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时间节律特征研究

2019-06-12 09:26:12刘玉凤王少春
浙江体育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节律体育项目节气

刘玉凤,王少春

(宁波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而发展[1]。现在来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表现出多种特征,如地域性、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等等,它们有的已被研究者们所证实,但仍然有一些特征缺乏系统的论述。从时间的维度上来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还存在时间节律特征。

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我国各族人民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宗教祭祀、军事等活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也是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体育活动[2,3]。另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受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所谓“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不仅仅适用于生物,对于物质文化来说同样也存在“适者生存”的规律。因此,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被筛选、淘汰、再筛选、再淘汰。据统计,截止21世纪初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存项目有1 000多项,其中有很多项目存在着消亡的危险,需要我们做好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工作。

2 时间节律

时间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是人类用来描述物质运动或时间发生过程的参数。大自然中众多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物质,小到分子、细胞,大到地球、宇宙,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生俱来的或为了适应周围环境而存在的有规律的现象,就是时间节律。这些现象的周期短到几秒、几天,长到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本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时间节律,是指中华民族体育在历史发展中因人为或自然因素呈现出的有规律开展的现象。

3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时间节律特征

查阅《中华传统体育志》、《民族体育集锦》及相关文献资料中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梳理出藏族、苗族、回族、俄罗斯族、汉族等50个民族的200多个传统体育项目,发现其具有明显的时间节律特征,分为年节律特征、季节节律特征、月节律特征、节气节律特征。年节律特征是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年为周期开展,且具有年节律特征的项目多具有节庆特征。季节节律、月节律、节气节律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季节、月、节气为周期,或是在特定的季节、月份、节气开展。

3.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年节律特征

根据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时间的统计,44个民族的133个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明显的年节律特征,即这些项目的开展频率是以整年为周期。各民族及其项目见表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年节律统计表。

表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年节律统计表[4,5]

此外还发现,具有年节律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多属于节庆体育。据统计,关于“节庆体育”的相关文献近些年呈逐渐增长的趋势[6]。所谓节庆体育即依附于节庆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多依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寒食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这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时间特征。

在表1所示的具有年节律特征的133项民族传统体育中,有37个民族的92个项目都表现出明显的节庆特征,占比达69.2%。主要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多是在我国重要的节日开展,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寒食节、中秋节,或各民族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如达芒节、达努节、望果节、火把节、古尔邦节、肉孜节,亦或是在婚丧、庆典、宗教祭祀、战斗演练、娱乐、收获后的庆祝活动、集会时、建新房等时开展,如:瑶族的打铜鼓与打长鼓每年或隔几年的“达努”节(祖娘节、盘古王节或瑶年,是瑶族人民最大的传统节日)举行,藏族每年达芒节的赛马射箭活动,纳西族在祭祀、宗教活动时的东巴跳等等。总之,每一个传统体育项目所依附的节日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这些具有年节律性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我国的节庆活动是密不可分的。

具有年节律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大多是一年开展一次,而节庆活动的开展大多也具有年节律性,一年开展一次、两次,或是两三年开展一次,且长时间遵循着这个规律,久而久之形成了以年为周期的时间节律特征。可以说具有节庆特征的项目基本都具有年节律的特征,而具有年节律特征的项目有一小部分没有明显的节庆特征。总而言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年节律时间特征主要是依附于节庆而展现出来的一种时间特征。究其原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年节律时间特征主要受人类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因此,具有年节律特征项目多以节庆为中心发散型开展,主要集中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此外,各节日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举例如下。

①春节是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很多的传统体育项目围绕这一节日而开展。在清代民间的行春之仪上就有很多的传统体育,如扭秧歌、踩高跷、荡秋千、还有传统的舞龙灯、耍狮子等内容,一直延传到当代;元宵节的百兽舞、五禽戏,景颇族的目脑节(大伙跳舞)等等。

②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如今被列为法定节假日,它也是我国重要的祭祖节日,同时也是我国农历24节气之一,每年一次,一直从古代延续至今。在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围绕这一节日开展了很多的人们熟悉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植树、插柳、拔河、走绳、踢毽等。

③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有说是纪念介子推,总之都是人们对美好的追求与向往。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划龙舟比赛,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划龙舟比赛,各地的形式不同。依托这一节日,端午节前后还有很多其他的传统体育项目如射柳、斗百草、划六龙船,汉族人民在五月初四开展的旋鼓活动等等。

④中秋节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月亮正圆,也寓意着团团圆圆,正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这时人们团聚在一起进行各种有趣的活动。其中包含了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如:抛绣球、打陀螺、抖空竹、背篓球等,这些项目一直伴随着中秋节,年复一年,延续到今天。

3.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季节节律特征

统计得出有42个民族的121个项目具有明确开展季节记载。其中,春夏季开展的体育项目共有93项,占比达76.9%,而秋冬季开展的体育项目共有28项,占比仅为23.1%。其中,春季期间开展的体育项目为68项,占四季总体育项目数量的56.2%。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四季分布统计见表2。

统计计算表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明显季节节律特征,即这些项目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春夏季开展较多,秋冬季开展较少,且春季最集中。

表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四季分布统计[4,5]

分析其成因,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受地理位置和地势条件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及夏季风深入内地。北面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蒙古,是冬季风的发源地,造就了我国季风气候,也就有了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为了适应季节的差异性,人们在不同季节的活动也是有所不同、有所倾向的。另一方面是社会文化因素,在长时间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人们的活动形成了一定的季节规律。总的来讲,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季节节律特征受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的影响。具体到各季节的项目来看又表现出很大的季节差异:

①春天阳气生发,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温度适宜,且刚度过很冷的冬季,受春季气候环境的影响,这个季节正是适宜运动的季节。因此,各民族在春季都回开展较多的活动,其中包含一些体育项目;此外,我国重要的传统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等也集中在春季,因此,受人文环境的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依附与这些节日在春季有较多的开展。

②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此时炎热的气候环境下,水上活动受到人们由衷的喜爱。因此,夏季的传统体育项目水上项目居多,如京族、傣族、赫哲族的游泳、潜水、划龙舟等项目,这不仅能够娱乐、健身,还能降暑。

③秋季是农忙季节,我国是有几千年农耕历史的国家,因此秋季的人们多忙于农耕。但娱乐活动并没因为农忙而耽误,受我国农耕文化的影响,此时的传统体育项目多是和农耕相结合开展的,一方面是表达人们祈祷丰收或丰收后的喜悦,如土家族为了庆祝丰收开展的打飞棒,寓意人们为了守护田野的庄稼,保卫自己辛勤的劳动果实;湘西苗族立秋时的赶秋节(秋社)这天,人们会通过打秋千、吹笙、歌舞等活动来预祝丰收和幸福[4,5]。另一方面也受到秋季气候环境的影响,如登高。

④冬季气候寒冷,这个季节我国各地普遍比较寒冷,因此活动多以取暖为目的,如:汉族的轧猪油渣,以互相挤轧,取暖为乐;还有流传于陕北与关中地区山乡农村在寒冷冬季开展的挤暖暖等等;冰雪项目受到北方人的喜爱,如鄂伦春族的皮爬犁,每逢冬季大雪纷飞的时候举行;回族滑冰车;满族的溜冰、滑冰,也有一些民族在冬季会有狩猎活动。

表3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上半月开展情况统计[4,5](N=55)

表4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下半月开展情况统计[4,5]

此外,有些项目不仅仅集中在一个季节开展,有的会在两个或三个季节开展。如:每到春季和秋季,满族的健儿们就会在教场演练骑射和举重;满族人民还会在春、夏、秋无冰季节进行双飞舞,又叫“二人三足赛跑”;侗族的男女青年会在春季和冬季开展哆毽运动;京族男女在春季和夏季进行游泳、潜水活动;门巴族的狩猎活动是在每年的夏季和冬季两个时期开展等等。

3.3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月节律特征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时间记载绝大多是以农历(阴历)为准,所以,此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月节律按农历时间进行统计。根据对26个民族的65项有明显上下半月区分开展的项目进行统计,得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明显的月节律特征,即这些项目的开展时间在上下半月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上半月开展的数量明显多于下半月。各项目开展情况见表3和表4。由表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有上半月(农历初一到十五)开展的有55项,占85%,在下半月(农历十六之后)开展的只有10项,仅占15%。

经统计发现,一个月中最受人们喜爱的日子一般在新月、上玄月、满月之间,也就是农历初一到十五的这段时间,并且人们颇为喜爱初一、十五、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这样的日子。比如:农历的二月十五和三月十五是侗族人摔跤的日子;畲族人会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三月三、分龙节(农历五月三十)和九月初九等日子开展他们最喜爱的登山活动;藏族的骑马点火枪多在正月十五;壮族的踩风车在正月十五;黎族的卡咯在三月三;壮族的抛绣球在三月三;汉族舞龙在正月初一舞至十五;苗族赛马在六月六日等等[4]。究其根源与我国古代的封建祭祀等活动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还发现,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一月份开展的数量明显多于其他月份。在统计的65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仅在一月份开展的数量有33项,占比高达50.8%。究其原因,与我国的文化环境有关,我国最重视的春节在一月份左右,春节前后总会伴随一些节日活动,如元宵节,春节家人团聚,人们为了表示相聚的欢乐,迎接新的一年,体育活动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一月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较多。总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月节律特征的现象是受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共同影响的结果。

3.4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节气节律特征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计算时间的方式。是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劳作总结出来的适用于农耕的经验,二十四节气反应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大自然产生的相应的变化,以此来指导农耕。这一经验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沿用至今,不仅仅在农耕上,在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就是以二十四节气命名,如清明节,正是在二十四节气的清明节气这一天。我国各民族很多的活动也伴随节气而开展,这也包括一部分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回族的环子捶,从冬至交九的第一天练起,每九天练一势子,共九势子;柯尔克孜族每年春分前后的“诺劳孜节”上都会有走马的活动;清明节前后各民族划龙舟、放风筝[4]。另外,还有很多传统体育的开展没有明确说明在哪个节气,但它们是围绕节气的时间进行的。

之所以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表现出节气节律特征,不仅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的节气代表了不同的自然气候环境的变化,也蕴含着我国人文社会中多样的传统文化。在节气变化时,自然气候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以各种形式的身体运动来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变化,以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增强在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命力。另外,节气的变化与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这时人们往往会开展各种活动来表达庆祝、祈祷,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作为活动内容的一部分融入其中。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有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等特征,在时间维度上还存在时间节律特征,主要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年节律、季节节律、月节律、节气节律等。年节律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频率以整年为周期,并且与我国传统的节庆相同步,主要集中在我国重要的节日,且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要目的;季节节律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差异性,其原因可归结为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文社会环境而形成;月节律特征表现出明显的上下半月的分布差异性,且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多集中在上半月;节气节律的特征是依附于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文化表现出节气的时间特征,这一特征的出现受自然环境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

综合分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时间节律特征存在的原因,主要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受人文社会环境的影响,以传承文化为主要目的;二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顺应自然变化为主。

4.2 建议

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时间节律特征研究,有利于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深入了解,有利于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时间节律特征除了本文概括出的较明显的年节律、季节节律、月节律、节气节律特征,还存在着一些较不明显的节律性现象,如日节律、时辰节律等等,有待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节律体育项目节气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魅力中国(2019年40期)2019-01-12 21:16:28
蚬木扦插苗人工幼林生长节律
慢性给予GHRP-6对小鼠跑轮运动日节律的影响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模拟微重力对NIH3T3细胞近日节律基因的影响
把握夫妻性节律
保健与生活(2012年5期)2012-06-04 23:07:01
24节气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