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豪
摘要:近些年来,“互联网+”快速发展,并逐步渗透到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就此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P2P网络借贷作为我国互联网金融显具代表性的一种发展模式,它的出现极大迎合了当代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宜人贷公司作为该行业中的第一个上市公司,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虽然P2P行业受到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多家平台出现问题。但是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还是给予了肯定,大浪淘沙之下,众多P2P平台将被淘汰。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对宜人贷公司及其所处的行业发展进行一个分析,并在最后得出本人对分析结果的意见与看法。
关键词:风险投资;互联网;P2P
一、公司简介及经营过程
(1)公司简介
宜人贷是中国在线金融服务平台,由宜信公司2012年推出。宜人贷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为中国城市白领人群提供信用借款咨询服务,并通过二宜人理财"在线平台为投资者提供理财咨询服务。
2015年12月18日,宜人贷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海外上市第一股。宜人贷公司的管理团队主要有唐宁和方以涵,唐宁先生是宜人贷也是宜信的创始人,自宜信公司创立以来一直担任公司董事长以及首席执行官一职,并兼任宜人贷董事长。2014年12月,唐宁当选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会长,还担任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政策咨询团专家,中国小额信贷服务中介机构联席会理事长等职务。
(2)网络借贷平台的经营过程
在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个人的短期小额资金流转和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周转,借款期限比较短,一般都是控制在一年以内。但是到现在为止,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都有所不同,但是经营过程基本上都相同。经营过程中各方的行为步骤具体如下:首先:借款得人需要在平台上先注册,然后提交必要的信用材料。第二步:是后台管理中心对借款人提交的信用资料进行信用评定。第三步:如果通过审核,平台会将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进行公开,与此同时,借款人可以发布借款需求,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性的进行部分或者全部投标。第四步:资金筹措期满的时候,投标资金总额与借款总额相同时,则完成投标。如果投资金额仍未达到借款金额则,这项借款计划流标。第五步:倘若投标成功后,通过平台审核,将会自动生成电子借条。并且会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把钱打人借款人的银行账户里面。
二、信用风险分析
借款人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信用下降,不能按照合同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给投资人经济利益带来损失的风险。一旦借款人的实际操作中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无法按合同履行,偿还投资人本金和利息的时候,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就受到了挑战。引发信用风险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对借款人评级体系的欠缺,虽然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P2P网贷平台都会建立自己的一套评级标准,以帮助投资者辨别风险,但是这套标准是否奏效,有待观察。有些人只是表面迎合了评级标准,实际上这些人仍有很大的违约可能性。
第二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虽然P2P平台能进入央行征信系统,但是系统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对是否违约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在P2P平台上所记录的不良行为,在央行的征信系统并不会采取记录,造成平台之间存在沟通障碍,违约金额度低,自然自然发生违约现象就大大的增加了。
第三借款人信息透明度较低,由于平台缺乏披露标准,对借款方和借款项目的信息不明朗,虽然某些平台通过认证借款人相关的资产证明、企业资料等来进行审核,但仍然缺乏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情况、盈利情况等的审核。
三、宜人贷经营情况分析
在2015-2017年各季度中,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为33%,经营成本费用增长率平均为37%,净利润增长率平均为49%,净利润率平均为26%。在P2P信贷平台爆发“倒闭潮”、国家监管政策愈发严苛的趋势下,宜人贷公司却异军突起、屡创佳绩,尤其从2015年开始表现出强劲的持续盈利能力。虽然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强,我国借贷市场需求被进一步释放,但是在光鲜的经营业績背后,不能忽视其母公司宜信公司对宜人贷不断输入优质资产及客户,并置换出不良业务等关联交易起到的推动作用。
除了利润增长外,宜人贷公司摆脱了线下的依赖,完成了移动端的转移,显而易见的是,移动端更符合未来网贷平台的趋势。在借款端,2016年前三季度线上借款人数比例不断增加,第三季度已经达到59%,在线贷款量中有98.3%都是通过宜人贷移动应用促成的。但是,宜人贷公司目前坏账率的上升值得关注,在利润和规模不断突破的同时,坏账率上升是对于该公司进行风险投资时最大的隐患。
四、结语
由于宜人贷公司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通过对宜人贷公司的信用风险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P2P行业普遍存在坏账率上升,但是只有大公司能做到利润率同比上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加之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家稳控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之下。P2P行业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行业面临一轮大的洗牌。
参考文献
[1]何立中.从Lending Club看国内P2P借贷平台[J].金融市场研究,2015.33;40-52.
[2]董春丽.P2P全方位风险管控模式初探[J].价值管理,2016(29):71-72
[3]任伟.P2P网络借贷风险的监管应对研究-以P2P网贷平台平台为视角[D]华东政法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