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培培,安 琪
(徐州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江苏 徐州 221000)
我院选取了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家属,给予患儿家属不同的教育方法后,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SAS、SDS评分,急性白血病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做出以下总结。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家属,共48例,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儿家属均为母亲,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研究组年龄在22-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10.5)岁;文化程度为初中5例,高中13例,大学6例;参照组年龄在23-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0±11.0)岁;文化程度为初中6例,高中15例,大学3例;2组患者基本状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性。
参照组开展传统教育,对患儿家属急性疾病白血病知识的宣讲,具体包括发病原因、并发症、治疗方法等。
研究组开展授权式教育,具体包括:(1)成立专业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普通护理人员作为组员,共4名。其中护士长负责授权式教育框架的构建,护理人员负责患儿治疗前后家属健康知识的宣讲与交谈,并进行患儿家属焦虑抑郁情况和知识接受能力的综合评估。(2)明确问题所在:护理人员可采取谈话的方式,了解患儿家属的心理诉求与面临问题,鼓励其进行自我管理,实现授权式教育的针对性开展。(3)制定目标与计划:护理人员应协助患儿家属制定管理目标,并根据目标分阶段进行计划的实施,保证其可行性与科学性。(4)教育方式:让患儿家属看到患儿的治疗过程,并组织患儿家属开展集体教育,对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治疗目的、并发症和护理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在患儿治疗过程中,要求家属全程陪护、安慰患儿。另外在出院后告知患儿家属仍需对患儿进行继续护理,并建立完善的患儿档案,为日后的随访工作提供便利。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儿家属焦虑、抑郁状况,分值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成正比。
我院自制急性白血病知识、技能问卷,向患儿家属当场发放问卷并收回,其中有效问卷共96份(接受教育前48份,接受教育后48份)。
将S P S S 2 0.0软件应用在数据的处理中,计量资料(±s),t检验;利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表示,并给予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教育前,两组SDS、S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家属教育前后SDS、SA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家属教育前后SDS、SAS评分比较(±s)
SAS评分教育前 教育后 t P 教育前 教育后 t P研究组 24 51.24±9.77 34.51±7.91 6.520 0.000 46.59±7.68 35.77±5.14 5.736 0.000参照组 24 50.43±9.87 41.49±8.05 3.439 0.001 47.34±7.58 39.65±4.96 4.159 0.000 t 0.286 3.0.30 0.341 2.661 P 0.776 0.004 0.735 0.011组别 例数 SDS评分
研究组急性白血病知识与技能掌握达标率均优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白血病知识与技能掌握达标率比较 [n(%)]
授权式教育能够增强患儿与家属在治疗期间的情感依赖。较传统教育方法拉看,授权式教育反映了一种干预理念,并以这种方法来鼓励患儿家属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施教者可通过成立专业小组、明确问题所在、制定目标与计划、采取正确教育方式的方法来及时解决问题,并提升评价效果,以达到保证患儿家属掌握急性白血病知识与技能的目的。
本次研究显示,教育后,研究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急性白血病知识与技能掌握达标率均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2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家属开展授权式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患儿家属对急性白血病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能力,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