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美贤,郑 琰
(南京林业大学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目前我国港口城市正经历“因港生城,以港兴市”的发展过程,而港口以其惊人的国际货物流转量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然而港口航运规模的快速加大及其货物吞吐量的增加带来了严重的港区环境污染问题,其问题的出现说明了我国港口现代化建设需要在保持港口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实现低污染、低能耗的绿色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针对港口评价竞争力指标体系问题已经进行较为深入、广泛的研究。在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方面,滕炜超、胡志华[1]从港口基础设施条件、生产力水平、发展潜力、港口所在城市状况以及集疏运便捷程度5 个方面出发,运用TOPSIS法和DEA 法准确地评价了中国13 个沿海港口的竞争力。吴慧、王道平[2]等利用云模型评价法构建了国际邮轮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得出我国上海港和天津港与欧洲一流港口竞争力相距甚大的结论,并提出了提升邮轮港口竞争力的发展相关建议。杨忍、牟乃夏[3]等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51个国家的99个重要港口的竞争力进行评价时运用了熵权-层次分析法,综合全面考虑了港口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自然条件、腹地环境、政府廉洁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吕梁、高红[4]等采用因子分析法并引入交叉评价机制对深圳港2003-2008年及周边港口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准确客观分析评价。王振、李学工[5]以日照港为例综合运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进行深入的港口竞争力评价,为港口分析或寻找自身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改进提供了参考价值。
综上,从既有的港口竞争力评价文献可知:传统的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着重选取与经济效益有关的指标,并没有考虑港口绿色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指标。文献里的评价结果以及发展建议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绿色低碳港口建设的趋势。所谓绿色生态港口就是在经济利益和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平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绿色港口的建设并不是港口进行简单绿化种植而是把其作为社会的公共责任,提高公民的绿色环保意识,采用新能源及智能技术设备来达到节能、减排、管理、监督的目的,在努力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改变传统港口以经济为中心的落后发展方式,创建适应环保主题的绿色低碳港口。目前,我国绿色港口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与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港口建设相比明显滞后。而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生存问题迫切要求我国港口的建设以环保为重点进行改革,只有了解我国港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在绿色港口改革中找到改进方法,并应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合理配置港口资源,提升港口的协调平衡能力,才能让绿色港口给社会带来重大的贡献[6]。
鉴于上述情况,本文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港口经济、生态环境和能源消耗等因素,并在以下两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拓展:(1)构建经济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 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以我国五大港口为例,对其进行深入的横向比较,应用逼近于理想值的排序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分析;(2)结合所得评价结果探究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深层次内在机遇,提出有利于我国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建议,最终达到以港口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来协调带动城市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目的。
截止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得出统一标准的绿色低碳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综合考虑港口绿色低碳的物流过程特点及其竞争力指标的构建原则,运用专家咨询法向港口业界专家咨询获取相关信息,把物流规模能力、基础设施、低碳绩效、腹地经济发展能力、物流影响力五大因素作为本文的评价指标。下面建立表1来清楚明了地说明体系中包含的所有指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表1 绿色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1准则层中五个指标除低碳绩效指标外,其它四个指标均为港口竞争力评价的客观传统指标。“低碳绩效”是港口在低碳绿色环保这一维度上的竞争力体现,是作为评价港口绿色化建设程度的关键因素。同时其他指标在所引用文献中均有体现,因此本文仅对低碳绩效指标用叙述形式进行解释说明。绿色低碳港口的竞争力评价关键在于港口的低碳绩效,低碳绩效主要体现在清洁能源使用率C7、固体垃圾无公害化率C8、硫化物排放总量C9。清洁能源使用率C7是指太阳能、风能、水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普及使用程度,直接影响港口空气及水源等的清洁程度。固体垃圾无公害化率C8 是指采用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拆解法、化学法等手段把固体废弃物的有害成分转为对环境无害物质的方法使用率。硫化物排放总量C9是指港口运作一年的硫化物排放总量,反映了港口年污染物排放水平。
根据我国港口的运营状况挑选出五大经典港口为代表,它们分别是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天津港以及广州港,选用AHP法确定指标层的15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1)建立各层判断矩阵。考虑到数据的客观性及说服力,在邀请多名港区业界专家根据表1对15个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确定权重的同时,为了提高权重的准确性,通常采用各层指标两两比较的方法来确定权重,即萨帝标注法[7]。两两指标之间的比较标度见表2-表7。
表2 A-B判断矩阵
表3 B1-C判断矩阵
表4 B2-C判断矩阵
表5 B3-C判断矩阵
表6 B4-C判断矩阵
表7 B5-C判断矩阵
(2)排序由上到下进行计算,经过加权汇总得到最终权重,权值计算和一致性指标见表8。
表8 C层权值排序表
由表8可知各个指标的权重分配向量W为:
从表8得出货物吞吐能力对港口竞争力强弱的影响最大,其权重数值达到了0.226 80。虽然货物吞吐量一直以来是港口竞争力评价的关键因素,但是据表8所知清洁能源使用率权重也高达0.083 30,固体垃圾无公害化率权重达到了0.048 58,这两个指标在全表指标权重中处于不低排名。这些权重占比大的低碳绩效指标将是影响绿色港口竞争力比较的关键原因。下面将运用TOPSIS 法进行评价验算,比较五大港口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能力高低。
所收集到的信息中定量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7年的全年原始统计数据,定性指标数据为业界专家的打分,采用优(0.9)、良(0.7)、中(0.5)、差(0.3)、劣(0.1)五个等级[8]。建立参考指标与理想指标的评价指标值见表9。
表9 参考指标与理想指标的评价指标值表
根据AHP 法所得表9的结果,应用TOPSIS 法建立判断矩阵求解,对五大港口竞争力进行排序。步骤如下:
(1)建立评价指标的数据矩阵。对于绿色低碳港口竞争力评价这一多指标评价问题,根据案例中的5个典型港口及15个子指标,并按照表9中的具体排序,确定x1为上海港、x2为深圳港、x3为青岛港、x4为天津港、x5为广州港。最后根据表9中每个港口的各个指标数据值代入数据矩阵中,如下所示:
(2)规范化地处理矩阵。由于体系中的15 个指标在实际应用时的量纲不完全相同,所以利用归一化公式对其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处理结果如下:
(3)加权规范化矩阵。在得到处理后的规范化数据矩阵后,结合表8得出的各个指标权重矩阵W’=(0.080 50、0.226 80、0.042 70、0.011 48、0.033 04、0.095 48、0.083 30、0.048 58、0.008 12、0.006 12、0.013 14、0.070 74、0.115 83、0.115 83、0.038 34),计算规范化矩阵C 与权重矩阵W’的乘积,得出加权规范化矩阵如下:
(4)确定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在得出加权规范化矩阵的基础上,确定各个指标的正、负理想解。其中正理想解A+是矩阵Z中每列中的最大值,代表着15 个指标都达到了最满意的解;而负理想解A-则是矩阵Z 中每列中的最小值,代表着15 个指标都达到了最不满意的解。数据结果如下:
(5)确定评价对象到正、负理想解的欧式距离。根据得出的正、负理想解来计算5个港口的实际竞争力与正理想解及负理想解之间的差距,遵循公式其中 aij是矩阵 Z 中第 i 行第 j 列的数值,aij+是第 j 列中的最大值即正理想解,aij-是第j列中的最小值即负理想解,从而算出第i个港口的正理想值的距离Di+及负理想值的距离Di-,结果如下:
(7)进行各方案排名。按照得出的Ci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把Ci值越接近于1 的港口优先排到前面,以凸显其出色的物流竞争力,排名结果见表10。
表10 各港口方案排名
经过方案排序可以得出上海港的物流竞争力最大,其次是广州港,青岛港位居第三,天津港第四,最后为深圳港。从每个港口与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看,上海港以高达0.946 8 的贴近度体现了其强大的实力,而据评价指标里的低碳绩效所占的权重反映,极高的贴近度同时也说明了上海港的建设能达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良好状态。当然,列位第二、第三的广州港和青岛港也以高于0.5 的贴近度表明其港口的发展正朝着绿色低碳及经济强盛的方向迈进。而贴近度较低的天津港和深圳港是我国一部分港口的缩影,这些正是鞭策我国积极发展经济绿色港口的动力。
与传统的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相比,本文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充分考虑港口的投入-产出率、吞吐量、生态环境影响约束等因素。顺应国家、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以此为切入点,围绕绿色低碳港口建设的目标运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从指标权重中看出绿色港口的竞争力高低不但在于经济实力的强弱,也在于港口生态环境优劣,并用TOPSIS 法对我国五大港口进行了竞争力评价,得出了现代化港口的建设不能再单单侧重于成本、规模、效益等经济方面,应把建设重心调整到经济和资源生态环境相平衡的中心点上,需要顺应社会需要来发展运作的启示。
以下为我国港口绿色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发展绿色港口的先进经验,完善绿色港口管理机制;加大对绿色港口的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增强港口的硬件设施;以新能源代替传统有污染的能源,保证港口附近空气质量的良好;制定相关定期检查制度,积极开展港口环境保护及改善的检查工作。绿色港口的建设还需要社会人民的共同努力,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与生态环境友好相处,真正提高港口的物流竞争力,实现社会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