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玲
黑龙江省五常市胜利林场 黑龙江 五常 150200
林业绿化工程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惠民工程项目,要想实现绿化成果全人类共享,就必须要重视林业绿化工程的质量。当前我国的林业绿化面积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并且实现了林业绿化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在林业工程中,苗木移植工作是重要的组成内容,不仅关系到森林覆盖率问题,而且也是城市环境绿化程度的基础工作。由于地域环境不同,苗木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都不同,因而对使用技术的要求也不相同。我们需要合理使用苗木移植技术,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和质量。
2.1 因地制宜原则 众所周知,对苗木长势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如泥土的质量、气候环境等。因此,应对土壤质量、当地的气候等条件进行综合权衡考量,然后再进行苗木的移植栽培。为了能保障苗木的正常生长,挑选苗木时需要秉持因地制宜原则。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要优先选择生长周期长、抵抗力较强以及经济价值高的苗木。这样不仅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还能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另外,需要考虑时间因素,进行移植的季节也会对最终的移栽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2.2 科学性原则 通过各项考虑因素最终确定移植苗木的品种后,要保证苗木的科学种植。苗木的移植栽培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充分把握苗木的生长优势,保障苗木有足够的养分。不同种类的苗木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切不可一概而论。应用苗木移植栽培技术时,为了保障苗木的层次性生长,也为了能收获最大的绿色效益,需要定期修剪苗木。
2.3 整体性原则 在城市中进行苗木移植栽培,最主要的目的是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生态效益。城市绿化除了观赏性外,还具有防风固沙、缓解污染等作用。运用该技术时,切忌只注重眼前效益,为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制订长远计划,同时需合理规划苗木的栽培面积,不断优化苗木的结构布局。
3.1 土壤处理技术 要提升林业绿化苗木的成活率,在进行苗木的移植和栽培之前一定要做好对土壤的处理工作,应用先进的土壤改良技术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在对苗木进行移植栽培时,要对苗木的生态习性有着全面的掌握,根据苗木生态特征,在进行土壤处理时首先就要对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取样化验,在移植栽种前一定要控制好土壤的湿度,如果是盐碱土还需要通过引水排盐、添加化学酸性肥料等的方法来进行土壤的改良,从而保证苗木的有效成活。其次如果移植苗木根系比较发达,树木较为高大,就要求在进行树坑挖掘时,要适当的增加宽度和深度,同时控制好绿化林的行距和间距,有利于苗木健康生长。
3.2 树种选育技术 树种选育技术是进行苗木移植栽培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选择培育树种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当地树种来进行培育,确保成活率。其次在进行树种选育时,必须要做好树苗的整形,保证树苗本身形态优美挺拔,没有病虫害,从而保证绿化效果。同时,对不同种类的苗木进行优化组合。比如,为了保证整体性,全部栽培统一的苗木;为了显示错落性,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苗木。
3.3 确定移植时间 把控栽培时间十分重要。盲目进行栽培会大大降低苗木的成活率。所以,要合理选择栽培时间。针对时间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第一,精准分析苗木的生长规律。因为休眠期树木的成活率较高,所以针对大部分苗木都可以选择在休眠期进行移植栽培。苗木的休眠期基本都是在落叶后至再一次发芽前,但是并不是只有在休眠期才能进行移植栽培。在进行反季节移植时,苗木的长势良好,枝叶茂盛。所以,为了避免对苗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可以选择阴雨天进行移栽。但是需要注意,移植后要确保有充足的养分。此外,一些苗木移栽后的存活率低,所以可以进行冻土移栽。移栽过程中,要重点保护树苗的根部,防止因寒冷导致移栽不成功。第二,移栽时要避开夏季,另外要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确定栽培时间。
3.4 苗木起挖处理 苗木起挖是移植过程的关键,直接关系到苗木的根系是否受损与存活率。第一,要注意苗木起挖的时间选择,提前关注3天以内的天气变化。制定详细的起挖计划,对于直径较大的苗木,需要去除多余的枝叶,用草绳将粗枝向树干绑缚。如果天气比较干燥,先要浇好水,提高土壤湿润度。第二,注意苗木土球的大小要适中,应当控制在苗木胸径的6倍左右。反季节栽种的,土球的尺寸可适当加大,但土球过大,也容易造成土球破裂。第三,挖掘断根的处理,采用带土挖掘时,要先将基干附近的浮土清除干净,从树木基干开始,以树木胸径的6倍左右进行画圆,然后从圆外进行挖掘,用锋利的锯齿将根部锯断。土团要先用草绳捆绑固定好,防止土球松动。断根后要用木杆进行捆绑固定,防止大风吹倒。种植时再从所发新根处进行挖掘,可以大大提高种植的成活率。
3.5 抚育养护技术 在完成土壤处理、优选优育、移植栽种之后,就可以对移植栽培的苗木进行后期的抚育与养护,以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首先,就是要做好对树形、树冠的修整,如果不注意定期修整容易影响美观,因此必须重视萌芽期和抽条期的修理。其次要严格进行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尽量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来提升林业绿化工程的生态价值。第三,进行精细管理,保证合适的土壤湿度,土壤比较干燥时要及时浇水。雨水季节也要注意排水,挖好排水沟,防止涝害的发生。有条件的可以给苗木进行人工输液,补充树木所需的营养和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