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田乡流水坑塘养出的清水鱼。
在大自然中有很多条生态链,生态链的存在维持了生态环境,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吃绿藻。然而这里的草鱼却喂辣椒、吃“脆稻”。
浙江省开化县何田乡流水坑塘养鱼有着600年的历史。何田乡的高升村有八个山头,700多口人,家家都有鱼塘,他们养鱼以满足自家吃鱼为主,多出来的才会卖掉。这里的草鱼价格比杭州市场上的草鱼贵近十倍!
但廖立忠还是坚持每周往返8个多小时,跑上千里路,来这里收草鱼。他放着当地市场上8元钱一斤的草鱼不买,到何田买80元钱一斤的,这是为何?
高升村的鱼塘大小不一,散落在田间地头,传承了600多年的古法坑塘养鱼,有两大特点:水,引自山泉水;鱼,喂青草。村中鱼塘顺山势而建,高处进水,低处出水,这样养出来的草鱼没有泥腥味。鱼不喂饲料,则是喂青草,这样养出来的鱼味道好,但长得慢1斤多的鱼要养3年。
当地古法坑塘养出的清水鱼虽然品质好,但始终没能形成大产业。2018年1月,浙江大学农学院的吴殿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来到何田乡高升村,让坑塘养鱼在古法上有了新的发展。他们给古法坑塘养鱼带来的第一个变化让草鱼吃辣椒。
高升村的村民不仅养鱼还种植高山辣椒,由于海拔高,湿度以及昼夜温差大,这里的辣椒在整个浙江省都有名气。由于于品质好,在当地都是按个卖,那些长得歪歪扭扭或者被虫咬过辣椒,由于品像不好卖不上高价钱,村民都直接丢弃。吴教授建议用来喂鱼,虽然刚推行的时候,村民们也不敢相信。别看辣椒辣,鱼还挺爱吃,吃了辣椒的鱼,肉质不仅鲜嫩,每百克鱼肉的蛋白质含量比普通草鱼提高4~5克。
喂辣椒可以增强鱼的抗病性并提高鱼肉的维生素含量,当地人都是将差一点的辣椒喂鱼,好的辣椒拿去市场上卖。但只能当作零食来喂,毕竟青草所含的一些营养成分是辣椒没有的。
当地坑塘养鱼发生的第二个变化给草鱼喂“脆稻”。一般的水稻,要想折断,不用点力气是不行的;而这个水稻却非常特别,只需轻轻用力就能将水稻折断。这种容易折断的水稻,是吴教授团队特地为高升村养鱼而选育的特色脆稻品种,纤维含量仅是普通水稻的1/2~1/3,草鱼吃起脆稻来,迅速而便捷,只需要咬住,猛甩一下头,稻秆就能断掉,便于草鱼进食,并有利于草鱼更充分消化吸收。
脆稻种植在山边田头、鱼塘四周、以及中后期容易缺水的山间田块,割掉以后可以再生,一年可以收获5~6次,稻草鲜重比 高, 亩 产 接 近 4000~4500公斤,相对于黑麦草或其它草产量高。 喂鱼的青草和普通稻草因纤维含量高,饲草的消化利用率低,鱼的排便量很多,影响水环境又不利于鱼养殖。鱼吃上脆稻以后,不仅割草的劳动量大大降低,鱼的排便量比从前减少了一半,改善了水环境,减少了人工清塘次数,节约了劳动力,村民们可以轻松养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