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研究

2019-05-08 08:08:32董非凡
安全 2019年4期
关键词:成都市道路生产

董非凡

(成都市交通发展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2)

0 引言

成都市作为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交通运输枢纽作用突出[1]。本文通过分析成都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现状,从综合监管角度出发,提出对策建议。

1 成都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1.1 交通运输行业概况

截至2017年底,成都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6294km,内河通航里程316km;汽车客运站98座,道路旅客营运车辆9113辆,道路货物营运车辆167765辆;码头(渡口)79座,营运船舶735艘;地铁运营里程达到179km,日均客运量290万人次;城市公交车辆14402辆,线路902条,日均客运量502万人次;出租汽车18910台,网约出租汽车注册数约107万辆,日均客运量80万单;共享单车投放约130万辆,日均骑行次数超过400万人次;新能源分时租赁车辆数3800辆,服务网点约2080个,车辆日均使用频率约3次,注册用户约80万人。

1.2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2013~2017年,成都市交通运输行业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分别发生91起、83起、77起、72起、64起,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人数分别为108人、77人、104人、91人、75人,除2015年比上年度有所上升,总体呈下降趋势,如下图。虽然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但年均发生4起较大事故仍令人警醒。

图 2013~2017年成都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Fig. Statics of safety production in Chengdu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from 2013 to 2017

2 成都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因素分析

尽管成都市交通运输系统在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强化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增强安全资金保障投入、加大安全培训教育、严格行业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可控,但由于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风险因素。

2.1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一些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安全投入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安全工作措施不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根本治理,违法违规经营建设行为屡禁不止。部分交通建设工程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一些企业为抢工期,赶进度、搞突击意愿强烈,极易诱发事故。当前面临道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期,部分道路运输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凸显,特别是一些企业无序竞争,名为合资合作,实为挂靠经营的现象比较突出,导致企业安全管理缺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及时,存在着较大事故风险。陕西安康京昆高速“2017.8.10”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认定汽车客运站存在“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2.2 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偏低

部分企业的从业人员安全责任心不强,缺乏必备的安全知识和实操技能,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不足;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一线操作人员等关键岗位人员,不熟悉、不依法履行岗位安全职责,甚至违规作业;行业道路运输等重点领域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综合素质甚至出现逐年下降趋势。公交、出租、长途客运等行业驾驶员大多从外地招聘,因各种原因流失率高,部分企业对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不够,因违规操作或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各类大小事故时有发生。在调查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2017.10.31”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时就发现企业存在驾驶员安全培训教育缺失、安全管理缺位的情况。

2.3 安全生产基础和应急能力不适应

交通运输安全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公路安保工程建设、旧危桥改造等任务依然繁重,车辆、船舶等领域安全技术运用和装备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应急保障设施依然欠缺,公路应急保障设施仍不满足安全发展的要求。由于部分区(市)县财力紧张、交通运输部门资金缺口较大,因而安全隐患整治资金投入不足、安全隐患彻底根治周期较长。

2.4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上有差距

当前,在推动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双重治理工作上存在诸多困难,交通运输特别是道路运输行业具有自身的特点,道路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易受道路通行条件、天气状况、其他道路使用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风险源辨识、评估、风险等级划分等方面工作难度较大;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和风险源等级评估工作目前尚缺乏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和规范,风险管理体系过于宏观,操作性不强。虽然成都市部分试点企业编制了风险评估手册及指南,但是安全风险评估手册还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对风险的评估还不够细致、深入,对风险评估的范围还不够全面等;行业管理单位尚未制定出风险源等级划分标准[2]。怎样提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水平,也成为安全管理人员所面临的“世纪”难题。还有,非法营运、超限超载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由于隐蔽性高、打击难度大,尽管一直采取高压打击势态,但短期内不能彻底根治,个别企业或个人甚至违规租用社会车辆用于营运,安全风险较大。

3 对策建议

3.1 狠抓安全责任落实

按照《交通运输安全监管责任规范导则》要求,逐级逐部门逐岗位厘清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落实领导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履职档案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强化履职检查和履责考核,建立区(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委属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制度和指标体系[3]。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并落实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规范检查事项及内容,采取“四不两直”暗查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依法依规开展执法行动。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和信用等级评价,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4]。

3.2 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实施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管理制度体系、教育培训体系、考试考核评价体系以及支持保障体系[5]。运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推进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实用化、便利化。做好安全生产能力考核,确保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在岗适任。

3.3 强化安全生产基础保障

继续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大旧危桥改造和渡口改造、渡改桥、船型标准化等基础工作。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提高运输工具和装备设施的安全技术水平,在“两客一危”(即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危险货物运输车)等重点领域强制实施安全生产强制保险制度。建立完善重点营运车辆“一车三方”动态监管信息平台,鼓励推广“两客一危”车辆安装防碰撞系统,建设完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紧急切断装置;推进水上交通安全监测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6];建设完善市管高速公路入口货车计重检测系统,提升信息化在行业事故风险预测、预警、预防等方面的支撑能力。

3.4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

建立成都市交通运输行业“两客一危”、汽车客运站、城市公交、轨道交通运营、高速公路运营等重点业务领域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体系;对重点业务领域交通运输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分级,形成安全风险清单;应用成都市城市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系统,绘制“红、橙、蓝、绿”四色等级的安全风险电子地图;建立风险管控工作机制和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安全预控和应急管理能力。

3.5 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

以《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计划(2018-2020年)》为统领,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安全隐患集中治理行动。集中开展道路客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和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持续开展春运、暑期、汛期、国庆和冬季等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认真开展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专项行动,有效遏制货车事故频发势态。

3.6 深化“平安交通”建设

开展“平安路”“平安车”“平安船”“平安站”“平安工地”等“平安交通”创建活动,开展交通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公交、地铁、客运站、公路沿线显示屏等方式加强交通运输安全公益宣传。

4 结论

本文分析了成都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所面临的风险因素,针对分析出的风险因素提出了对策建议,意在为提升行业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完善路径的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成都市道路生产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先锋(2022年4期)2022-05-07 20:26:31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0
道听途说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青年歌声(2020年12期)2020-12-23 06:30:00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8期)2019-09-09 06:35:59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2期)2019-03-27 09:31:22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中国军转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8