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重于治

2019-06-11 10:46:03张正明马艳
新班主任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命安全心理健康心理

张正明 马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发展研究所沃建中博士的一项调查表明:初中阶段存在中度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比例是14.2%,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是2.9%。所以,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专家学者都十分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工作机制,施行了一系列关爱行动和保障工程。

重视家庭教育,筑牢关爱“防火墙”

陪伴孩子,给孩子稳定、安全的成长环境。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升家庭的幸福指数和家教质量。在教育孩子时,规则明确,宽严相济,如有家规,家长应率先垂范,并始终如一地坚持。

沟通交流,减少隔阂和代沟。站在子女的角度换位思考,与子女有固定的交流时间,经常参加亲子活动,和子女建立友好平等的关系。

适度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学会给孩子减压。不单纯以分数论英雄,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发现苗头,及时疏导。

培养孩子对艺术和运动的爱好。艺术使人高雅,运动使人充满活力,让孩子通过才艺、运动获得幸福感,缓解压力。

强化学校教育,打造能量“加油站”

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工作模式。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课程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

减轻学生负担,回归教育本质。转变教育观念,着眼学生未来,让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思想负担,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求知、探索的乐趣,还生命以自由,让学习变轻松。

倾听学生心声,及时发现及时疏导。教师要创造机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思想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只有蹲下身来接近学生,才能及时解开学生的心结,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树立远大理想,追求人生价值。教育学生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重温那些在人类发展中做出贡献、青史留名的人物事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凡人小事,发现人性光辉,帮助他们理解人生的真谛,确定人生目标。

畅通交流渠道,护航生命教育。培养有资质的心理辅导员,开设心理咨询室;利用校长信箱、辅导员热线、网络平台、学校网站、校园论坛等洞悉学生心理动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朋辈关系,促进同伴沟通互助。

重视培养“逆商”,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与处理问题的技巧,增強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学生学会直面挑战,走出困境,让学生自立、自理、自强,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

学生身心健康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的第一现场,理应筑牢第一道安全防火墙。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必须成为学生心理的能量场、成长的加油站。家校齐发力,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何欣容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心理健康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新都区:强化工伤源头治理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守护“洲岛”民众生命安全的卫士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