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寒:对待5G要有看日出的心态

2019-08-09 01:49:31陈霖
环球人物 2019年14期
关键词:基站

2019年7月,斯寒在大连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陈霖 / 摄)

7月2日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年会的第二天,斯寒凌晨4点多就醒了。她走出房间看日出,拍了几张刚从云里冒出来的太阳。

斯寒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以下称GSMA)的大中华区总裁。GSMA是全球最大的移动产业协会,成员包括750多家移动运营商和近400家各行业的公司。过去几年,斯寒经常被不同行业的人询问:为什么要关注一项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

“早起看日出”是她的答案。“新事物刚有苗头,厉害的人一定会先去看,这样可以准备得更充分,做得更好。”在达沃斯论坛上,斯寒是《5G为何重要?》分论坛的主要嘉宾,向与会者解答关于5G手机的疑惑。第二天,她接受《环球人物》记者专访时,聊起了这场姗姗而来的“日出”。

基站没建好,手机已出台

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随后,华为、小米在内的七八个手机品牌也推出5G手机。

“5G手机特别火,因为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其实,5G不只指手机,它是个大概念,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斯寒告诉记者。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其无线电频谱更能支持高效率、高宽带和低时延,并且在海量机器类通信场景下每平方公里就能覆盖100万个设备。目前,4G移动网络的最快网速约为45Mbps(兆位/秒),而5G能达到这个速度的10—20倍。简言之,5G网速更快更稳,能让许多设备同时访问互联网。

使用2G、3G、4G网络下载一首5M的歌曲,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使用5G网络,一分钟便能下载2GB的高清电影。

刚进入国人视野时,5G被不少人称为“黑科技”——在科技领域让人耳目一新,突然冲出来的一匹黑马。但斯寒不这么认为:“5G是在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经过很久的研究和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讲,5G是移动通信马拉松的一站,它后面可能还有6G、7G。

不过,5G的确引发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脑洞”。理论上,人们用了5G,不到1分钟就可以下载一部2GB的高清电影;无人机进入灾区,可以快速开展搜索救援;无人驾驶汽车之间可以“聊天”,读取对方路线,防止撞车;看病不需要出门,家里安装摄像头和一个投屏,医生就会出现在虚拟荧幕上,帮你诊断病情;用5G手机打电话,对方能在你开口的一瞬间听到声音,几乎无时差。

不过,5G要投入使用,还需要建设能发射、接收信号的基站。截至今年5月底,北京共建设4300个5G基站,覆盖城市核心区、世园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这些还只是少数地区,全国范围内的5G网络并未完全覆盖,基站也还不足以大规模、稳定地收发信号。所以,此刻的你拿着5G手机也不一定能享受5G网络。那为何厂商还抢着发售5G手机、消费者也急着买呢?

“这是人们在手机迭代过程中学到的超前意识。” 斯寒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G网络问世,摩托罗拉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移动电话,当时俗称大哥大,只能打电话,却轰动全球。接下来几年,2G出现了,多了数据传输功能,斯寒身边的人开始使用小灵通、翻盖手机、滑盖手机,之后触屏手機也成为“新贵”,人们可以收发邮件、浏览网页,发短信是最时髦的沟通方式。随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网速每秒100多K,中国于2009年1月颁发3G牌照,随后市场上出现了平板电脑。4年后,4G时代来临,网速是3G的近20倍,并带动了APP的快速发展,紧接着,甚至出现了折叠屏手机。

一款手机从研发芯片、制作零件到最后的成品,需要花很长时间。每一代更新都是先把网络做好,再制作适配手机。“当初3G牌照发出来后还没有适用的手机,之后商用手机才陆续到位。然后智能手机开始全面爆发。”现在手机的发展和网络部署同步了,一旦网络铺好了,就可以直接连网。

“这就叫终端先行。”斯寒说,自己也跃跃欲试,等着赶紧用上5G手机。

5G便利,但部分人有顾虑

GSMA见证了手机和通信技术的迭代史。

从1G到5G,新的移动通信技术一出现,就有组织开发相应的技术标准。1982年,欧洲邮电管理委员会开发了一种2G标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目的是让泛欧洲的用户使用同一种移动电话网络。之后,3G、4G技术出现,GSM又衍生出WCDMA(3G标准)和4G LTE(4G标准)。如今,GSM系列是应用最广的移动电话标准,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亿人使用。中国的2G、3G和4G网络并存,因此大部分人上网有赖于GSM系列。

早在1995年,使用GSM的用户已超过1000万,为了促进其在各行业的发展,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正式登记成立,即GSMA,并很快成为世界通信界的三大国际组织之一。它在全球举办活动让各行业的企业了解移动产业的发展,并为企业提供建议,实现各代通信技术和不同产业的合作。比如,每年在巴塞罗那、洛杉矶等地举办的世界移动大会就有上千家公司展示产品,许多中国企业也是其成员,如华为、小米、中兴、联想,并且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是该组织的董事会成员。

从1G到3G,欧洲一直占据通信技术开发的中心位置,因此GSMA在欧美地区都有许多业务。但到2010年前后,中国涌现了像华为等自主研发通信技术的企业。

2011年,斯寒加入GSMA。“当时中国还没有商用4G,但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赶上来了,我们预测中国大陆的市场发展潜力会非常大。”在这个背景下,2012年,GSMA将此前在香港举办的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移到上海,并于4年后成立大中华区,斯寒任首位总裁。“我做的就是把亚洲通信技术和全球通信领域发展连接起来。”

斯寒是《5G为何重要?》分论坛的对话嘉宾。同场嘉宾还有京东副总裁周伯文。他分享了自己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利用 5G技术实现千人千面的视频直播。例如,不同观众观看滑雪比赛时的关注点可能不一样,初学者会看选手的精彩瞬间,滑雪高手喜欢看选手如何处理高难度动作,如果使用5G技术,做高清晰度、低延时的千人千面视频直播,就可以基于观众的需求放大、延迟和重放不同细节。周伯文说,这样一来,观众能感到自己的兴趣被尊重。话音一落,在场的上百名与会者都笑了,还有人鼓掌,表示很期待这样的应用。

不过,5G在得到极高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担忧。分论坛现场,主持人让台上嘉宾投票:“愿意让渡一部分隐私、享受5G便利的请举手。”结果,愿意的人寥寥无几,斯寒也没举手。论坛展示了一份用户意见调查,将近3/4的人觉得5G手机可能会侵犯隐私。比如,当你使用5G手机打电话或上网,收发信号的基站能快速锁定你的位置。便利和隐私的矛盾性一直存在于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斯寒告诉记者:“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都会碰到这个问题,这需要多部门的协调,但5G仍是大趋势。”

5G手机还面临另一挑战。会上,一名来自非洲的嘉宾说:“5G的确很吸引人,但我的家乡不富裕,通信技术不发达,我想问在场的专家,有什么活动可以帮助像非洲这样的地区?”

这番话让斯寒很有感触。她和团队曾在全球考察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有件事让她很意外,好多非洲人没有身份证。原来,非洲地区的通信技术不发达,许多本可以在网上办理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而小孩出生后,家长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去人口管理处登记出生年月,一旦有什么事情耽误了就没法给小孩“上户口”。有人去银行缴费得走两天,若天气不好没法出门交电费,家里的电就只能断了。

中国的偏远山区也有类似难题,比如青海玉树的多改村。这里海拔4300米,打电话要到18公里以外的地方才有信号。环境闭塞,留不住老师,当地教育资源也很贫乏。“这些地区可能都没有基本的通信信号,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匮乏,网络运营商搭建网络的成本极高。”

斯寒意识到,人们发展5G时,也应关注那些4G或相关通信技术都未能普及的地区。2017年,中国联通到多改村等地铺设了20多公里光纤,还建了4G基站。于是,多改村的学生可以用手机给外地的老师打视频电话,让老师给他们远程上课,老师也可以上网下载资料。

另外,GSMA还在非洲开展了项目,协助非洲运营商搭建移动技术,非洲人民可以上网,还能用手机注册个人身份证件。斯寒告诉记者:“面对新技术,必须有开放的心态,同时也要关注不发达地区,努力填平发展不均的鸿沟。”

“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有待发掘”

今年6月26日至28日,第八届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董事长全部到场,宣布了各自的5G计划。

手機演变历程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2019年他们将在全国超过50个城市实现5G商用服务,到2020年将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区提供5G商用服务。三大运营商将在全国建成10万—15万座5G基站。

除了移动通信巨头公司外,在场的还有高通、摩根大通、海尔等各个领域的大公司的创始人和CEO,讨论最多的便是5G手机如何应用到各行各业。斯寒记得,当时有家知名公司的CEO说:“我本来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来这里,现在我发现来对了,因为这里激发了我对未来的想象。”斯寒认为,“对未来的想象”指的就是5G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加入GSMA之前,斯寒在媒体工作了好多年,曾是BBC的独立撰稿人。她发现媒体业和通信业之间的界限不再清晰,通信公司拓展娱乐、媒体业务,而媒体公司也和通信公司合作,让消费者用手机下载APP,观看公司制作的剧集和节目。这才有了后来轰动一时的大新闻——美国电信公司AT&T收购了跨国媒体巨头时代华纳。两者合并后,时代华纳旗下的HBO、CNN、《时代》周刊等新闻媒体纷纷拓展手机业务,让用户付费、订阅公司精心制作的线上内容,还给APP推送广告实现盈利。

2019年5月,武汉一个广场上竖起5G智慧灯杆,杆顶端挂载着5G基站,还安装了液晶显示屏等。

GSMA在国际贫困地区推广手机通信业务。

向记者回忆起这些事时,斯寒很兴奋:“通信技术让媒体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一些论坛活动开始试用5G,也推进了这场变革。参加达沃斯那几天,一些新应用让斯寒印象深刻。过去,媒体需要开转播车、接卫星或拉光纤才能直播一场大型活动,现在用了5G技术,转播车就可以变成小小的转播包,方便携带、信号稳定,关键是价格非常便宜。这样一来,许多新闻、娱乐活动都可以进行转播。比如水上龙舟赛,可以把小小的转播包架到龙舟上,人们拿着手机就可以实时看比赛。

微信一面世很快就有上亿用户,因此被称为“杀手级别的手机应用”。但在斯寒看来,在即将来临的5G时代,杀手级别的应用还有待发掘,因为5G能连接各个领域,从媒体、工业到农业,每个领域都可能出现令人惊喜的应用。“5G真正的魅力是百花齐放,它会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斯寒与不同行业的朋友聊天时,经常有人请她给行业提建议,如何结合5G技术才能走得更远。斯寒很实在:“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不了解你们的行业。”但紧接着,她一定会反问:“你准备好迎接5G了吗?”斯寒觉得,科技最终都是开放的,5G会融进各个行业和技术中,如果他们迟迟按兵不动,很可能就赶不上这个时代了。

正因为如此,斯寒对那场凌晨4点多的日出很是感慨。当时拍完日出,她就将照片发到朋友圈,然后写了几个字:趁早布局5G。

斯寒生于陕西西安,毕业于英国萨里大学,获MBA学位,2011年加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曾任亚洲事业发展副总裁,现任大中华区总裁、亚洲首席代表与执行总裁。

猜你喜欢
基站
5G IAB基站接入网络方案研究*
通信技术(2020年2期)2020-03-26 08:25:56
如何科学地化解民众对基站辐射的误解
基于机器学习的基站覆盖范围仿真
单基站CORS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实践
基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自动化探讨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可恶的“伪基站”
探索科学(2017年4期)2017-05-04 04:09:47
SDR基站在网络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电信科学(2016年11期)2016-11-23 05:08:01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高速铁路基站市电接入的设计创新
通信基站防雷措施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