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
【摘 要】目的:对冠心病采取多层螺旋CT冠状造影诊断意义进行分析。方法: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开始采用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MSCTU)进行诊断,获得的效果较为理想[2-3]。本文對我院收治的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均采用MSCTU、IVU进行诊断,结果证明MSCTU诊断效果较优,现总结如下。对我院70例冠心病通过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进行检查,以冠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其特异性、敏感性。结果: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进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86.36%、83.33%。结论:冠心病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进行诊断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冠心病;冠脉狭窄;诊断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5--01
中老年心血管常见疾病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以逐年上升的趋势呈现[1-2]。最近几年,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患者接受程度较低[3]。所以,临床选择安全、无创等冠脉影像技术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对我院冠心病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的结果进行全面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均通过冠脉造影检查、多层螺旋CT冠状造影检查,将碘过敏试验、心力衰竭、明显心律不齐等患者全面排除。男患者45例,女患者25例,年龄为48~90岁,中位年龄为(69.31±5.8)岁.患者的病程为1—4.6年,平均病程为(2.5+1.2)年。本组研究对象临床表现以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等为主。
1.2 方法
1.2.1 多层螺旋CT冠状造影 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查之前均静脉穿刺留置针以及给予常规碘过敏试验,并指导患者呼吸训练,将电极正确安置后,通过心电门控技术。通过序列树扫描定位的方式对扫描区域进行确定。扫描时间设置为5.25s,扫描厚度设置为0.6mm,扫描时间分辨率设置为0.4S,扫描电压设置为120kV,扫描电流设置为180mA。完成扫描后在circulation软件中录入所有数据,实施数据分析以及图像重建。通过目测直径法判定造影结果。若患者主要冠状动脉或者其他重要分支狭窄程度≥50%的情况下则可作为阳性判定。
1.2.2 冠脉造影检查 本组研究对象均通过冠脉造影进行检查,通过心血管内科经验丰富的医生根据Judking的相关要求完成检查工作,选择西门子造影设备,给予常规铺巾、消毒后,局部麻醉,分别在桡动脉或者股动脉位置进行穿刺,选择碘海醇作为造影剂。按照冠脉CT成像分析的结果判定病变狭窄程度。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率(%)表示计数数据。
2 结果
2.1 冠状造影检查结果 本组70例研究对象中,48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68.57%;22例阴性患者;其中11例三支血管病变,15例两支血管病变,22例单支血管病变,共210支血管。210支冠状动脉血管中80支血管狭窄程度大超过50%;20支为右冠状动脉,22支为左回旋支,38支为左前降支。
2.2 对比冠脉造影与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的诊断结果
本组48例冠脉造影阳性患者中,通过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为阳性的有40例;22例经冠状造影检查为阴性的患者中,通过多层螺旋CT冠状造影诊断为阴性的有19例。通过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疑似冠心病患者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度为86.36%。本组70例冠心病研究对象中共210支血管,其中130例通过冠脉造影检查以无病变(-)显示,80例为存在病变(+)显示;其中125例通过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以无病变(-)显示,85例为存在病变(+)显示;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据分析相关调查资料得知,及时确诊冠心病疾病对降低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能够及时实施药物治疗,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5]。冠脉造影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属于金标准,但具有费用高、有创性等劣势,患者接受程度不高。最近几年,随着冠脉GTA技术的快速发展,因其无创性、非侵入性等优点,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加上冠脉CT的后续图像处理软件较为强大,可以自动重建,确定冠状动脉显影的最佳图像[6]。所以,冠心病冠脉病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进行诊断的准确性较高。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采用冠脉CTA进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度均超过80%,代表着冠心病患者采用冠脉CTA进行诊断具备准确度高、特异度高、灵敏性高等基本特征。加上冠脉CT能够通过斑块的CT值对斑块特性进行判断,对斑块偏心指数进行观察测量。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等优势,对冠脉分支与冠脉主干病变情况能全面显示,可多方位观察病变、多种成像方式、图像分辨率高、扫描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势 ,从而准确的对患者进行诊断,并且对患者的病变类型和部位进行准确的诊断,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促使患者取得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诊断中应全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夏万泓,张威.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J].西部医学,2014,12(12):1702-1704.
陈明梅,李敏,靳延举等;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对照[J].影像技术,2015,24(01):3-4.
曾苗雨,易旦冰,陈晓亮等;64层螺旋CT冠脉动脉支架成像与冠脉造影诊断再狭窄的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9(05):60-62.
齐杰.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8(04):107-109.
贾喆,刘丽君,张海斌等;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4(07):677-679.
马春艳,谭毅.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13(05):47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