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18.12-2019.1)

2019-06-10 12:59:34
广西民族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报广西民族

(本栏目特邀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塔娜博士主持)

一、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

当乡村振兴遭遇发展主义:后发展时代的人类学审思/李文钢,张引//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6).76~8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西藏政策演变探析:以六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为中心/魏少辉//贵州民族研究,-2018,(10).1~6

建构与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民族主义因素/张淑娟//广西民族研究,-2018,(6).1~8

民族区域自治法执行监督机制研究/丁鹏//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18 ~23

清朝多民族“一体论”及其政策实践研究/李克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12).25~31

想象与力量:民族国家建构因素博弈研究:兼论我国多民族国家治理的经验与启示/张善鑫//广西民族研究,-2018,(6).29~35

新时代民族统一战线建设的新路径/晏晓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6).31~36

新时代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践创新研究/赵新国,毛燕//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5~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价值逻辑/刘吉发//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1).1~6

二、理论研究

19世纪欧洲民族问题中的“族体”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解读/陈玉瑶//世界民族,-2018,(6).1~10

从“礼俗社会”迈向“法理社会”: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黄薇//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1).9~16

法国语境下的民族理念及其价值导向/张金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12).47~52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民俗学诞生100周年:郝苏民教学人生与学科建设访谈记/王彦龙//西北民族研究,-2018,(4).142~155

个人叙事与交流式民俗志:关于实践民俗学的一些思考/刘铁梁//民俗研究,-2019,(1).5~13

公民民族主义与团结主义:法国“民族团结”概念的内涵与源流/陈玉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12).53~58

技术作为一种文化与社会建构/章梅芳,[美]白馥兰//广西民族大学,-2018,(6).141~151

解构与建构:民族志书写的内在悖论探析/李银兵,曹以达//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1).1~8

人種同源还是人种多元?论美国种族主义思想的“科学化”进程/王业昭//世界民族,-2018,(6).21~28

生态语言学的概念系统及本土化研究方向/范俊军,马海布吉//广西民族大学,-2018,(6).100~109

实践民俗学:从理论到乡村研究/萧放,鞠熙//民俗研究,-2019,(1).28~42

西方世俗化理论的演变:叙事路径、争论与超越/徐兴文//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30~37

现代人类学的主要思想资源及其学理影响/岳大明//世界民族,-2018,(6).11~20

新时代民生概念辨析/童星//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1).19~23

“一带一路”在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理念、价值与实践路径/乌小花,艾易斯//西北民族研究,-2018,(4).21~29

影像民族志的曙光:爱德华·柯蒂斯与《北美印第安人》研究/朱靖江//世界民族,-2018,(6).40~51

三、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安多藏区曼巴扎仓的医学民族志/范长风//民俗研究,-2019,(1).136~143

被吃掉的文字:拉祜族文字神话与书写的人类学分析/张劲夫//民俗研究,-2019,(9).91~97

“不招不嫁”:大理白族现代婚俗现象研究/许沃伦//广西民族大学,-2018,(6).160 ~165

布依族数学文化研究: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孙健//贵州民族研究,-2018,(10).115~119

川西藏区人口流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意义/陈东//广西民族大学,-2018,(6).93~99

从“本土”到“海外”: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传统视域与时代延伸/杨文笔//广西民族研究,-2018,(6).63~70

从《越甸幽灵集》中的人君形象看中国“王道观念”对越南的影响/黄可兴,宋白灵//广西民族大学,-2018,(6).134~140

从解体易到融合难:“城中苗寨”变迁的法人类学考察:以贵阳市二桥苗寨为例/刘俊//广西民族研究,-2018,(6).55~62

从西南边境民居建筑看西南边民的文化认同:基于符号学的分析视角/黄健毅,潘淑琴//广西民族研究,-2018,(6).71~77

村寨镇化: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路径选择/李忠斌,陈剑//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51 ~58

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以上海田子坊为例/徐赣丽//民俗研究,-2019,(1).122~135

地方社会变迁与民间音乐传承的嬗变:以鲁西北地区临清架鼓为例/张晓蕾//民俗研究,-2019,(1).113~116

迭部藏族的家屋空间与文化表征:基于田野经验的人类学方法论探析/王含章//西北民族研究,-2018,(4).114~124

东乌珠穆沁旗定居牧民的家庭策略与多元合作/张昆//贵州民族研究,-2018,(10). 48 ~53

反思与构建:新疆维吾尔族民众国家认同研究:基于文化视角/原新利,贾军//贵州民族研究,-2018,(10).7~10

改革开放40年留学回国政策变迁动因分析/崔晓麟//广西民族大学,-2018,(6).210 ~216

共餐、组织与社会关系/[马来西亚]陈志明著,马建福、马豪译//西北民族研究,-2018,(4).80~90

古代埃及社会中的舍尔登人/孔繁倩,郭丹彤//世界民族,-2018,(6).96~105

贵州民族医药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开发状况及思考/翁泽红//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8,(5).1~34

贵州文化自信发展路径之思考:以做大做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为例/刘吉昌,聂开吉//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8,(6).1~24

基于文化圈理论视域的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地图/洪美云//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6).8~15

基于文化生态视角的传统手工艺传承研究/胡继艳//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43~50

剪纸艺术类非遗生产性保护实践效果探析/饶勇,杨岳轩,罗新//广西民族大学,-2018,(6).85~92

近十年西方种族歧视研究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基础:基于2007-2017wos数据的文献计量分析/陈·巴特尔,苏明//世界民族,-2018,(6).29~39

京族新型社会组织及其跨境经济合作功能探析/邓玉函,胡梓浩//广西民族研究,-2018,(6).154~162

荆州漢绣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桑俊,谢圣心//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8,(6).172~188

精英“依附式”生态社区治理的探索:基于陕西袁家村的启示/李志强,张一彦//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6).76~83

“来通”传入与唐人“罚觥”:以《纂异记·张生》为线索/高启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12).13~24

立春习俗中“春牛”的民俗谱系/雷伟平//广西民族大学,-2018,(6).166~172

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契约文明:以敦煌吐鲁番借贷契约条款形式研究为中心/燕海雄//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8,(4).25~43

论影像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崔莹//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38~42

民国时期县镇区域文化流播形态分析:以嘉兴地区评弹艺人的活动为例/张盛满//民俗研究,-2019,(1).98~105

民俗文化符号在当代油画语言中的重构与转换/史小可//民俗研究,-2019,(1).117~121

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法治保障探讨/宋才发,董占军//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12~17

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目标与途径:以延边大学为例/靳淑梅,朴婷姬//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8,(6).481~485

民族事务部际合作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效果:基于国家民委联合发文的视角/郝亚明,赵俊琪//西北民族研究,-2018,(4).91~102

民族团结进步州创建的文化机理研究: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冉红芳,田敏//广西民族大学,-2018,(6).44~50

明朝驿递制度对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赵平略//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8,(6).25~108

明代河湟岷洮地区的移民与边地文化变迁/武沐,陈亮//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113~121

明清时期大理地区的移民与村落社区/梁亚群//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122~129

乾嘉移民与武陵山区人口结构革命/龚义龙//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130~138

青海地区二郎神信仰流布及祭祀仪式考察/仁增拉青旺姆//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1).33~40

清代云南道教财产相关问题探析/杨金东//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24 ~29

清水江文书原地保护的文化解读与实践原则/杜薇,耿中耀//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8,(5).35~75

人类学视野下的冲绳文化探究/彭雪芳//世界民族,-2018,(6).52~61

日常实践视角下生活世界亲和性的嬗变与重塑/黄剑//广西民族大学,-2018,(6).110~117

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对策研究:基于中国东北与西南地区三个典型村寨的比较/候兆铭,姜乃煊//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8,(6).490~494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格局生成的路径探究/吴志敏//贵州民族研究,-2018,(10). 44~47

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的社会治理:流动公共服务/赵妮妮,靳连冬//贵州民族研究,-2018,(10).34~38

畲族服饰中传统元素的文化内涵及其应用研究/ 吕亚特,方泽明//贵州民族研究,-2018,(6).120~124

社会变迁中的饮食与养生:以广式老火汤为例/姚丽梅//民俗研究,-2019,(1).144~155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减贫:成效、问题与策略:基于西南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实地考察/王俊程,胡红霞//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6).62~68

实践中的文化遗产:看文化不见人/[韩]金光亿//西北民族研究,-2018,(4).70 ~79

台湾高山族“出草”习俗及其成因探析/董建辉,何茂旭//广西民族大学,-2018,(6).152~159

坦桑尼亚早期华人家族的形成与离散/刘东旭//世界民族,-2018,(6).80~87

天印茶的“土贡”身份与品牌建构研究/崔海洋,章正浩,康军//广西民族大学,-2018,(6).127~133

同妇女及青年男女生活有关的七夕节俗/赵逵夫//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6).1~7

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新实践/王维国,王石磊//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1).7~12

脱“俗”求“艺”:现代舞台化背景下传统秧歌的民俗因素分析/张娅妮//民俗研究,-2019,(1).106~112

瓦尔俄足节歌舞文化震后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范燕华,龙有成//贵州民族研究,-2018,(10).102~105

文化涵化、国别区隔及族群认同的楹联表征:中越京族楹联文化分析/戚剑玲//广西民族研究,-2018,(6).163~169

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以勾蓝瑶寨“洗泥宴”为例/侯玉霞,赵映雪//广西民族研究,-2018,(6).140~147

我国“直过民族”的三重跨越/王磊//广西民族研究,-2018,(6).78~84

夕昌藏族与科哇撒拉族的交往与互惠/旦正才旦//西北民族研究,-2018,(4).103 ~113

西南區域史视域下的明代黔江移民屯田研究/郭奇龙,黎小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12).40~46

喜茶“网红店”网络口碑的大数据分析/刘冰,张华思,罗超亮//广西民族大学,-2018,(6).118~126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文化品牌营造方略:以壮族天琴文化为例/金书妍//广西民族大学,-2018,(6).51~55

乡村振兴背景下壮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审美人类学视域/王敦//广西民族研究,-2018,(6).131~139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新乡贤培育对策研究:基于广西百都乡农村新乡贤的调查/韦幼玲,刘海仁,史兵方//广西民族研究,-2018,(6).48~54

乡村振兴中的旅游开发模式演进机制研究:以郎德苗寨为例/张洪昌,舒伯阳//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6).69~75

象征视域下的云南藏区婚礼仪式研究:以香格里拉市布伦村为例/苏发祥,次仁卓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12).1~6

新疆西北部沿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探讨/宋耀辉,王宁//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1).160~165

新时代蒙古族村落富余劳动力群体的流动趋势阐释/吕洋//贵州民族研究,-2018,(10).39~43

“一带一路”倡议下民族地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基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考察/田益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66~70

仪式变迁与地方形塑:“布朗弹唱”的再制与创新/何明,郗春嫒//广西民族大学,-2018,(6).78~84

影像民族志本土化研究的两种路径/庞涛//广西民族大学,-2018,(6).173~179

元代宗教治理中的间接治理进路:以元代泉州的宗教共生空间为切入点/王思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1).24~32

再论吐蕃史前贵族阶层的葬俗及其信仰:以“天赤七王”传说为例/叶远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12).7~12

整合与遵从:规则生产与庭院经济日常秩序建构/李容芳//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8,(4).44~59

壮族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及其变迁研究:壮族传统节日文化创新研究之一/黄润柏//广西民族研究,-2018,(6).122~130

走出游牧:以色列境内贝都因部落的现代化之路/张瑞//世界民族,-2018,(6).62~79

四、研究动态、综述与书评

故国新知:人类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苏永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1).17~23

19世纪60年代北高加索穆斯林山民向土耳其移民的动因分析:基于“推-拉理论”的分析视角/张玉霞//世界民族,-2018,(6).88~95

全球化背景下多民族国家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2018年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黄凌翅//世界民族,-2018,(6).106~108

1978~2017:中国民族发展四十年文献综述与研究/胡延龙//广西民族研究,-2018,(6). 36~47

新时代、新社保与新政策: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趋势/席恒//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1).24~30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60年的历史演进及其特征/张王勇//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6).16~21

〔责任编辑:陆  露〕

猜你喜欢
学报广西民族
我们的民族
致敬学报40年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广西广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广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