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身为一名教师整个人格的反映,教师个体潜能得到实现时的一种持续的心理和生理体验。教师职业幸福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定义,即使是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教师职业幸福感也有着不同的定义。
关键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的工作质量;教师工作现状
1 什么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笔者简单的理解为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所处的心态决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状态和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现场表现,当一名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有了好的心态时,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有了好的心情。众所周知,好的心情是可以向周围环境进行广泛传递的,一个心情好的教师必然会感染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生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经过浸染也会变得开心和愉快,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深入有效的开展。
2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2.1 教师总体幸福感现状
当教师从事这个职业获得的回报渐渐地变少的时候,教师就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消极情感和悲观情感态度,对教育教学工作懈怠和不满,用一种消极不主动的心态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种情绪情感无论是在教师的生理方面还是在教师的心理方面都会表现得及其强烈,在生理上具体表现为对学生、对家人、对同事、对领导性急易怒、语言狂妄,在情绪上具体表现为教师缺乏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以消极的心态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此时的教师具有一种衰竭和无助感,在教育教学方面教师也会投入很少的时间和能力,进而导致教学质量的大幅度降低,学生收到的教育的质量大大降低,在某种程度上浊化了教育环境。
2.2 教师处于不同级别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幸福感
学校级别的高低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学校的级别的不同就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教师能够获得不同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熏陶,这一点对于教师而言更意味着获得不同的知识和文化资源,对教师未来职业发展还有一定的影响。处于级别不同的学校的教师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学校的级别高低与否就意味着校园组织文化的优劣,意味着教师个人发展机会的充足与缺乏,工作条件的优或劣,教师的社会地位的高低与否,教师所获得的经济待遇的高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受学生家长重视的程度等各个方面均直接受学校级别的影响。
2.3 不同性别之间的幸福感比较
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职业满意度不同。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相比较于男性教师女性教师普遍比男性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高。在一些地方的师范院校,师范生的男性女性的比例严重失调,女性教师的数量远远超出男性教师的数量,从某种意义上说,男性教师的就业机会和升职机会比女性教师多了好多,当两种性别的教师同时都考进了同一所学校成为一名教师,男性教师由于性别的关系,在学校中更容易被委以重任,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男性教师更加容易评级评职称。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更能体会到在工作当中获得的成就感和满意度,女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幸福感不高,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满意度不高。
3 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
3.1 对教育教学职业的热爱
笔者认为那些将教育教学事业看成苦役,或者说是进行教育工作是为了达到谋生、贏得职位和地位的手段的教师们,根本无法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获得任何乐趣,她们只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之外感到幸福和乐趣。身为一个教师,应该把教育教学事业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倾注自己毕生的精力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事业,把自己班级里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给她们足够的关注和足够的爱,帮她们解决困难,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真正的爱上孩子的教师职业幸福感也就越高。
3.2 学生学习的成长发展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大大提高了。对于教师来说,教育事业不仅仅是一项工作,它还是一种充满爱的教育,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时间阶段的孩子们各自的内心感受,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与教师对孩子们无私的爱和发自内心的对工作的热情。这种发展不仅是教育能力的增强,也是个人整体的成长,真正爱学生的教师,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教师的内心更是无比欣喜。
3.3 工作和工资的稳定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工作和工资的稳定关系密切,教育教学事业与社会上其他行业相比,它具有一中它自身特定的稳定性,无论一个地区的经济是否发达,工作流动大还是小,教育事业有稳定的收入,工作的变动性小,这一特征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生存压力,使教师能够更好更快更满意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进而使孩子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3.4 家长们的肯定与支持
与教师工作有关的人际关系圈中,学生家长发挥重大的作用,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牵动老师的心。因此应该鼓励孩子家长尊重教师,家长不能带头诋毁和变相不尊重教师。学生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身为家长应该起好带头作用,积极配合教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随时与教师保持联系,欢迎教师进行家访,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亲子活动,不简单的把孩子的学习全部交给教师。
4 如何获得教师职业幸福感
4.1 孩子们的关心和爱
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中,学生对教师的真诚的爱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是最大的安慰和报答,是教师能够体会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原因。学生真挚的关心和爱能够为从事教育教学事业的教师带来一定的教师职业幸福感。小学生是有感情的,她们清澈的眼睛里透露出干净、单纯,笔者认为一切形容美好的词汇来形容学生的眼睛都不过分,她们的眼中不存在虚伪更不存在做作,单纯的只具备真挚。师生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幸福场。此时的教育不再是压制、痛苦、教条,反而成為了一种享受、共同探索真理、体味幸福的世界的活动。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时刻引导孩子关心教师,拿一颗真诚的心去爱教师。
4.2 源于学生的进步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同样也来源于自身教育方式的优劣程度、自身教育情怀的以及自身的教育境界的优劣。师生之间的情感融合度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的时候,此时的教师拥有较高的教师职业幸福感;在师与生共同开发、探究,学生表现突出且极大程度上出乎教师意料时教师表现出极大的教师职业幸福感;在课后,教师勤于反思。能够使教师在伴随着价值的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到身为一名教师自身力量的增长。当自己辛辛苦苦教育的学生取得很大的进步,教师内心也一定是无比欣喜,学生的进步会大大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4.3 学校领导的支持和肯定
学校领导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颇大,具体体现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对待教师的态度。因此,学校校长应该充分信任教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充分的信任;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不随意干预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轻易打断或终止课堂。学校领导应该把课堂还给教师,给教师一定的空间,不随意进入课堂听课,不随意打断正在授课的教师。据研究,在芬兰的小学,学校校长是不允许随便进入教师的课堂的,即使是有其他学校想进行交流,也要跟授课教师签署听课协议,经过教师的同意后,方可进入教室。
参考文献
[1]陈云英,孙邵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测量研究[J].心理科学,1994,17:3.
[2]张忠山.上海市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0,3:339-42.
[3]杨婉秋.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243.
作者简介
郝梦(1996-),女,汉族,天津市,硕士研究生,小学教育,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