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乳晕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短期临床效果观察

2019-07-02 07:58:14王振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1期
关键词:麦默通瘢痕乳房

王振彬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乳腺疾病, 良性肿瘤占据大多数, 25~30岁女性为高发人群, 引发原因包含雌激素分泌紊乱、饮食因素等。临床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时, 手术为主要方式, 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采用传统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时, 术后双侧乳房对称性比较差, 且瘢痕较长, 降低患者乳房美观度, 使患者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1]。近几年研究指出, 乳腺纤维瘤治疗中采用经乳晕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后, 可促进治疗效果提升, 并提高患者术后乳房的美观程度。本院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时, 采用经乳晕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方法, 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114例乳腺纤维瘤患者, 年龄18~47岁, 平均年龄(32.2±5.1)岁;肿瘤单发94例, 多发20例;肿瘤直径0.6~2.9 cm,平均直径(1.4±0.5)cm;肿瘤位置:乳头外上象限52例, 乳头内下象限28例, 乳头外下象限24例, 乳头内上象限10例;肿瘤与乳头距离:≤3 cm 86例, >3 cm 28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乳腺纤维瘤诊断标准;②均为女性, 年龄>18岁;③肿瘤直径<3 cm;④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 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肿瘤为恶性或伴有其他恶性疾病;②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③重要脏器功能存在严重障碍。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7例。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患者采用经乳晕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具体方法为:手术区域消毒工作常规开展, 完成后铺巾, 配置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 以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为依据, 穿刺针采用8G或11G, 穿刺时麻醉药物选择1%利多卡因, 局部麻醉以由浅至深方式逐步推注, 达到乳腺间隙后停止;随后,麦默通选择为Position模式, 患侧乳腺利用8G旋切刀切开,切口长度3 cm左右, 超声引导下, 向肿瘤深面插入麦默通穿刺针, 同时, 模式调整到Sample模式, 对准病灶部位, 采用旋切刀多次切割病灶, 真空泵抽吸操作与切割同步开展, 在病灶周围进行1~2刀的旋切, 保证能够完全切除病灶;穿刺点使用无菌纱布包扎, 并压迫局部15 min, 完成后实施弹力绷带加用包扎。术后, 包扎需维持12~24 h, 避免发生血肿或淤血。

1.2.2 对照组 患者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 具体方法为: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 外伸并上举患侧上肢, 直至枕后, 局部麻醉药物采用1%利多卡因, 以患侧乳头为中心, 做放射状切口, 经高频电刀切开皮下组织, 分离操作沿着乳管方向进行, 至肿瘤处后即可停止分离, 放射状切开病灶边缘, 游离病灶及其周围组织, 切除病灶, 完成后利用电凝方式止血,再依次缝合皮下组织、皮肤及腺体,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相关(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住院时间)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住院时间分别为 (8.2±2.1)min、(3.9±1.6)ml、(3.8±1.8)mm、(2.9±0.8)d、(3.1±0.6)mm、(3.8±0.9)d,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住院时间分别为 (13.9±2.5)min、(10.8±2.7)ml、(20.8±3.5)mm、(6.5±1.5)d、(19.6±5.9)mm、(7.2±1.1)d,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长度(mm) 切口愈合时间(d) 瘢痕长度(mm) 住院时间(d)观察组 57 8.2±2.1a 3.9±1.6a 3.8±1.8a 2.9±0.8a 3.1±0.6a 3.8±0.9a对照组 57 13.9±2.5 10.8±2.7 20.8±3.5 6.5±1.5 19.6±5.9 7.2±1.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 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皮肤瘙痒, 1例局部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为3.5%(2/57);对照组患者发生4例皮肤瘙痒, 3例局部感染,2例乳房畸形, 并发症发生率为15.8%(9/57)。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是乳腺疾病中较常见的类型, 多数患者的肿瘤为良性、单发、直径<3 cm, 且单侧发病占据大部分, 双侧发病患者仅有少数。通常, 乳腺纤维瘤发病后, 除了肿块存在于乳房内, 其他明显临床症状并不存在, 但少数患者因合并发生乳腺增生, 导致乳房胀痛感在月经前出现[2]。

临床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时, 手术为最佳的治疗方法,不过, 并非所有乳腺纤维瘤患者确诊后要立即实施手术治疗,应严格选择良好的手术时机。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发展, 乳腺纤维瘤患者对术后乳房的美观程度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临床中一直在探寻更为有效且兼具美观性的治疗方法。以往, 临床主要采用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患者, 尽管手术效果较好, 但术后双侧乳房不对称现象较易发生, 且由于手术采用放射状切口, 使切口明显的存在于乳房皮肤区,并具有较长的瘢痕, 降低乳房的美观程度, 与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审美要求不相符[3]。

近年来, 临床开始采用经乳晕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 其在疗效及术后乳房美观性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目前, 在微创活检医疗技术中, 最先进的属于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 该系统研发公司为美国强生生物科技公司, 由两部分构成, 分别为旋切刀、真空吸取装置, 可对乳腺内疑似病灶反复的切割, 实现完全的切除病灶, 预防疾病复发[4]。麦默通旋切术开展过程中, 切口在乳晕部位切开, 因乳晕部位具有较深的皮肤颜色, 且皱纹较多, 对于术后残留的切口瘢痕, 可有效遮盖, 使乳房美观度提升, 并使乳房外形得到良好的维持, 提高患者对手术美容效果的满意程度[5]。

本研究分析经乳晕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的优势, 具体为[6-8]:①可较为准确的定位深部病灶及微小肿瘤, 提高病灶切除准确率, 减轻对机体的损伤, 而传统术式只有肿瘤直径较大时才能发现, 为达到彻底清除病灶目的, 临床有时会实施广泛切除术, 导致损害患者机体;②手术切口小, 尽管病灶具备较远的距离, 也不需要另行切口, 在乳腺内部就可以直接达到并切除多个病灶, 同时, 术后缝合工作无需开展, 有效的减小瘢痕长度, 与患者美观度要求更为符合, 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③手术穿刺过程中, 穿刺针选择空心穿刺针, 避免肿瘤脱落现象的发生;④精确度比较高, 术中病灶标本取样可广泛、大量的进行, 与常规手术相比, 该种手术可获得8倍以上的取样标本量, 大大降低病理学检测的假阴性率;⑤手术操作简单, 15 min左右即可完成手术, 促进手术出血量大量减少, 并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综上所述, 乳腺纤维瘤治疗中, 应用经乳晕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 能够明显的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切口愈合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 减小残留的瘢痕, 同时, 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避免术后双侧乳房不对称问题的发生, 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麦默通瘢痕乳房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真空辅助乳房活检与旋切对乳房活检及肿瘤切除的效果及安全性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边疆某院开展麦默通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肿块的护理体会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31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