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力 李艳杰 马小芬
(1河南省南召县林业局 河南 南召 474650;2河南省国有西华林场 河南 周口 466600)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一项涵盖多方面专业知识的工作,是一项看似简单而其中包含的理论知识又十分复杂的工作。园林绿化人员需要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具体的操作技术相结合,在优化植物配置的同时做好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工作。
1.1 配置原则
1.1.1 前景和背景。如果不将配置区分前后景,那么景观就会显得过于单调,可采用花卉、乔木、灌木等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立体景观,必要时还可以运用地被植物增添其充实感。除了植物种类的多层次搭配,还可以运用不同花色的植物进行分层分片配植,使整个景观看起来更加灿烂。至于后景区的背景树通常应高于前景树,并且前后景最好保留有较大视觉上的差异[1]。
1.1.2 对比和衬托。利用不同种类植物特征,如树木的高低、花色的差异等,来实现植物间的相互衬托作用。但在配色上也需要构思,注意区分主要景致与次要景致的分布,不能在色彩或其他方面让次要景致喧宾夺主,最好能给观赏者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1.1.3 动态和静态。不同的绿化植物具有不同的形态与生长特征,可以依据这些条件而发挥其观赏性。因此,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期,要依据不同绿植的生长特点做好协调。整体配置既不能因过于静态而显得呆板,也不能因过于动态而破坏了平衡感。
1.2 配置方法
1.2.1 不同层次相结合。运用不同的绿植进行分层次、分色彩搭配,结合不同绿植的高度、直径大小、形状等构建图形。例如较高的紫叶小檗景墙约为80 cm,金叶榆能达到2.5 m,枫树能达到6 m。这些绿植的高低跨度就比较大,可以形成三个层次,且具备了紫色、黄色、红色等多种色彩的搭配,可以让游园观赏的人们在视觉上感受到景观的阶段性深入并依次展开[2]。
1.2.2 不同季节性相结合。造景的最高境界,便是将一年四季所有风采的景致都可悉数融入于小小的园林之中,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命力以及园林工作者的巧夺天工。在配置时应该学会利用不同生长期的花卉,例如早春开花植物桃花、银杏、丁香花,晚春开花植物玫瑰、海棠与蔷薇,夏季紫薇,秋季银杏,冬季松柏等等。人们总是用一句话来形容好的园林构景,那就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
1.2.3 花与叶相结合。俗话说的好,鲜花总要绿叶配。在园林景观配置时,不仅有不同时期各色鲜艳的花朵,还有一些十分美丽的观叶植物同样不容小觑。它们的颜色有时甚至比花朵更加丰富多彩,例如红叶李、黄银杏、紫叶小檗、金叶莸等等。根据不同花卉的颜色搭配以相应的观叶植物,能够使观赏者感受通过衬托而得到的不同视觉效果。
1.3 注意事项。配置时,不仅要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以及不同植物的生长特征来做搭配,还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例如游客们观赏的路径、视线,绿化植物的功效,园林绿化的成本等等。此外,还有花坛、绿化带的设计也要相得益彰,在花坛内的绿化植物应该选用生命周期、颜色以及高度等方面都较为相近的。
2.1 施肥管理。园林绿化植物有基肥、种肥、追肥及根外追肥等4种主要施肥方式。基肥是在种子埋下前翻新土地并施入有机肥,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含氧量。种肥是指在种植绿化植物时所施的复合肥料。追肥是指根据不同植物的特征,在不同的季节及花期的不同阶段为植物所补充的养分,例如速效化肥。根外追肥是在绿植生长过程中喷洒在植物表面的液体肥料,如尿素溶液。此外,在施肥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地形特征选择是采取全面施肥还是局部施肥的方法,以更好的完成绿化植物的施肥养护工作[3]。
2.2 修剪。完成绿植栽培后,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对绿植的枝叶进行适当的修剪,不仅可以提高整体景观的观赏性,还有利于植物自身养分的积累,提高植物的存活率,此外在绿植修剪过程中还可以及时发现一些植物病虫害并及时进行补救。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修剪技巧,以灌木为例,在修剪时应使灌木保持较为平衡的生长状态,并将植株修剪成内高外低的饱满圆球状。针对那些种植年代较为长久的灌木丛,需要定期对其中的枯老树枝进行剪除,为新枝的生长提供空间,并及时排除病患。对枝面上没有保留意义的残花废果及时去除,以防止它们吸收过多的养分。
2.3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一直是降低绿化植物存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绿植养护管理过程中,对病虫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喷粉法、喷雾法等,对发现病害的植物及时喷药,进而确保植株的成活率,降低城市园林绿化成本。病虫害的发生是持续性的,因此养护管理人员一定要定期检查树木的健康情况,及时对发现的病虫害进行防治,不能发生因小面积的病虫害而导致大面积或整棵植株死亡的现象。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技术在不断进步,对于植物配置以及养护技术的不断深入学习是园林艺术工作人员首要任务。在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及养护中推动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益,响应新时代下的绿色环保号召,为城市绿化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