方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且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基础上应尽量推荐产妇选择阴道分娩的方式进行生产。

猜你喜欢
产时瘢痕出血量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产时整体护理对分娩正性作用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时、产后出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意义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