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乐府诗格律化倾向研究

2019-08-06 11:08:44王旭辉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7期
关键词:乐府诗唐代

王旭辉

摘要:唐代是我國历史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朝代,当时的国家富裕繁荣,文化创作也展现出生机盎然的状态。在此背景下,唐代乐府诗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乐府诗的创作过程中,展现出一定的格律化倾向,这也是追求合律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唐代;乐府诗;格律化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89-01

以汉语为基础的诗歌创作,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在我国古代的许多朝代中都有体现,到初唐的“沈宋体”已经标志着近体诗格律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在研究乐府诗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这是为了入乐而做出的艺术创作,往往对乐曲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在格律方而却要求不多。

一、总体声律特征

1.1字句特点研究

关于如今唐代乐府诗的字句特点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硕,能够从多个角度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准齐言指的是某一种特指的句式在全诗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多,基本上会在四分之三以上。此外,唐代乐府诗中还存在许多半杂言诗,这都是由许多不同的句子组成的,在很多实例中都是按照四句一换韵的方式进行呈现的。从目前可以收集到的唐代乐府诗中可以看出,齐言是出现最多的,一些半杂言和纯杂言主要是以七言为主。总体上来说,七言诗在唐代诗词创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获得了很好的长久发展。众所周知,很多唐代诗句都是四的倍数句,使得诗词整体旱现出更加工整的状态。

1.2用韵特点研究

在研究唐代乐府诗的过程中,就不能避开对用韵特点的研究,这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唐代乐府诗中的偶句押韵者比较多,占据了大量的比例,其次就是平声韵诗,最少的是仄声韵诗,研究其发展时,清楚的可以看出与后来唐诗的发展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从研究整个唐代乐府诗的体系看来,其中很多都是首句入韵的模式,这也构成了对其句式的影响。在后来的朝代的诗词发展中,主要是以七言近体诗正以首句入韵为常。只有从大量诗词中研究用韵的情况,才能够更好地把握用韵和句式的关系。五言四句和五言八句中,在用韵方而存在着‘些相似性,以首句不入韵为常这一特点十分显著。

1.3平仄特点研究

我国古代诗词创作讲究平仄规律,并且在不同的诗词体系中形成了细分的平仄分析。近体诗中一般都是押平声韵,但是在少部分作品中也会存在压仄声韵。在平韵律诗中,末字的平仄一般都和押韵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唐代律诗的研究中,如果是在末字使用仄声,一般都达不到入韵的要求。

二、唐代乐府诗格律化倾向研究

2.1同题作品

从目前能够搜集到的大量唐代乐府诗词中可以看出,很多作家都是使用近体诗,因此,其中就可能是出于某些原因,而不能完全是出自偶然的因素。《水调》、《宫中乐》、《桃花形》等都是一些使用近体诗,将句式、用韵以及平仄都按照近体诗的要求来进行展开创作,也使得后来的许多诗词作家自觉遵守这一约束。其实这种格律化倾向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唐代乐府诗中,而是在许多其他的乐府诗中也有所应用。比如说《入塞》、《望行人》等,都是以近体呈现出现在世人的而前。

2.2代表作家

韦渠牟是创造唐代乐府诗中的重要作家,他创作出了大量的五言八句诗词。可能是由于作者对于这种格律诗拥有独特的兴趣,并且将其作为一种习惯进行诗词创作。除了韦渠牟之外,还有令狐楚、张仲素、王涯等诗词作家,他们都是乐府诗词创作的重要贡献者,展现出了在这方而的独特一致性,拥有着相似的声律追求。在唐代以后的近体诗中,逐渐形成了常规的用律方式。纵观众多乐府诗词创作者,他们主要应用的都是古体和近体模式。还有一些作家的乐府诗作的数量十分多,其中主要以古体诗为主,但是由于总基数比较大,因此近体诗的数量也是比较大的,这其中就有比较出名的李白,据目前的统计,李白所创造出来的乐府诗共有162首,使用独特的叙事手法,直抒胸臆,展现出了十分强的自我意识。白居易也是创作乐府诗词比较多的,共计101首,达到完全合律的共有24首。唐代相对来说是一个跨越时期较长的朝代,在诗词创作方而,从初唐到晚唐,风格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总体来说,在乐府诗词的创作中,主要还是以七言为主,并且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作品在用韵这方而逐渐展现出和近体诗一样的特性。

三、结语

在大量的唐代乐府诗创作中都展现出了一定的格律化倾向,使得这些诗词创作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由于创作诗人具有不同的诗风以及不同的创作手法,也会导致在整个唐代乐府诗的声律研究中展现出复杂的因素。但总体来说,唐代乐府诗时的创作对于声律的追求展现出了乐府诗具有的美感,这也是唐代诗词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唐会霞,高春民汉乐府古辞在唐代的传播[J].理论导刊,2017 (01):109 -112

[2]郭丽.乐府诗史述略[J].乐府学,2016(01):203 -218

[3]陈敢,林莹秋.中国现代格律诗的回顾与前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01):28-34

[4]毛翰.新诗格律化的冷思考[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100-106

猜你喜欢
乐府诗唐代
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下乐府诗歌吟唱研究
王世贞乐府诗简论
文教资料(2024年21期)2024-03-04 00:00:00
乐府诗中发展出早期叙事诗
中华诗词(2022年5期)2022-12-31 06:32:56
乐府诗
《乐府诗集》与李白乐府的经典确认分析
牡丹(2016年18期)2017-03-31 04:08:47
辽代铜镜中龙纹样式初探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2:34:59
我国唐代文学中桃花意象浅谈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44:53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37:36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