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对空间进行开发与创造,除了自然空间之外还形成了社会空间与历史空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各个空间都出现了一些不正义的现状,例如,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中心与边缘的对抗、城乡对立、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裂的状态。公平正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空间正义是对社会空间公平与正义的追求,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空间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空间正义 城市现代化 习近平
作者简介:张何秋子,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168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空间不正义的现状
空间正义是指在空间的视角下对社会公平正义进行的追求,对于空间发展成果应通过正确的价值指导、政策与制度的制定与安排等实现全社会共享的目的。
追求空间正义的目的在于辨别、缓解和消除空间生产过程中的不正义问题。
皮里在其所著的《论空间正义》中指出,如果将空间作为可以容纳社会关系变化与新事物不断出现的“容器”, “空间正义”事实上就等同于“空间中的社会正义”。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空间正义既是所追求的目标,又是评判城市化的标准。空间正义的研究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对正义这一概念进行了新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空间正义进行归纳,从而提炼出其所包含的三个维度,即生产、分配及价值等空间中的正义。
生产空间正义就是在空间区域内的生产应该符合公平平等的原则。这一原则既要求个体之间是平等的,同时还要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也应是平等的。因此,环境正义也应该在空间正义中有所体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村用地,农业用地被转化成为了城市用地,乡村空间急剧缩小而城市空间急速扩张,城市空间的公共性被资本性所取代,对于利润的追求成为了生产空间的目标。在这种追求利益的情况下,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以及自然环境压力过大,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虽然局部有改善但是整体依旧在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贫乏,水质污染严重,沙漠化发展迅速,草原加剧退化,森林资源减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这些后果都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分配空間正义则是意味着空间内的各种权力机会,自然生态,公共资源合理并且公正的分配。在社会空间内的资源应该是所有居民共有。根据公共资源的两个特点——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来看,生态环境属于公共物品,每位居民都应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饮用到健康的水源。除去物质上的公共产品,例如,道路、桥梁等基本设施,非物质产品和服务,例如教育机会,医疗保障政策等也应该合理地分配给居民。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这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依旧存在。
价值空间正义就是尊重空间内不同群体差异的空间文化。为了使人可以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需要平等对待不同的群体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经常用效益作为目标和导向,而这一导向就会造成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这一现实又会使群众产生“正义就是胜利者的利益”这一错误的观念,并使不良情绪不断加重,从而将激化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强势群体拥有大量金钱、信息、资源以至于弱势群体常被压制,这时,主流价值观就会体现为强势群体的价值观,主流文化也会变成强势文化,更可能是霸权性的文化和价值观。这就会使得弱势群体的价值空间受到挤压,影响了社会良性运行。价值空间正义就是要形成多元的空间文化,消除弱势群体的被歧视的现象。
二、习近平空间正义思想的实际应用
空间正义的实现,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符合总体发展的方向。为实现空间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各项倡议及战略。
第一,空间内的资源是宝贵的,不能为了发展现代化事业而忽视环境保护。例如,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空间方面,由于现代化发展所需要追求效益而是自然环境压力过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与自然关系恶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上的理念。”当今国际竞争不再是传统的自然资源竞争,传统的自然资源战略不再适合竞争需要。为保护环境,就不能单纯追求经济,而是要改变发展方式,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优化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第二,现代化的发展从某一部分来说就是城市化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空间中的良好资源就会聚集于城市,如果改善这一问题,城市和乡村的矛盾就会越来越严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于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而言,此项战略的实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对空间正义的实现多了有力的保障。
第三,空间正义的实现就是要避免强权政治,在此国际环境下,强权政治依旧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霸权国家常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干涉他国内政,在不满足于本国资源开发的情况下,就会把发展的代价转移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导致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不平等。“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五年有余,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这不仅仅是经济合作,更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尊重空间多样性,差异性,促进不同空间文化的互相包容,尊重不同空间的发展方向,保证空间的多样化发展,这也是人类更好发展的需要。
三、空间正义对中国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城市这一空间的生产和重组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已经高速发展,随着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城市空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但是由于对于效益的过度追求,忽视了正义的重要价值,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公平现象,比如说不同空间之间的分裂,弱势群体的边缘化以及公共空间过度资本化,这些问题会带来群众的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考虑空间正义在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对生产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在坚持空间正义的前提下建设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
而空间正义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第一,空间正义可以更好的思考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长久以来,对农村空间和农民空间的占有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与此同时,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的转换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空间扩张。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城市逐步将其周边的乡村空间发展成其新城区,而生产空间被占有的农民被迫参与到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某些制度和政策的不得当,这些农民一方面被剥夺了原有的空间,另一方面又无法融入城市空间。所以,空间正义需要协调城乡关系及其之间的利益,保障农民权益,推动城市与乡村实现和谐发展。
第二,空间正义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只有符合空间正义的社会才是和谐的,必须公平地对空间内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只有这样各个群体才可以平等地融入到这个空间中。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也需要空間资源分配的平等。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空间不公平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都需要空间正义。
第三,对于城市中存在的贫困与排外问题,空间正义也可以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贫富差距逐渐加深,城市中的低收入阶层在居住空间上呈现密集状态,贫困群体主要聚集于城市的郊区,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在城市中心的外围地区无法获利而造成荒废,形成贫民区。这一群体无法享有公平的空间资源,也不能参与城市空间生产的过程,从而导致贫困加剧。空间正义要求保障公民的空间权力和参与空间成产的过程的机会。
第四,空间正义有利于反思现代化进程中对城市的治理。城市空间的形成是由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相互影响。而当代中国的城市空间的生产大部分都是围绕资本进行的,社会力量还比较弱小,无法有效约束资本和权力。所以要实现空间正义就要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权力,改革现在的治理机制,同时使公民积极的参与其中。
总体来说,空间正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要把握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身特点,从而进行更深刻的研究。
四、习近平空间正义的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十分有必要构建全球意义的空间正义,在空间实践中,包容不同的意识形态,形成有全球意义的正义理论,通过追求空间正义及相对应的价值观使全民贡献发展成果得以实现,最大程度的保护人民利益。
第一,促进空间正义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落后的国家在生产空间,分配空间和价值空间均存在不平等的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全球空间格局,在合作正义的前提条件下,处理国际关系可以实现双赢,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可以有平等的空间发展机会,各个国家通过互惠互利的行动实现了共赢,正因为合作是以平等互利为基础的才实现了公平与正义。
第二,对于空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应正确看待。就空间正义而言,差异性正是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任何一个社会如果对于这种差异性不重视、不尊重,就会使发展规律出现偏差,导致发展的混乱。民族是社会关系的载体,空间正义具有民族性,因此也会产生多样化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尊重世界不同文明,打造多样文明的命运共同体。不管是哪种文明,其存在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文明应是可以和谐共存的,在尊重差异性的前提下,各个共同体成员国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各方实现共同发展。
第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空间正义,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构建不同层次空间的目标。习近平的空间正义思想拓展了马克思关于空间正义的思想,深化了“正义”思想的时代内涵。当前全球一体化趋势在不断加快,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既需要其他国家的支持,反过来对别国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的发展不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而与世界息息相关,习近平关于空间正义的思想,在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都成为了马克思公平正义思想的新探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杨莉,刘海燕.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思想的理论创新及现实意义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8): 12-18.
[3]赫曦滢.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探索,2018(3):32-37.
[4]曹现强,张洪磊.空间正义:形成、内涵及意义[J].城市发展研究,20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