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乒乓球的使用对刘诗雯技战术的影响研究

2019-08-07 03:19:20张林营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刘诗雯技战术发球

张林营

(枣庄学院 体育学院,山东枣庄 277100)

1. 研究方法

1.1 录像观察法

对刘诗雯40+使用之前的3场重要比赛和使用后的3场重要比赛进行观察并统计。

1.2 数理统计法

将统计的原始数据输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常规统计分析,获取相关数据分析结果。

1.3 三段统计法

把每一分比赛分为发球抢攻段(1、3板)、接发球抢攻段(2、4板)和相持段(5板及之后),统计每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来对比赛进行综合分析[1]。本研究中比赛效果的评价参数的相关计算公式:

段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

段失分率=段失分/(段得分+段失分) *100%

段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全局得分+全局失分) *100%

1.4 分段指标评估法

采用目前乒乓球界主流的由张晓蓬于2004年新修订的分段指标评估标准[1],将所得数据与模式值评估指进行定量评估,评估标准见表1。

表1 分段指标评估标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对刘诗雯40+乒乓球使用前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技战术分析

对刘诗雯的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决赛、2013巴黎世乒赛女单决赛、2014仁川亚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三场比赛,对阵方分别为丁宁、刘诗雯、石川佳纯,共16局比赛,产生了280分,三段分析见表2。

表2 对刘诗雯旧球时代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技战术分析

发抢段刘诗雯使用率为15%,远低于正常使用水平,得分率为40%,属于不及格水平。如此低的使用率主要是由于在发球轮刘诗雯的发球威胁不大,对方上手后往往采取防一板,而防守又缺乏主动性,随即比赛进入相持阶段,或者第三板上手后,拉球的爆发力不足,缺乏“一板过”的能力,被对方拖入相持环节[2]。

接抢段刘诗雯使用率为27%,低于正常使用水平,得分率53%,属于良好水平,接近优秀。从录像观察可以看出刘诗雯接发球尽管比较积极,但是质量不高,第四板衔接时常采取正手带,主动发力不够。得分率高主要因为刘诗雯采取的接发球手段比较多,有挑打、劈长、摆短、反手拉、侧身拉等,第四板衔接快,都提高了刘诗雯接抢的成功率。

相持段刘诗雯的使用率为59%,高于正常使用水平,得分率为49%,为良好水平,接近优秀。刘诗雯相持能力强,比赛中反应快、衔接快,落点意识强,在前四板中有意识地向相持过渡,使其使用率和得分率都很高,但相持中尤其是正手缺乏主动发力,快带过多。

2.2 对刘诗雯40+乒乓球使用后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技战术分析

塑料球后,对刘诗雯科2015年的威特公开赛1/4比赛、苏州世乒赛女单决赛、亚洲杯女单1/4比赛三场比赛进行三段分析,对阵方分别为李晓霞、丁宁、朱雨玲,共17局比赛,产生325分。三段技战术统计见表3。

表3 对刘诗雯新球时代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技战术分析

刘诗雯在发抢段的使用率为22%,低于正常使用水平,得分率64%,为良好水平。从录像观察可以看出,刘诗雯在新球后发球有了变化,采用正手勾手发球,发球威胁性加大,也为第三板抢攻创造了机会,同时加强了反拉,更加注重迎前发力,但是反手反拉的失误较多。

图1 发抢段使用率和得分率对比图

接抢段刘诗雯的使用率为25%,低于正常使用水平,得分率为43%,属于及格水平。新球使用后对方普遍加强了第三板的回球质量[3],刘诗雯第四板加力回击失误率上升。从录像观察可以发现,改用塑料球后,刘诗雯近台速度快的特点受到抑制,需要加强击球力量。

相持段刘诗雯的使用率为54%,高于正常使用水平,得分率为37%,属于及格水平。在相持阶段刘诗雯优势不再明显,仅靠速度难以得分,更多的需要正手跑动中对拉,但刘诗雯动作小,特别是退台后对拉能力有限,最终导致其得分率不高。所以在塑料球时代,刘诗雯应该加强相持中反手发力配合侧身拉以及正手对拉的能力。

2.3 对刘诗雯40+乒乓球使用前后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技战术对比分析

图2 第三板主要技战术对比图

图3 接抢段使用率和得分率对比图

图4 第二、四板主要技战术对比图

从图 1中可以看出塑料球使用后刘诗雯在发抢段的使用率提高了七个百分点,得分率提高了二十四个百分点。刘诗雯改进了发球,多使用勾手发球,更加注重发球质量,为第三板上手创造机会,同时加强了发球被攻后第三板的反攻力度。从图2可以看出新球使用后其防守和回摆的比例有所下降,侧身拉和挑打的比例有所上升,反映出刘诗雯更加注重发球抢攻,发球被攻后不再过多的防守,加强了反拉和反撕的力度。

塑料球使用后刘诗雯接抢段使用率小幅下降,得分率下降了十个百分点,结合录像看出新球时代对方也加强了发抢力度,相对于发抢段第三板的反攻,本段第二板上手后被攻第四板再反攻的难度更大,造成其得分率不高。从技战术对比图中可以看出新球后反手拉(撕)的比例上升十二个百分点,防守比例下降十个百分点,侧身拉和挑打小幅上升,说明在新球时代接抢段的争取更加激烈[4],第四板成为得分的关键。

图5 相持段使用率和得分率对比图

图6 相持段主要技战术对比图

相持段塑料球使用后使用率下降了五个百分点,得分率下降了十二个百分点,由于在前四板争取更加激烈,主动发力更多,使得相持段的使用率小幅下降,新球的使用对于善于近台相持,打速度衔接的运动员并不有利。从技战术对比中可以看出相持段刘诗雯加强了侧身,来弥补反手发力不足的缺点。

3. 结语

刘诗雯发抢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提高,接抢段使用率变化不大,但得分率下降,相持段的使用率略降低,得分率降低。技术使用方面,挑打、拧以及侧身拉使用率提高。建议增加发球变化,强化发抢和接抢段的主动上手意识和被动反拉意识,相持段加强正反手主动发力能力[5]。

猜你喜欢
刘诗雯技战术发球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运动精品(2021年6期)2021-10-25 09:14:02
我国竞技排球比赛中发球技战术运动规律研究
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刘诗雯比赛技战术与比分走势相关性分析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0
刘诗雯 从乒乓世家到世界冠军的
青春期健康(2018年3期)2018-03-19 15:33:23
刘诗雯 从乒乓世家到世界冠军的
从乒乓世家到世界冠军的刘诗雯
青春期健康(2018年5期)2018-03-16 01:32:12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11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