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帅 邓铨 吴小萍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党和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近年来,广州市增城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为契机,把乡村建设和党基层建设有机结合,不断提升乡村发展的软实力。增城乡野文化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奠定了雄厚的文化基础。文章主要以增城乡野文化中的建筑文化、美食文化、人文情怀三大模块为代表,研究与探讨乡野文化对地区的影响,通过对增城乡野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分析传承与发扬乡野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实施、落实党的十九大农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广州增城;乡野文化;乡村振兴
一、增城乡野文化简述
一方水土不仅养育着一方儿女,更滋养一方文化。增城区是广州市市辖区,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人文厚积。2018年10月,增城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8》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而多元的广州增城乡野文化极具代表。
乡野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野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增城乡野文化是生民的家园,是增城人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事理论,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其囊括了风景、建筑、绘画、美食、舞蹈、戏剧、农作物等多方面的文化,对广州增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奠定了文化基础。
二、增城乡野文化的具体内涵
(一)建筑文化
1.增城建筑文化
建筑物是建筑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综合反映和承载文化的容器。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装载着人类、社会、自然与建筑之间相互运动的信息。
增城建筑文化本身是增城广义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增城建筑文化随着人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增城地区的发展而发展,它也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方性等特性。
增城有“神话仙姑之城”的美称,例如岭南文化、广府文化、自然景观文化、农耕文化等有机结合的小楼,整体保留了岭南古建筑特色的报德祠,以及集何仙姑文化和自然生态景观于一体的何仙姑庙等。各建筑的风格不同,历史文化各异。同时文化的多元性、地域性、时代性和层次性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建筑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增城建筑文化代表
增城的报德祠是广州唯一一座三教合一祠堂,也是岭南地区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祠、塔、古建筑群,完整保留了岭南古建筑特色。
這座前身分别是宋代的积因寺、明代的景星塔和报德祠的古建筑,历经几次改朝换代以及数次修葺,至今盛名不减,香火不衰。
同时,报德祠右侧紧邻着的是仓沮圣庙,也是一处颇有仙迹的地方。该庙原为北宋年间所建的积因寺,到元代才改建为仓沮圣庙,庙里还保留有宋咸淳进士李肖龙的《帽峰夏云》,广州听雨轩“五才子”于元末书写的《浪湖春水》《石潭渔钓》等诗。自元代到清朝,在增城这个地方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学子考取功名。
增城的小楼人家,位于增城市小楼镇,横跨东境村和西境村,是岭南田园风光与广府乡村风俗的结合。其中的“江舟采莲八仙湖”,有着占地近1000亩、水面并联的八个湖面,给人们留下“八仙相会聚小楼,各显神通富人家”的深刻印象。
3.增城建筑文化在乡野文化中的地位
增城古建筑中隐藏的文化符号是隐秘而深厚的,乡野文化更是有古老的传统文明作为后盾。乡村情怀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出视线,但乡野文化背后的一砖一瓦却是当地辉煌文明的见证。
建筑是活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文明,是篆刻在瓦砾上的历史书,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怀。增城建筑文化是增城乡野文化的重要载体,增城建筑是增城乡野文化的精髓。传统民族建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历史文化财富,是一种文化生产力,是乡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强有力的文化后盾。
(二)美食文化
1.增城美食文化
广州增城美食文化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延展的分支,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特点,受中国饮食文化影响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伦理思想。从内涵上看,增城美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表现形式。从外延看,增城美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2.增城美食文化代表
“丝苗米”和“挂绿荔枝”这两种特产堪称增城的“农产地标名片”。丝苗米既是广州地区最有名的传统特色稻米品种,也是全省第一个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的稻米。清朝庚辰年的《增城县志》记载:“案近来,早熟有栋赤,有上造丝苗,有白谷仔颇佳,晚熟有泉水占,丝苗最佳。”丝苗米以广州增城朱村街产的最为有名,以油质丰富、晶莹洁白、芳香可口驰名中外,素有“米中碧玉”的美称。
增城是珠三角优质荔枝的主产区之一,荔枝产业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而增城的挂绿荔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乾隆年间的县志记载,挂绿荔枝原产于增城新塘四望岗,后至嘉庆年间因官吏勒扰,百姓不堪负重而砍光挂绿荔枝,万幸县城西郊西园寺(现荔城挂绿广场)仍留存有一颗,因此增城挂绿荔枝弥足珍贵。
增城菜心美食节承载着无数增城人民对菜心的热爱,寄托着“菜心熟了,我们就回来”的乡愁,传承着历届政府对增城菜心品牌的坚守。
3.增城美食文化在增城乡野文化中的地位
增城美食文化作为广州增城乡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内而言,对当地的餐饮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对饮食与国泰民安、文学艺术、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有着重大影响;于外而言,增城美食文化又体现着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方面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