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三甲专科医院建设研究型医院的实践与探讨

2019-06-26 03:06:22宋智SONGZhi隗铁夫KUITiefu
医院管理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级职称论著研究型

□ 宋智 SONG Zhi 隗铁夫 KUI Tie-fu*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achievements of a tertiary special hospital in Beijing since the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strategy was put forward in 2014, an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construction by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internal causes. Methods Descriptive analysis and Chi-square test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of talent introduction,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papers published by senior title doctors in a tertiary special hospital in Beijing from 2010 to 2018. Results After 2014, the hospital strengthened the talent introduc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The educational structure of senior title doctors became optimized. The number and total impact factors of published SCI papers, and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about clinical translational research all improved. Conclusion To develop into a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the hospital should focus on talent training and talent echelon construction, create a favorable soft environ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or medical talents through various ways, inspire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for research in medical talents, and stick to translational medicine all the time.

研究型医院建设是以医学科研推动临床技术水平提升、推动人民群众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1]。2014年北京某大学附属三甲专科医院提出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战略规划,参考《中国研究型医院建设指南》有关建议[2],制定了确立医院愿景、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鼓励临床转化研究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推动医院的转型与发展。

临床医师是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医、教、研全面发展的重任[3]。临床医师的科研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可反映研究型医院的建设进程。本文通过梳理北京某大学附属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10-2018年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情况以及晋升医师系列高级职称人员论著发表情况,了解该医院2014年提出建设研究型医院战略规划及实施四项举措后,在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鼓励临床转化研究取得的成效,分析原因,查找不足,为进一步提升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北京市某大学附属三甲专科医院2010-2018年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及人事档案材料。梳理2010-2018年该医院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情况,同时以2010-2018年64位晋升主任医师和120位晋升副主任医师的临床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职称评审留存的档案材料,获得研究对象申报晋升高级职称发表论著相关的指标信息,具体包括:职称评聘年份、学历、拟晋升职称、发表论著的分类、发表SCI论著数量、发表SCI论著总影响因子、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著的数量等。根据发表论著内容分为临床转化研究、临床病例研究以及临床药物试验研究(临床药物试验研究仅内科医师涉及)三类。

2.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对不同年度晋升医师系列高级职称人员在任职期间发表论著的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对2014年前后晋升高级职称医师的学历变化采用Person卡方分析。本研究所有相关统计分析利用Stata12.0完成。

结果

1.各年度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情况。在人才引进方面,2010-2018年该医院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12人共计25人。2014年提出建设研究型医院战略规划及实施四项举措后,该医院增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每年引进2~6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见表1)。该医院在2016年引进了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为其配备了研究团队,主要从事临床基础和转化研究工作,近年致力于综合利用高通量测序和多组学分析技术,系统阐述食管鳞癌及食管早期病变的分子变化网络,为癌症进展和早诊早治提供分子靶标和治疗对策。在人才培养方面,该医院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实际情况,建立人才分层培养机制。对于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骨干人才,通过创造出国深造机会、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为其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对于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科带头人,则在提供科研条件支持外,给予一定的科技创新自主权,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能动性,开展特色创新项目,组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团队。自2014年起,该医院每年入选各级各类人才项目10余项,30余人次;在上级主管行政部门对22家市属医院进行的绩效考核中,在体现人才成果的重要指标“每百名卫技人员中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成果”的考核排名历年均名列前3名。

表1 医院高级职称人才引进情况

2.晋升医师系列高级职称人员论著发表情况。2010-2018年该医院晋升医师系列高级职称人员年发表SCI论著数、SCI论著总影响因子呈现上升趋势(见表2),发表SCI论著数量从2010年的6篇上升到2018年的62篇(年增长率33.9%),发表SCI论著总影响因子从2010年的15.97分上升到2018年的184.54分(年增长率35.8%)。2014年提出建设研究型医院战略规划及实施四项举措后,晋升医师系列高级职称人员年发表SCI论著数和SCI论著总影响因子显著提高,年平均发表SCI论著数从2014年前的18.25篇上升到2014年及以后的48.40篇(增长率165.20%);年平均发表SCI论著总影响因子从2014年前的41.59分上升到2014年及以后的141.53分(增长率240.30%)。

表2 晋升医师系列高级职称人员发表科研论著情况

2010-2018年该医院晋升医师系列高级职称人员发表的论著类型以临床病例研究为主,其次为临床转化研究和临床药物试验研究(仅涉及内科临床医师)(见表3)。2014年提出建设研究型医院战略规划及实施四项举措后,晋升医师系列高级职称人员发表临床转化研究和临床药物试验研究类型的论著数量逐年增多,此两种类型的论著年平均发表数量从2014年前的13.50篇上升到2014年及以后的36.60篇(增长率171.11%)。各年度发表临床病例研究类型的论著数量保持稳定。

3.晋升医师系列高级职称人员的学历情况。2014年提出建设研究型医院战略规划及实施四项举措后,该医院晋升医师系列高级职称人员的博士学位占比较2014年前明显提高,博士占比由2014年前的70.3%提高到2014年及以后的85.0% (见表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1.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成果。根据秦银河、连斌、李继胜[4-6]等学者的研究,评价研究型医院的几个重要的要素是:人才队伍、稳健的科研创新能力、高效的转化医学能力。如前所述,该医院2014年提出建设研究型医院战略规划及实施四项举措后,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能力、转化医学能力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首先,该医院自2014年起,对外加大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人才引进,促进弱势学科的发展;对内重视人才培养,医院的人才成果指标多年在市属医院中名列前3。第二,科研水平持续提高,2014年及以后晋升医师系列高级职称人员发表的SCI论著数量和影响因子较2014年前显著提高。第三,2014年及以后,晋升医师系列高级职称人员发表的临床转化研究和临床药物试验研究类型的论著逐步增多,反映出医院临床医师开始重视临床转化研究,并具备了一定的转化研究能力。由此可见,该医院2014年提出的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思路方向正确,成果初显,具有强大的后劲和发展潜力。

表3 晋升医师系列高级职称人员发表不同类型论著情况

表4 2014年前后晋升医师系列高级职称人员学历情况

2.建设研究型医院面临的挑战。随着建设研究型医院的程度不断深入,该医院在建设过程中面临重大的挑战。首先,临床转化研究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如前所述,虽然自2014年后,临床医师发表临床转化研究方面的论著数量逐步提高,但发表的论著仍以临床病例研究为主。其次,在医院激励临床医师、科研人才提高科研产出的同时,容易出现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脱节现象,不能完全做到科技创新的“思路来源于临床、成果回归到临床”。

3.应对挑战的有关策略。为了应对上述挑战,保障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战略顺利实施,首先,应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抓好顶层设计,做到可持续发展。第二,临床医学人才是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核心,重视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和顶尖人才、培养未来人才是关键[7]。大学的附属医院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不断充实自身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实现医院人才的战略储备,从而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到医院中来,使人才队伍国际化、高层次、多元化,既要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更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使人才流动起来。第三,营造科研软环境,使临床医生自发的提高科研积极性及创造性。通过为临床医师搭建科研共享及国际交流平台,发挥医院的综合优势,整合院内资源,把医院放在国际背景中,对标国际一流研究型医院,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提升研究型医院的水平。第四,在医院转型过程中,将转化医学贯彻始终,通过设立有效的协作沟通平台,打通基础科研成果向临床实际转化瓶颈。

结论

建设研究型医院人才是核心,提高科研水平和转化医学能力是手段,医院在确立“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整体战略规划后,应以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为抓手,通过多种方式为医学人才创造科研软环境,激励医学人才自发的提高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将纯临床型思维逐步向临床转化研究的思维过渡,以转化医学贯彻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始终。

猜你喜欢
高级职称论著研究型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看各省职业农民如何拿到高级职称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9-03 01:08:58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0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30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RBAP96 Mediates Radiosensitivity of Breast CancerCellsviaInteractingwithRetinoblastoma Protein
中美两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对比研究
Relative Expression of Indicators for Wound Age Estimation in Forensic Pathology
法医学杂志(2015年2期)2015-12-23 07:21:02
上海 率先实施高级职称全行业评审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