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流通为背景谈图书馆流通部创新管理模式

2019-06-17 01:22:54杜景春
卷宗 2019年15期
关键词:服务模式图书馆

杜景春

摘 要:本文分析大流通背景下的图书供给方式,着力构建完善的图书流通服务体系,丰富图书资源的供给方法,在个性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服务理念下,不断是高图书馆流通部的图书管理质量与读者服务工作效率。

关键词:图书馆;大流通;服务模式

大流通背景下要求建立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强调围绕着读者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图书资源供给,着力解决传统图书流通服务问题,达到个性化的图书服务目标。大流通背景强调图书馆的流通部优化服务工作模式。

1 大流通背景下图书馆流通部发展趋势

1)大流通理念。大流通理念指的是一切用于交换使用价值的流通方式,大流通理念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和一站式服务理念下的流通,强调各种图书资源综合配置,设置综合性的流通服务部门,满足读者对各种图书资源的使用需要。大流通理念下的图书馆流通服务实现了藏、借、阅、咨等活动的综合,大流通模式是综合管理的模式,对于提高图书的流通效率有重要意义。

2)服务价值。大流通背景下的图书馆流通部进行了服务资源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图书资源服务的创新性,实现了纸制图书与图书信息的互动,广大读者可以个性化的获得图书信息资源,了解图书馆的概况,满足了图书馆资源服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大流通背景下的图书资源的获取更加便捷,可以网络环境下实现智慧化的图书资源获得,有助于读者个性化的掌握图书资源的供给应用时间,可以满足读者对图书资源的阅读偏好。大流通背景下的图书资源供给扩大了服务范围,有助于提高外借服务的,打破了图书资源的借阅限制,实现了图书资源的充分互动供给。

3)主要问题。大流通背景下的图书资源供给提高了服务的规模,增加了图书资源服务的复杂性,要求以创新性的方式提供图书服务。大流通背景下的图书供给延长了流通部的工作时间,对流通部人员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增加了流通部人员的工作员,强调流通部人员以更专业的技术手段开展图书服务工作,能够以专业化的手段满足读者个性化的借阅服务需要。

2 图书馆流通部开展创新管理基本原则

1)制度化原则。大流通背景下的图书馆流通部的工作模式、人员结构与服务方式都面临着创新需要。在新图书馆服务背景下应当创新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方式,构建完善的图书馆流通服务体系,强调根据流通服务工具与人员的变化梳理流通服务的制度。首先,订立标准化的流通服务工作程序,强调图书馆流通服务的标准,明确具体的流通岗位职责,达到高效开展图书流通服务目标。其次,还要加强流通服务规章制度的修订工作,注重提高流通服务的实效性,根据技术措施、读者需要与环境的变化对流通服务制度进行修订。第三,还要不断对新旧图书的流通需要创新服务模式,着力在保护图书资源的基础上强化流通服务的整体效率。

2)统一化原则。在大流通背景下有些图书馆的图书资源管理的较为分散,图书馆资源的管理未能形成统一的系统,图书馆与各部门之间对流通服务的衔接性不足。还需要在岗位明确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图书流通服务管理体系。首先,制定科学的岗位职责,做到岗位职责的细化,明确流通部门的具体责任,安排专业人员从事一线流通服务。其次,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尤其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提高流通图书信息的传递与供给工作,在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的扶助下提高流通部的整体工作质量和水平。第三,加强对读者的调研工作,切实建立图书流通的服务反馈机制,广泛收集读者的意见建议,找出流通服务改进与提升的必要活动空间。

3)宣传引导原则。提高图书馆流通工作的整体质量,促进图书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流通活动,体现出读者对图书馆的配合性,还要加强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宣传工作。首先,运用网站、自媒体、讲座与媒体宣传形式对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进行宣传,促进读者了解图书馆提供的各种图书流通服务措施,进一步分散读者对图书馆资源使用方式,降低单纯的外借服务压力。其次,基于媒体进行读者良好阅读习惯的宣传工作,促进读者提高爱护图书意识,引导读者规范性和安全性的下载使用图书资源。第三,还要积极的向读者宣传大流通制度,养成读者不乱放乱画的习惯,并且可以组织一系列的优化读者的评比活动,以促进读者尊重流通活动习惯,达到推动大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图书流通质量的目标。

3 图书馆流通部创新管理方式主要策略

1)打造图书流通服务平台。大流通背景下应当基于信息技术打造优质的图书馆流通服务平台,强调构建智能化的移动信息平台,将移动信息与图书馆的流通服务结合起来。首先,应当打造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流通服务活动平台,注重延续流通服务项目,创新流通活动方式,发挥图书馆流通信息平台的文献查阅、在线阅读、个性化推荐方面的价值,满足读者智能化获取图书资源的需要。其次,基于智能化的管理平台全面实现借阅自动化服务,通过流通知识平台满足读者自且查询图书信息和自助借助的服务需要,基于读者的具体需要打造24小时的全开放式图书馆,同时满足读者在网络空间进行信息共享需要。第三,在网络空间基于互联网+提供多种服务渠道,建立跨时空的图书资源共享服务形式,运用互联网+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图书信息,构建完善的图书资源供给体系,全面的满足读者自动检索信息需要,提高图书资源流通的效率。

2)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在大流通背景下提高图书馆流通部的服务质量,发挥现有图书馆流通服务人员的作用,适当信息化的流通服务工作环境,还要加强图书馆流通部人员的工作能力。首先,应当加强专业的流通服务工作培训,促进流通部人员掌握信息化的图书操作管理方法,提高流通部人员进行精准服务的能力,基于普及信息技术提高流通部人员开展智能化图书流通管理的能力水平。其次,围绕客户需要建立导向化与个性化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流通部人员的個性化资源供给能力,要求流通部人员提高对图书资源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流通部人员与读者保持良好的信息互动。第三,还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基于大数据技术促进流通部人员掌握读者的需要,要求流通部人员根据读者的阅读需要变化准确的提供图书资源,这样才能提高图书资源供给效率,满足读者阅读需要。

3)普及现代化的技术准备。大流通时代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促进图书馆资源进行互联互通的时代。在数字化技术广泛普及的当下,应当加强图书流通设施设备的建设工作。首先,提高图书馆硬件设备的建设水平,强调硬件技术的建设工作,注重提高图书馆的数据信息搜索能力,开发智慧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其次,加大图书馆的服务配送机制建设,注重根据读者的阅读需要进行电子图书资源的供给,同时打造智能化与无缝隙衔接的纸制图书上门服务体系,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第三,还要运用一系列的微博、贴吧、论坛等进行图书信息的发布工作,运用图书借阅榜单进行图书资源的宣传展示,基于大数据技术对读者进行个性化的图书资源推送,从而满足读者对个性化阅读资源的需要,提高图书供给水平。

4 结论

大流通背景下的图书馆流通部创新,应当基于信息技术提高服务读者的便捷性,提高流通部与读者互动的能力,更好的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要,在智能化的平台下不断提高图书资源流通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建强.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3(14):183.

[2]夏淑芳.浅谈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团队建设[J].怀化学院学报,2018(08).

[3]罗玲.浅谈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读者导读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7).

猜你喜欢
服务模式图书馆
图书馆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2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0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浅谈农业推广服务模式与创新发展
飞跃图书馆
加强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让阅读引领未来
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 10:43:04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基于用户馆文献传递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物联网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