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悦 苏梦 张怡
摘要:花生生产的成本与收益直接决定了农户的生产行为,成为影响花生稳定供给的关键因素。随着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的快速上升,我国花生生产成本已经明显超过主要进口国生产成本。研究花生种植成本收益的构成与变化对提高我国花生种植户收益、稳定我国油料产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1978-2016年花生生产成本收益数据对我国花生种植的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人工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超过了物质与服务费用,并有进一步扩大之势;种子费仍是直接生产费用中比重最高的项目;机械作业费比重增长较为明显;花生仍是中国单位面积净利润最高的油料作物;不同省份花生生产成本与机会成本存在明显差异。并据此提出了我国花生节本增效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花生;成本;收益;趋势分析;比较分析
Cost - Benefit Analysis of Peanut Production in ChinaMa Yue, Su Meng,Zhang Yi
Abstract The cost and benefit of peanut production directly determined the production behavior of tarm-ers, which become a key influencing factor on the stable supply of peanuts. With the rapid rise of labor costand land cost, the cost of peanut production in China had obviously exceeded that of major importing coun-tries. Studying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peanut planting cost and benefit had great significance to raisefarmers'income and to stable oil industry safety.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st and benefit of peanut planting ofChina using cost - benefit data from 1978 to 2016 0f peanut plan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landcost in total cost was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cost in the production cost exceeded the material andservice cost and had an expanding tendency. The seed fee was still the highest proportion in direct productioncost, the proportion of mechanical cost had increased obviously, the net profit of peanuts was still the highestamong oil crops in China,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production cost and opportunity cost in dif-ferent provinces. On these bases,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cost - saving and efficiency - enhancing wereput forward.
Keywords Peanut;Cost; Benefit; Trend analvsis;Comparative analysis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花生收获面积与产量分别占世界的16.35%和37.80%,花生单产是世界花生单产的2.31倍。花生在中国食用油五大油料作物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花生收获面积与产量分别占中国食用油五大油料作物总量的22.44%和35.29%,单产是其他四种食用油油料作物平均单产的1.82倍[1],而且与其他主要油料作物相比,花生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因此,花生在中国的油料作物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保障油料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2]。但进入21世纪以来,花生产业同时也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在我国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油的对外依存度较高、花生仁及花生油均处于国内供求紧平衡状态、花生直接食用消费和榨油消费需求强劲的严峻形势下,我国部分传统生产省份花生播种面积出现不同程度减少,花生仁和花生油出口量及世界排名不断下降,花生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与价格异常波动导致净利润波动频率较高、波动幅度较大等问题严重影响花生产业的正常发展[3]。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快速上升,现在农产品成本已经明显超过主要农产品进口国的生产成本。中国花生种植成本比美国高84%,而且这个成本差异还在扩大。花生种植的成本与收益直接决定了农户的生产行为,成为影响花生稳定供给的关键因素。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问题仍很突出,农产品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等矛盾亟待破解。因此,研究花生种植成本收益的构成与变化,并针对性地提出我国花生产业节本增效的对策,对提高我国花生种植户收益、稳定我国油料产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楊静等[4]是较早对中国花生种植成本收益进行研究的学者,其研究表明:花生单位面积成本的增长速度快于主要粮食和油料作物,同时,在单产和价格提高的共同作用下,花生的收益也明显高于多数大田作物。张明月等[5]研究表明:中国花生单位面积成本收益逐渐步入“高投入、高产出、低利润”阶段,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及物质与服务费用上升是花生种植成本逐年上升的主要因素,花生产值增加量大于成本增加量是其收益增加的关键。主产省花生种植成本收益差异较大,种植优势整体减弱并在其内部发生转移。另有学者对部分花生主产省的成本收益状况进行了关注,刘张勇[6]、米灿灿等[7]、李文珊[8]、崔佳[9]分别对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和辽宁省兴城花生生产的成本收益状况进行了分析。
上述研究为本文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思路,但对我国花生成本收益的构成与变化的分析缺乏系统性。本文将分别从纵向与横向系统剖析我国花生生产的成本与收益状况,并提出花生生产节本增效的措施与建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基于上述学者的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花生种植的总成本、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等成本收益指标的变化进行分阶段剖析;其次对花生种植的总成本进行逐级分解,分析其各级成本构成及变化情况;然后对花生与当地主要粮棉油农作物的生产成本与单位面积净利润进行比较;最后对不同省份的花生生产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探讨中国花生种植的成本与收益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数据来自于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和作者对山东省与河南省花生生产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花生及其制品加工企业以及农机生产企业调研所得。
1.2 研究方法
运用统计分析法对我国花生种植的总成本、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等成本收益指标进行趋势统计分析,揭示其趋势及变化规律;运用统计分析法对花生种植的总成本及其各级成本构成及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比较分析法分别对花生与当地主要粮棉油农作物的成本收益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不同省份的花生生产成本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实地调查法了解通过流转地种植花生的土地成本、雇工经营下的人工成本、机械化生产的成本与收益、花生价格以及花生良种补贴政策等。
2 結果与分析
2.1 花生生产成本收益变化分析
从1978至2016年,中国花生生产的成本收益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图1):
第一阶段是1978至1994年,这一阶段种植花生的总成本、净利润和花生平均实际出售价格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1992至1994这三年间,由于花生价格攀升较快,且花生总成本上升相对比较缓慢,因此花生收益上升幅度较大,净利润年均增幅达93.46%,成本利润率在1994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峰110.93%。
第二阶段是1994至2001年,这一阶段花生的出售价格与总成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花生的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则呈持续下降趋势。1994至1997年这三年间,虽然花生价格在缓慢上升,但由于花生总成本持续较大幅度上升,导致花生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开始滑坡。1997至2001年间,种植花生的总成本虽基本维持在每666.7㎡400元左右的水平,但是由于花生价格持续低迷,导致花生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继续下滑,2001年花生每666.7㎡净利润下降至57.49元,低于1985年花生净利润,花生成本利润率下降至14.48%,与改革开放初期水平相当。
第三阶段是2001年至2012年,花生的总产本、价格和净利润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波动相对频繁。花生总成本呈现先平缓上升(2003至2009年年均增长率为8.60%)后陡直上升(2009至2012年年均增长率为19.75%)态势,但整个过程是平稳的,未发生剧烈波动。花生净利润与花生价格的波动特征相似,跟随花生价格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花生价格在2004年、2007年分别出现两次小高峰,于2012年达到历史最高峰,花生净利润分别在2004、2007和2009年出现三次小高峰,于2011年达到历史最高峰,2012年由于花生总成本上升幅度较大,使得花生净利润出现小幅下降。花生成本利润率同样也在2004、2007和2009年出现三次高峰,2009年以后由于花生总成本陡直上升,导致成本利润率不断下降。
第四阶段即2013年至2015年,花生总成本持续上升,花生价格和净利润大幅下降。2013年是花生产业极不寻常的一年,每50 kg花生平均出售价格跌至283.87元,比上年下降了26.11%,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较大幅度下降,但总成本却继续大幅上升,二者的异常变化共同导致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的下降幅度均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最高值,分别比上年下降了81.55%和83.69%。2014年每50 kg花生平均出售价格比2013年稍微有所回升,但由于成本继续上升.使得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有了少许回升。2015年净利润与成本利润率在2014年的基础上仍徘徊不前。2016年花生生产成本仍继续上升,价格也出现一定程度回升,使得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都有所回升。
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花生总成本不断升高,净利润波动频率较高、波动幅度较大。
2.2 花生成本构成分析
2.2.1 花生总成本构成分析 在我国花生总成本构成(图2)中,生产成本是总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从1978至2013年,每666.7㎡花生生产成本由53. 98元增长至1095.35元,36年间增长了19倍,土地成本由2.08元上升至221.75元,增长了106倍。从二者所占比重来看,1978至2013年,生产成本比重由96.29%下降至83.16%,土地成本比重由3.71%上升至16.84%,这一变化过程表明,虽然生产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仍是总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成本虽然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未超过20%,但其上升趋势表明我国土地成本在逐年提高,土地成本已经成为总成本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2.2 花生种植土地成本构成分析在我国花生种植的土地成本构成(图3)中,从绝对值来看,自营地折租和流转地租金均呈现较快增长趋势;从相对值看,自营地折租仍占据主要地位,说明我国花生种植主要是利用自家承包土地进行,较少通过流转入土地进行花生生产。
2.2.3 花生生产成本构成分析在我国花生生产成本构成(图4)中,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所占比重基本相当。从1978至2013年,每666.7㎡花生物质与服务费用由25.42元增长至449.84元,36年间增长了17倍,人工成本由28.56元上升至645.51元,增长了22倍。从二者所占比重来看,2011年以前,人工成本在绝大部分年份低于物质与服务费用比重,2011年以后,花生生产的人工成本增长幅度逐年增加,其比重已经超过物质与服务费用,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13年,人工成本比重达58.93%,物质与服务费用比重为41.07%。
2.2.4 花生种植人工成本构成分析在我国花生种植的人工成本构成(图5)中,家庭用工折价占95%以上,说明我国花生生产主要依靠自家劳动力进行,较少进行雇工生产。
2.2.5 花生物质与服务费用构成分析 在我国花生物质与服务费用构成中(图6),直接生产费用是物质与服务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从1978至2013年,花生直接生产费用呈波浪上升趋势,由每666.7㎡21. 04元增長至446.25元,36年间增长了20倍,而间接生产费用在2003年之前伴随着税金的增加是逐渐上升的,2006年中国完全取消了农业税,间接生产费用随之大幅减少,2013年下降至3.59元,低于1978年水平。从二者所占比重来看,1978至2013年,直接生产费用比重由82.77%上升至99.20%,间接生产费用比重由17.23%下降至0.80%,这一结果表明,我国花生物质与服务费用绝大部分用于直接生产费用。
2.2.6 我国花生直接生产费用构成分析 花生直接生产费用呈波浪上升态势(图6),主要原因是种子费、化肥费、农药费、租赁作业费的上升(表1)。从1978至2013年,每666.7㎡花生直接生产费用由21.04元增长至446.25元,36年间增长了20倍,其中,种子费由9.58元上升至170.44元,增长了17倍;化肥费由1.89元上升至129.78元,增长了68倍;农药费由0.39元上升至34.09元,增长了86倍;租赁作业费由2.75元上升至88.18元,增长了31倍;机械作业费由0.14元上升至67.23元,增长了479倍;排灌费由0.18元上升至8.18元,增长了44倍。
从各项直接生产费用所占比重变化来看(图7),种子费比重由48.26%下降至32.97%,但仍然是直接生产费用中比重最高的项目;化肥费比重由9.52%上升至25.11%,成为直接生产费用中第二大项目;与化肥费变化趋势相反,农家肥费比重由24.79%下降至1.91%,说明在肥料使用中,农民对化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农药费比重从1.96%上升至7.00%;租赁作业费比重较为稳定,一直维持在15%左右;机械作业费比重增长较为明显,从0.71%增长至13.01%,说明我国花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2.3 花生与粮棉油农作物生产成本、效益比较分析
图8至图11分别是花生与三种粮食平均、大豆、油菜籽、棉花的生产成本与收益比较。对于生产成本而言,1978至2013年,棉花每666.7㎡牛产成本比花生平均每年高68.95%,而大豆、油菜籽、三种粮食平均的生产成本分别比花生平均每年低13.19%、51.57%和31.85%;对于净利润而言,1978至2013年,棉花净利润比花生平均每年高8.39%,而三种粮食平均、大豆和油菜籽的净利润分别比花生平均每年低54.55%、57.57%和105.85%。2013年花生价格大幅下降和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导致其净利润大幅下降,其他粮棉油农作物的价格虽未发生剧烈波动,但由于生产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净利润下降幅度也较大,其中,油菜籽和棉花已经出现严重亏损。花生仍然是中国单位面积净利润最高的油料作物。
2.4 不同省份花生生产成本比较
不同省份拥有农业生产要素的充裕程度不同,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存在明显差异。农业生产要素相对充裕的省份,其生产要素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农业生产要素相对匮乏的省份,其生产要素使用成本相对较高。不同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用于花生生产的机会成本也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省份,其生产要素用于花生生产的机会成本也相对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省份,其生产要素用于花生生产的机会成本也相对较低。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和用于花生生产的机会成本的高低共同决定了花生生产成本的高低,花生生产成本的高低又进一步决定了花生价格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从而决定了未来花生发展潜力的大小[10]。
表2列出了部分花生主产省十六年来花生生产成本情况,反映了各省花生生产成本的绝对量及其变化情况;表3进一步计算了不同年份各省花生生产成本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表2中所列出的九个省份花生生产成本的平均值)的比值,反映了各省花生生产成本的相对变化情况。不仅可以看出某一年份不同省份花生生产成本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横向比较状况,也可以看出某一省份在不同年份其花生生产成本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纵向变化情况。
表3显示,自2001年以来,河北、山东、福建、广东和广西省的花生生产成本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基本都大于1,虽然广东和广西省有部分年份小于1,但也处于接近1的水平,说明这五个省份的花生生产成本高于或基本持平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而辽宁、河南、安徽和四川省的花生生产成本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均小于1,说明这四个省份的花生生产成本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因为与河北、山东、福建、广东和广西等东南沿海省份相比,辽宁、河南、安徽和四川省的农业生产要素相对比较充裕、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较低的生产成本使得其花生生产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这也是这些省份近十年花生生产扩大的重要原因。
纵向看,各省花生生产成本的绝对量都是呈增长态势(表2)。但从相对量来看,各省情况不尽相同。辽宁省花生生产成本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整体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说明辽宁省花生生产成本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是在逐步下降的。河南省表现出同样的趋势。安徽、河北和福建省花生生产成本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呈“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四川省呈“U”型变化趋势,山东和广东省呈波动下降趋势,广西省呈波动上升趋势(表3)。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花生生产总体上呈现出增长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花生总成本不断升高,净利润波动频率较高、波动幅度较大等问题严重影响花生产业的正常发展。因此,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3.1 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制度,降低土地流转交易成本
生产成本一直是我国花生生产总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土地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成本也水涨船高,导致花生种植过程中自营地折租的土地成本越来越高。同时,从相对值来看,自营地折租仍占据主要地位,说明我国花生生产主要是利用自家承包土地进行,较少通过流转入土地进行花生生产。作者在河南和山东省的农村人户调查中发现:在因耕地资源限制而计划减少花生种植的140个农户中,有55%的农户表示不愿意通过流转入耕地的方式扩大花生种植,成本太高不划算、找不到出让人、转让手续太繁琐以及担心产生纠纷是农户不愿意通过流转入耕地的方式扩大花生种植的主要原因,许多有意愿租人土地扩大花生生产的农户的需求并未得到满足[11];另一方面,流转地租金也逐年升高。作者从泗水县杨柳镇小辛庄村腾龙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腾龙专业合作社”)了解到,该合作社土地均通过土地流转形式获得,每666.7㎡租赁费用为700~860元/年,在花生生产成本中占比高达41%~46%。因此,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做大经营权,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降低流转交易成本是降低花生生产土地成本的有效措施。
3.2 推动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加大机械购置补贴力度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粮棉油糖和饲草料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自2011年起,人工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超过了物质与服务费用比重,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以腾龙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在花生种植过程中机械化程度较高,包括播种、覆膜、打药等环节均采用机械化作业,每666.7㎡费用为40元,但诸上环节如果采用人工作业,费用需要180元,由此可见,机械化作业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推动支持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发展,加大机械购置补贴力度是促进花生生产减本增效的重要途径。
3.3 建议恢复主产区花生良种补贴政策
本文研究表明,花生直接生产费用呈波浪上升态势,主要原因是种子费、化肥费、农药费、租赁作业费和机械作业费的上升。其中,种子费仍是直接生产费用中比重最高的项目,其次是化肥费,机械作业费比重增长也较为明显。因此,建议在花生主产区恢复花生良种补贴政策,一方面可以降低农户花生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從源头上杜绝农产品安全隐患。
3.4 建立健全花生价格形成机制
近几年,花生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对花生收益产生了剧烈的影响。2013年,我国花生生产总成本持续上升,但花生价格和净利润大幅下降。每50kg花生平均出售价格跌至283. 87元,比上年下降了26.11%,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较大幅度下降,但总成本却继续大幅上升,二者的异常变化共同导致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的下降幅度均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最高值,分别比上年下降了81.55%和83.69%。花生价格的异常大幅度波动使农户无法进行正确的预期,价格也无从发挥其资源配置的作用,因此应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体、以花生进出口为补充,以政府调控为导向的花生价格形成机制,允许和鼓励多种成分的经营主体参与花生流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由市场决定花生价格,花生价格可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波动,从而构建市场化、动态化的价格形成与稳定机制,保持花生价格稳定持续增长,防止暴涨暴跌现象,确保农户获得合理的利润。
3.5 抓好花生产业带建设,充分发挥新兴产区发展潜力
不同省份拥有农业生产要素的充裕程度不同,其花生生产成本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生产要素用于花生生产的机会成本也明显不同。与河北、山东、福建、广东和广西等东南沿海省份相比,辽宁、河南、安徽和四川省的农业生产要素相对比较充裕、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其花生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都相对较低,较低的生产成本使得其花生生产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因此在保持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花生生产优势地位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东北新兴花生产区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 张怡,王兆华.中国花生生产布局变化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8(9):112 -122.
[2] 万书波.花生产业形势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4,46(10):128 -132.
[3] 张怡.农户花生生产行为分析——基于河南、山东两省44县(市)731份农户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5 (3):91 -98.
[4] 杨静,黄漫红.中国花生生产的成本收益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4):72 -77.
[5] 张明月,薛兴利.中国花生种植成本收益变化分析:2000 -2013年[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39 -47.
[6] 刘张勇.河北省花生生产经济效益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1.
[7] 米灿灿,吕杰.19982010年辽宁省花生生产成本收益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74 -278.
[8] 李文姗.山东省花生种植成本收益分析[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5.
[9] 崔佳.兴城市花生种植成本收益的调查分析[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6.
[10] 张怡.中国花生生产布局变动解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 (11):73 - 82,95.
[11] 张怡.不同规模农户花生生产行为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28(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