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军,蓝晓锋(通讯作者),姜 凡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 安徽 合肥 230601)
前列腺癌是多病灶,多分化程度生长,病灶内血供是不一样的。目前,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可快速检查出小病灶,但CDFI对病灶内微血管显示差[1]。超微血流成像是一种实时动态探测低速、低流量的微血管技术,可敏感显示癌灶的新生微血流信号。本研究通过与CDFI比较,分析SMI在不同分化程度前列腺癌灶中血流显示状况与分级的差异。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我科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提示前列腺结节且经穿刺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60例,共104个病灶。年龄50~86岁。穿刺前应用SMI及CDFI技术对所有病灶进行了检测。穿刺后病理:高分化腺癌灶35个,中分化腺癌灶40个,低分化腺癌灶29个。
选择超声仪Toshiba Aplio500。患者取左侧胸膝位,双手抱膝,暴露肛周,先经直肠超声多切面观测病灶数目、位置、边界等。启用CDFI检测血流,调整取样框适宜覆盖病灶区,调增益避免血流缺损或外溢。在CDFI显示病灶血流最丰富切面,启用SMI,同样调节血流。参照Adler等[2]的血流分级(图1):1级:癌灶内未见血流信号;2级:1~2个点棒状血流信号;3级:3~4个点棒状或1支长条未见分支血流信号;4级:大于4个点棒状或1支长条有分支及以上的血流信号。合并1~2级、3~4级。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引导下前列腺(10+X)点穿刺活检,X为超声提示的癌灶区。获取的每条组织分袋标记作病理诊断,且病理对癌组织条评分,分为高、中、低分化的癌灶。
使用SPSS22.0,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说明有差异。
高、中分化组内,SMI显示癌灶内部及周边以长条及其分支血流较多,CDFI显示癌灶内部及其周边以点棒状血流较多。两者有差异(P<0.05),说明SMI对高、中分化程度前列腺癌灶血流显示状况好于CDFI;低分化组内,两种技术显示血流状况无差异。高分化组内,SMI检测的血流分级优于CDFI,有差异(P<0.05);中、低分化组内,两种技术检测的血流分级无差异。SMI检测癌灶的血流以3~4级较多(占75.96%),CDFI检测的血流1~2级、3~4级间相差较小(分别占46.15%、53.85%),两种技术检测的血流分级有差异(χ2=11.2,P=0.001)(表1)。
图1 a、b CDFI示癌灶血流1级、2级;c、d SMI示癌灶血流3级、4级
表1 两种技术检测癌灶的血流状况及分级比较(个)
前列腺癌的新生微血管是病灶组织生长供养的基础。CDFI对病灶内微血管的检测能力不足,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SMI具有帧频高、分辨率高、噪声低的优点,可实时清晰检测流量低、速度低的微血流信号,与超声造影灌注相似[3]。
SMI对前列腺癌灶血流分级的检测好于CDFI。由于探头移动、组织运动等均可形成运动伪像的多普勒效应,CDFI对运动伪像及低速、低流量的血流运动无法区别,使微血流信号一起滤除[4]。而SMI去除运动伪像,同时保留了低速、低流量血流信号。且前列腺癌灶多为新生的微小血管,因此SMI对前列腺癌血流检测的敏感性较高,可清晰显示血流状况。本研究认为SMI技术对于血供较少的高分化前列腺癌灶血流显示状况及血流分级方面优势大。
综上,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可敏感检测前列腺癌灶微血流信号,有效评估癌灶内血流丰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