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馨凝
摘 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石油资源紧缺的问题,国家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重点发展项目。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和现状进行回顾,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比亚迪汽车为例,分析比亚迪近五年的财政补贴收入和研发支出费用,得出政府的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的结论,为政府日后着眼开展新能源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方向。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效应评估;比亚迪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9-0149-05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我国汽车领域的改革创新。2018年6月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着重强调对环境污染的整治,大力发展绿色出行的系能源电动车。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原因有三点:一是新能源汽车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二是由于燃油汽车高强度的尾气排放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环境污染,如全球变暖、重度雾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三是石油资源严重紧缺,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临海岛屿下蕴藏着大量矿产石油资源,但是人口数量庞大,汽车产业的销售量也是逐年递增,导致供不应求。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缓解石油资源短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相比发达国家起步晚,但是就近几年的技术水平和销售量而言,前景将一片大好。
由图1可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从起初的8 000辆到如今的983 000辆,在这近七年中,随着我国人均GDP的高速增长,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再只停留于数量。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除了品牌外观外,汽车的理念和驾驶体验显得更为关键。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新能源车可以有效地缓解环境污染的压力,在石油资源匮乏、石油价格上涨的大环境下减轻交通成本,也可以感受到不同于燃料汽车的全新驾驶体验。基于现有的发展趋势,预计2019年可以达到1 115 000辆的庞大规模。
此外,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领域的广泛普及离不开政府补贴政策的大力支持。通过介绍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变化,了解到行业发展现状,并以龙头企业比亚迪为例,探究出新能源补贴政策与企业效应的关系,提出对补贴政策完善的建议,对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和现状
1.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得飞速发展,与政府补贴的杠杆作用密不可分。2012年,政府刚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大力提倡购买新能源汽车,按照车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补贴规则:节能乘用车和非插入式混合動力车补贴3 000元;插入式混合动力车补贴4 000~50 000元;纯电动车补贴60 000元。2013年初步下调补贴比率5%,2014年初步下调补贴比率10%,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都采用电用行驶里程为标准进行补贴。2017年大幅度调整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补贴规则:从整车能耗要求、续航里程要求、动力电池标准要求,同时严格规定了电动乘用车的要求,避免滥竽充数的骗补现象,这也是新能源电动车补贴制度上的一次大改革。
2.新能源补贴政策的现状。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这双“无形的手”似乎掌控全局。为了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并在近几年不断更新完善,达到公平自愿有序的市场交易。政府的扶持政策主要是财政与税收这两个关键点。对于有关企业,政府给予大额的财政补贴用于技术研发从而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加大研发生产力度,推进产业技术发展。除了财政补贴外,还有针对消费者和企业单位的不同税收优惠,在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可以享受免除车辆购置税。此外,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动车还可额外享有免除消费税的优惠。同时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商,如果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可以按15%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并允许按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
从图2中的数据可知,2017年较2014年翻了大约7.7倍,可见国家对于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2012—2015年,国家出台的新能源补贴政策规定续航里程数达到150公里可以申请补贴优惠,地方政府采取“1+1”的补贴优惠。当然这对于标准的新能源汽车来讲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产商想要从中牟利,可以成本低廉的汽车进行改装,安装续航里程正好达到150公里新能源电板,再将这改头换面的“仿新能源车”以高价卖出,从中不仅可以赚到售价与成本价的差额,还可以骗取政府补助。此后,大量的“骗补”行为使得政府无奈抬高了补贴门槛,这也是图2中2014—2016年补贴净额没有出现巨大差异的原因。如果汽车企业一味追求自己的私有利润,而没有将补贴资金运用到新能源技术研发上,将导致政府补贴政策无法更好地推进。
二、新能源补贴政策效应评估——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为一体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蝉联三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及后起之秀。不过该企业不满足于此,提出“542战略”,规定新能源汽车全新的性能、安全、油耗标准,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最重要的动力电池核心技术,拥有可以将新能源汽车广泛普及的商业化技术和条件。在比亚迪今年280.26亿元的总收入中,新能源汽车营收达181.73亿元,占比亚迪总营收的比例为34.84%,是比亚迪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比亚迪还致力于“三大梦想”计划,目标用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解决石油问题带来的全球环境污染和经济停滞,希望用科技创造美好生活。
从比亚迪公司政府补贴趋势图和企业研发支出趋势图综合分析企业绩效。从图4趋势可以看出,2012—2014年和2016—2017年有两个涨幅,且后者的程度比前者大。结合图5企业研发支出分析,2012年是国家第一次出台关于新能源补贴政策,也是作为比亚迪公司和戴姆勒公司合作宣布跻身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第一年。由于比亚迪是当时少有的能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企业之一,国家为了鼓励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初出台的政策对新能源车型门槛低,使得比亚迪公司享受的补贴达到了5亿多的起始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武.新能源汽车种类及其关键技术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8,(3).
[2] 来向红.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0).
[3] 朱耘.比亞迪“新王朝”未稳补贴退坡业绩承压[J].商学院,2017,(5).
[4] 张岚,张芳芳.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补贴政策现状及其分析[J].时代金融,2017,(33).
[5] 马建,刘晓东,陈轶嵩,汪贵平,赵轩,贺伊琳,许世维,张凯,张一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公路学报,2018,(8).
[6] 朱龄.新一代比亚迪唐的“一大步”能否成为新能源汽车向前的“一小步”?[J].汽车纵横,2018,(7).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causes the air pollution and the petroleum shortage.The government publishes the policy called《The 13th five-year pla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development》 and weaves the new-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into key development projects.By reviewing the subsidy policy and the recent situation.Whats more,take the leading enterprise-BYD as an example,analyze its subsidy income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 from 2012 to 2017.It shows that the subsidy has a strong promotion to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And it also provides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to boost the new-energy techn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new energy automobile;subsidy policy;effect assessment;B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