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男
[摘要]音乐活动是幼儿园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是将来工作在幼儿园的一线教师,钢琴演奏是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手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于生源音乐基础差、钢琴教师不懂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理论知识、钢琴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评价考核机制不科学、实践机会少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的钢琴学习一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何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弹奏技巧,本文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现状,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项相应的对策,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钢琴的能力,并且希望能够带给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师一点启示。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9-0062-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强调艺术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前儿童在音乐实践中的体验、参与、表现、创造的过程,淡化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幼儿园工作的一线教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也并不像当初的旧观念那样,只希望幼教老师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这样的低要求了。在对教学有了更高要求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艺术修养、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众多的乐器中,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有宽广丰富的音域,有多声部的组织。[1]在近代传入我国,被大家认知。随后钢琴走进师范类学校,被幼儿师范专业列入必修课程,但在教学初期,教学计划与目标的设定并没有考虑到幼儿师范类学生的特殊性,导致在教学过程当中盲目模仿,过于专业的教学模式,使得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造成了一定的偏差。那么,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的钢琴水平是我们在教学中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同于普通艺术院校或者音乐师范类的学生,钢琴所学所用都是面向幼儿的音乐活动,所以钢琴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限的条件下,所学的内容能够满足幼儿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明确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当中才能找出属于学前教育专业特有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有属于自己的风格,才能更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钢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本身出现的问题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部分都是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通过高考文化课考试即可录取,并没有进行过关于学前教学学科专业的素质加试,所以大部分学生对学前教育中的艺术学科的知识并没有涉及,对于音乐类知识大部分的同学并没有任何基础,对于钢琴演奏也是更加陌生。并且早已经过了学习钢琴的最佳年龄,身体和年龄这个客观条件下已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音乐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导致的问题
音乐是幼儿大脑极好的营养品,调节大脑的功能,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还可以陶冶幼兒的情感。因此,重视幼儿的音乐教育对幼儿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幼儿园的一线工作者,在钢琴课的教学目标上不同于音乐教育专业及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但是大部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都毕业于正规音乐学院,对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理论知识了解甚少,所以就会出现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教学对象出现的问题不能准确及时解决、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学目标不准确等问题的出现。
(三)课程设置的问题
近几年来学前教育专业蓬勃发展,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求贤若渴,受供求关系影响,各高校都针对于本专业进行了扩张,众多的学前教育学生需要进行专业的钢琴学习,原来一对一的授课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生源的需求。所以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都相继开设小组课教学模式。通过“小组课”的声乐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节约教师资源,又加强了学生们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了坚固的基础。[3]并且按照学生的能力来分快班、慢班,这样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且在小组课当中也可以添加新的艺术形式,比如合奏练习、分声部弹奏、四手联弹、把手连弹等演奏方式,丰富课堂,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实践机会少,练琴时间有限
钢琴演奏需要长时间的技巧训练和刻苦的学习,学前教学的学生们练琴时间有限,曲目积累不够,所以学生整体的演奏水平有限。在课上学到的曲目,如果没有课下认真的练习,是没办法达到教学要求的。为了学生能在课下合理增加练琴时间,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按照各年级各班级来合理安排时间,进行琴房分配。让琴房的时间更有效率,更加出成绩。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很少有机会把钢琴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导致学生们不够自信,使学生在进行面试或是在日后的工作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将已经准备好的乐曲弹错音、弹错节奏等等一系列问题。
(五)传统考核方式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考核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一项重要的手段,高校常规的考核方式都是期末考试结合平时成绩的方式,平时成绩仅仅是由学生们的出勤以及课上表现来体现。这样就造成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出工不出力,人在心不在的现象。调整考核方式,结合阶段性评价,鼓励学生一学期都需要练琴,而不是期末考试之前的临阵磨枪。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改革对策
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钢琴水平,让钢琴课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针对高校学前教育学生的特殊性,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以下是我对如何提高学生钢琴水平想到的若干解决对策:
(一)重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提高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很有必要。普通高中通过高考录取的学生,由于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音乐基础很薄弱。通过音乐基础理的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不仅仅为钢琴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对即将要学习的声乐与儿童歌曲、奥尔夫教学法、音乐活动设计、舞蹈律动等专业课起到了辅助学习的作用。
(二)针对专业特殊性合理安排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学习
常规的钢琴教学都是用传统的钢琴教材,经过几十年的传承与发展,钢琴教学系统显得尤为完善,但是这样的钢琴系统学习并不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钢琴演奏类课程为两年,按照专业特殊性应分为钢琴基础(一)、钢琴基础(二)、儿歌即兴伴奏编配、儿歌即兴弹唱四门课程,每门课程各占一学期。在教材选择上应摒弃传统的钢琴教材,在钢琴基础阶段启用幼儿师范系类钢琴教材。
(三)增加音乐欣赏类课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通过欣赏中外音乐名曲,领悟名曲的思想精华,可以使学生心灵受到洗礼和教育,培养健全人格。[4]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体会生活之美、用音乐传递心灵之美。弥补学生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所缺失的音乐修养,是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四)设定合理、综合、科学的评价机制
如果把期末考试改成每月一次的月考,增加考核的频率,对学生的学习施加适当的压力,使学生有效运用每节课的课堂时间,避免了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的情况。随着考核次数的增加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升,一学期四次的月考,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更有效地克服了学生期末紧张的情绪,增强自信心。也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测评的机会,即便一次没有发挥好,还有下一次可以更加努力完成。
(五)在各项展演活动中增加钢琴弹唱节目
在院系组织的各项文艺演出中,加入钢琴的表演形式,以独奏、四手联弹、六手联弹、儿童弹唱串烧等节目类型出现,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这样的活动既检验了学生平时所学,也锻炼、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参与演出整个过程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公办幼儿园硬件教学设备越来越完善,民办幼儿园也在蓬勃发展,钢琴已经走入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对于未来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钢琴学习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水平需不断提高,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师资。 正确引导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创造音乐,通过对课程的改革,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更加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钢琴之路。
注释:
[1]许凤.师范院校钢琴专业教学方法探索[J].黄山学院学报,2011,13(02):129—131.
[2]唐丹妮.幼儿教育发展阶段中音乐教育重要性[J].科學大众(科学教育),2016(08):86.
[3]杨永蕾.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初探[J].群文天地,2012(14):167.
[4]张明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思考与建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5):110—112.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